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过半,校园已经逐渐回到了疫情前的状态,教室、食堂、图书馆总是熙熙攘攘。基本上本学期的所有课程都已从疫情时的线上转为线下教学。然而,有这样一节特殊的课悄悄地潜入了线下课程大军,却同时展现着它“非同寻常”的一面。
《Extinctions》课堂中
你也许会好奇,这张图片看起来和往常的线下课程几乎没什么区别,宽敞的教室、勤奋专注的同学、内容丰富的课件。然而,定睛一看,讲台上的主角似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连接线缠绕捆绑的三样物品:一台笔记本、一部摄像头以及一个万向麦克风。
那么,这节课究竟发生了什么?老师又去了哪里?
来自英国的直播网课
《Extinct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是南京大学的国际化课程之一,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全职外籍教授、古生物学家Prof. Norman MacLeod主讲。
两年前,在完成了2019年秋季学期的教学任务后, MacLeod教授便启程回到英国。出发前,他也只是与同事们简短地道别并说好两个月后见。
然而,短暂的两个月却因为全球疫情一口气延长至16个月,这位来自英国的教授至今还未能够顺利回到中国。
讲台三件套
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停工不停学”,MacLeod教授尽管身在英国,也积极承担起了自己相应的教学任务。由于时差,他采用了提前录制课程视频的方式给同学们进行授课。(详见课程报道“来自不列颠的空中课堂” /nju/smu_jw/32/1d/c24774a471581/page.htm)
然而,一个学期过去后,他发现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要求非常高;并且,缺少了互动与交流,老师无法通过学生们的反应来相应调整自己的课程节奏与内容,同学们也无法现场得到及时的答疑。
为了打破这样被动的授课模式,MacLeod教授在今年春季的三门课程中,都选择现场直播授课。然而,线上直播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挑战……
时差
中国与英国有着7个小时的时差,这意味着北京时间每周二早上8-10点的课程将在英国的凌晨1-3点进行,这对以将近70岁的MacLeod教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他总说自己的心理年龄只有7岁。年轻人偶尔熬夜尚且有疲惫之感,更何况像他这样定期每周1-2次呢?
其实,伴随着熬夜接踵而来的代价远不止1-3点这两个小时。在助教与他的交谈中,他透露由于夜里要上课,一般在课前很难进入短暂的小憩,课后又由于大脑在上课时过于活跃通常也需要再过一个小时才能入睡。
所以,每次上课对他来说几乎是通宵了。
授课中的教授
尽管如此,它带给同学们的印象永远是精神充沛,毫无倦意。每当教授打开镜头,身后的窗外早已陷入了完全的漆黑,但暖色的灯光以及身旁壁炉中热情燃烧着的木头总能中和一些黑夜的静谧,让整个画面显得特别温暖、和谐。
他在午夜讲课时的铿锵有力,甚至常常“逼”得隔壁教室的同学来问是否能把教室的门关上。
同学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打过一个哈欠,只有他时不时出现在镜头中用来补充能量的可乐。
设备
与平常课程中播放视频不同,在教室直播授课对于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一些,需要教授与学生之间彼此能够互相看得清楚并听得清楚。
为此,在与教授充分沟通后,助教们早在寒假期间就开始了对设备的调研、比对以及采购,所以才有了之前上图中的“讲台三件套”。这三件设备通过各种连接线与彼此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实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教授与教室中的同学们更加紧密的链接。
为了保证早课的准时进行,两位助教几乎每次都要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进行布置。其中一位助教由于住在距离学校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早起赶路对她来说也成了小小的挑战。
“其实曾经我也因为早起而感到疲惫,尤其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很容易心中就感受到了打工人的辛苦。然而,每次顺利连线,看到镜头那一边的教授时,顿时觉得自己的早起一点都算不上什么,一份浓浓的敬佩之心油然升起。当产生敬畏时,之前一些负面的情绪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也更加充满的冲劲。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工作初期就能遇到这样一位榜样,感激与动力难以言表,只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尽职尽责完成助教的工作,做这门课程的守护者!
-----------来自助教X的肺腑之言
学生们的感想
“Norman教授上课平易近人,每次课前都会用“蹩脚”的中文和大家打招呼;但他对待教学却又很严谨,简单问出的疑惑也会收到长长的邮件回复。教授身上自然地散发出对研究的热忱和尊敬,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扎实地前行。”
----方正
“我觉得Prof.Norman真的很nice。他是那种一直敬业、努力、认真的学者,完全不会懈怠,又很乐在其中。和他讨论交流永远是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舒服、平等、敬佩,也很欢欣。”
----范栖桐
“Norman教授身处海外,在给我们授课时已是凌晨,但依旧精神饱满,将复杂的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教授还组织习题课,帮助大家应用理论课上的知识,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对我们关于课程内容的疑问,都非常耐心认真的进行解答。”
----徐嘉欣
更让人为之动容的是,当得知MacLeod教授整个学期都没法回到国内,需要维持这样的熬夜状态时,同学们积极配合助教,希望将上课时间改为国内的晚上(英国的中午),让教授能够有正常的睡眠时间。
这份浓厚的师生情谊跨越国界,在彼此心中温暖地流动着。
结语
疫情席卷全球,对每个行业、家庭、个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各地一定还有许多像MacLeod教授这样无法回到工作岗位的老师们,他们跨越时空上的困难,不分国界,用现代科技为全球各地的学生传递知识。
其实,他们传递的又何止是专业知识呢?更有感染力的是无言中的韧劲与爱,这份精神内核才是能陪伴一生的。
关于疫情时代的教育问题,MacLeod教授也有他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如果你也对这位年近古稀的英国教授充满了敬意与好奇,想了解他如何看待现代科技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欢迎关注他的微博“MacLeod教授”,寻找你的灵感。
同事感言(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史宇坤):
2020年疫情带来的魔幻感,对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去年2月下旬和几个同事激烈讨论线上授课的可能,而直到三月“开学”了还有同事坚决不接受直播上课。一年过去了,大家都可以熟练使用各式线上教学软件,也时常可以感受到线上会议软件带来的便捷,却无一例外地明了线下面授更为突出的教学成效。可惜,我的同事MacLeod教授没这么幸运,他努力良久都不能回到南京,只能在线上远程教学,至今已是第二轮。去年我们详细讨论过线上教学的各式方法,他后来使用了录播方式,便于同学们反复观看,解决语言障碍带来的不便。但他深知这种教学方式还是缺乏和同学们的充分交流,所以这学期开始他就准备好了要直播,并且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的晚上时间,迁就同学们的排课。半夜1点-3点的上课时间,几乎是剥夺了他这个“失眠人士”一天所有的有效睡眠。但我清楚他的倔脾气,三门课程他不会缺席一节。两年前引进他来南大工作时,他曾经兴奋地跟我说过,终于可以和同学们在一起,把他认为有用的知识、思路讲给他们,真是太好了。2021年,我只希望全球疫情早点得到控制,他能早点回到线下教学的队伍中来。
(图/文: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许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