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与部署

    谭铁牛:同心同德再奋进 敢闯敢为勇争先——在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3-09-05 点击次数: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谭铁牛

    (2023年7月30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南京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全校上下深入实施“奋进行动”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认真总结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尤其是“奋进行动”开展情况,深入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部署今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再奋进、敢闯敢为勇争先,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奋进行动”各项工作,奋力在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受学校党委常委会委托,现在我向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主要报告四个方面内容:

    一、今年以来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举旗定向,着力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党的自我革命、教育科技人才、文化传承发展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展9次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制定落实方案。组织开展33项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举办“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青春献礼二十大”等主题活动,团结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时间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按照中央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各项工作,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推进《南京大学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实施意见》各项举措,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召开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报告会,向党中央呈送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我们系统谋划学校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奋进行动”

    一是深入谋划制订行动方案。学校党委以去年底到今年2月近3个月的“大讨论”为基础,通过校领导班子4天“头脑风暴”式集中研讨和校内“三上三下”反复打磨、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南京大学“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并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奋进行动”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全面分析了学校当前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鲜明指出了“国家对科学技术日益迫切的需求和南大科学技术供给能力不足”这一现阶段南大发展主要矛盾,明晰了“第一个南大”的时代内涵,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战略目标,从16个方面系统谋划了未来3~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重要任务和具体举措,制订了南大式奋进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二是扎实推动任务举措落地见效。加强“奋进行动”督查督办,推动各院系各部门制定落实方案。校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推动具体任务举措落地落细。积极营造校园环境氛围,在校内媒体设立专题网站、栏目版块,让“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16个字随处可见、深入人心。

    “奋进行动”启动以来,全校上下都能自觉主动把“奋进行动”作为“第一目标、第一工程、第一任务”,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落在平常。《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等主要央媒报道有关南大奋进的人物、教学、科研故事37篇。《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分别在重要版面和头版三次刊发“大讨论”和“奋进行动”长篇专稿。“奋进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作为典型做法、生动案例,先后获教育部、江苏省委领导批示肯定。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一、二课堂”五育融合,以走进“三室一厅”为牵引,创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心理危机防控体系更加健全,推进基层就业进展良好,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健提升。二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大教师”工作格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培体系,“海外优青”项目申报数、入围数均创新高。全面推进准聘长聘制度改革,统筹各支队伍协调发展,苏州校区人才引进驶入“快车道”。三是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启动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积极遴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加以重点支持。全面推进基础学科高质量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和交叉平台建设。7个学科进入ESI前1‰。四是全力推动科技创新。瞄准“卡脖子”问题,在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先后6次打破世界纪录,相关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认真谋划“羲和二号”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AI for Science”专项工作。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正刊发表论文8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科研产出指数(NI)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4,中国高校第3。五是着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回应“卡嗓子”难题,产出《中国式现代化论纲》等一批标志性、有影响的学理成果。莫砺锋教授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言,华涛教授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并发言。学校128项成果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蝉联全省高校榜首。与国家外文局共建“对外话语创新研究基地”,与欧美同学会共建“讲好中国故事研习中心”。六是务实推进对外合作。深化校企合作,与中国移动、中电海康等骨干央企共建创新平台;推进与台港澳交流合作,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国际办学合作,与法国、日本、韩国、智利等多所高校达成进一步深化合作意向,南京大学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简称“南赫学院”)正式成立运行,首届招生成绩喜人。七是有序推进苏州校区建设。基本完成苏州校区内设机构设置调整及干部配备,成立6家学院、9家研究院、4家研究中心。高标准完成东区建设,7月22日首批500名本科生已顺利入驻。

