12月6日,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南京邮电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南京高校翻转课堂高级研讨班”。来自全省16个高校的近60名一线教师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南京大学郑伟娟教授、南京邮电大学胡素君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
南京大学郑伟娟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胡素君副教授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高屋建瓴,从翻转课堂的是与非、问题与症状入手,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郑伟娟教授介绍了自己开展翻转课堂以来所进行的尝试,分享实际做法和经验,以及未来努力方向;胡素君副教授讲解她从课程建设到校内翻转课堂每一个环节实践的经验及成功的技巧。具体而言:
第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利用慕课等课外资源固然是一种形式,但非技术资源同样适用;翻转资源可以原创,也可以利用现有资源,但是老师需要评估其有效性,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教无定法,任何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设计课程、制定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要特别强调的是:一是要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合理用时,如果负担过重会引起学生反感;二是要尊重不同的学习者,要做到真正的尊重,不是一味纵容、体贴,而要适当的放手,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少教、多学;三是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讨论热烈也要适时打住,冷场也要想办法鼓励学生参与(比如出自测题);四是翻转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
第二,为什么要翻转?
翻转课堂这种形式可以暴露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学生一起进行过程性评估,可以修正学习目标、改进学习路径。并且,教师讲解与同伴讲解有所不同,二者储备知识结构有所差异,同伴之间讲解更易接受和消化吸收。
第三,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与课堂活动如何设计?
就课前准备而言,主要目的是学习新知识,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主要的要求是必须掌握课堂教学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而对教师来说,主要的工作是评估知识难度,哪些适合自学,自学时间需要多少,然后做好任务设计,非常明确地告知学生自学需完成的任务、需达到的目标、需掌握的内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考虑出自测题目,答对60%就算自学达标,否则需加强自学。就课堂活动而言,要有挑战性。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尤其是面对名校学生。
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是课前准备与“预习”不同,“预习”只要了解一下新知识,不要求全看懂,能带着问题积极听课即可。二是新知识的掌握可以采用自学方式,而消化吸收高级知识需要讨论、支撑和引导。三是过程性评估不是只存在于概念中,要真正施行,就要给学生创造机会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学会了什么。过程性评估的关键点是设定学习目标,了解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四是关注当前的教育环境,学生学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第四,翻转课堂是否只给老师培训即可?
一是要动员老师开展翻转,先需要培训老师转变“教”的理念。二是学生也要转变“学”的观念。学生也需要培训与引导,让他们了解翻转对自己的价值,学习如何从翻转中达成学习目标,老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针对性能力培养。所以,翻转需转变传统的教与学观念,老师、学生均需改变,不是单方面的改变老师。
第五,如何进行大班翻转?
一是可以考虑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教师通过简短讲解后,通过clicker获得全班同学实时反馈,如果正确率低于30%,教师需要重讲概念;如果正确率高于70%,直接给出解释进入下一主题;如果正确率在30%-70%,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后再次按clicker,按正确率情况,决定是否重点讲解。二是可以采用适时教学法(JiTT,Just-in-time Teaching),教师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学生将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在课前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课前反馈了解到学生对即将上课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问题,对教学设计包括授课内容、方法策略与教学进度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两种教学法都是为了适应具有不同认知水平与特点的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差异性教学。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