    ——今年以来,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拓展办学资源。今年以来捐赠签约及到账情况良好,截至目前签约金额1.83亿,到账金额1.79亿,预计全年将实现常规年份捐赠新纪录。二是持续强化支撑服务保障。平稳实现校园管理从疫情防控向“后疫情”阶段过渡。扎实推进“大讨论”实事清单落实落地,45条“实事清单”举措完成率已超50%,师生反响好、满意度高。学校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更加精细,节能型校园建设有序推进,档案馆、校史博物馆、图书馆工作亮点纷呈,基建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三是切实抓好意识形态与安全稳定工作。加强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落实并动态更新《南京大学安全稳定“三个清单”》各项任务,成功应对我校员工被举报事件等网络突发舆情风险挑战;积极稳妥防范和处置金陵学院停止办学、雍园人才公寓项目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制定《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关规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规范落实院系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院系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认真抓好宣传思想工作。抓实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师生员工开展理论宣讲,高质量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积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召开南大-中央驻苏和省市重点媒体合作交流研讨会,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余家单位集体合作签约,共同发布《讲好中国故事倡议书》。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全面升级改版学校中英文主页,推进各院系英文网站建设。三是着力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和院系级党组织“铸魂项目”,机关党委35个基层党组织与院系党支部结对共建。完成1个全国党建研究生样板支部、2个省党建标杆院系、26个省党建样板支部中期评估。成功承办首届“高校党委书记思享汇暨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研讨会”,产生广泛影响。四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校中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训。大力推动干部校内校外双向流动,加大干部外推外派工作力度。加强统筹谋划,重点改善干部年龄结构,今年已提任的23名处级干部中,有“80后”12人、“85后”4人,其中“80后”正处干部4人。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好院系优秀青年教师推荐工作,已推荐40岁左右青年教师70名,上学期提拔使用3名。五是扎实做好统战工作。持续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统战组织建设,今年以来发展10名民主党派成员。加强和改进民族宗教工作,成功申报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六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召开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支持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履职,加强政治监督,逐级开展面向各级纪检干部谈心谈话工作。推进校内巡视,开展校内巡视机关职能部门联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调研,做好校内巡视“后半篇文章”。深化作风建设,出台《南京大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同时,学校积极做好离退休教职工工作,持续推动老年大学、居家养老平台建设,做好离休干部巡诊看望全覆盖;做好工会工作,召开第七届教代会、第十八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举办第三届南大教师教学竞赛;做好妇联工作,举办“首届人工智能女科学家论坛”“女性成长系列主题沙龙”,1位教师荣获全国妇联表彰;做好共青团工作,全面推进《南大青年落实“奋进行动”细化方案》,青年群体优秀代表获评全国“两红两优”表彰1人,江苏青年五四奖章1人。深化定点帮扶工作,引进帮扶资金102万元,培训基层干部420名。

    这些可圈可点、有声有色“奋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中组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悉心指导,靠的是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持续奋斗,也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热忱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不足和短板,有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亟待破解,也有部分没落实、难落地的任务举措亟待推进。

    例如在开展主题教育方面,院系级党组织的推进力度及精细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偏重于理论学习,对检视整改抓得不紧;有的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结合自身特点推进工作思考不足。调查研究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调查研究仅仅流于表面,一些调查报告缺乏扎实的数据分析、案例剖析和详细的对策建议。推动检视整改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学校层面整改整治问题清单中涉及的30个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销号”的还很少。院系级党组织层面的整改整治推进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提速增效。

    在推进“奋进行动”方面,有的专项行动整体谋划还不够,比如在优化学科建设中,对新兴交叉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的系统规划还缺乏深入思考;在推进留学生工作的问题上,全校层面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专项行动推动力度还不够,比如人才引进中“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在资源拓展和集聚工作中捐赠资金的执行效率偏低,急需有效盘活。整体上看,“奋进行动”中有不少任务举措今年要见实效,但目前有些举措还未启动。有的专项行动开拓创新还不够,比如有组织科研专项中,围绕集聚力量获取大项目、建设大平台的组织推进还不够有力;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对院系办学主体地位的彰显还不够,院系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有的专项行动精益求精还不够,比如本科人才培养专项中,“金课”还相对缺乏,不少课程在吸引力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管理服务方面,一些干部抓而不“实”,业务工作浮在表面,讲道理头头是道,找办法手足无措,对具体工作缺乏“一抓到底”的深度与精度;一些部门抓而不“紧”,学校OA上文件发过、相关会议开过就算工作做过了,没有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跟进、检查督促;一些事情抓而不“细”,管理存在“盲区”,比如有的校外房产闲置多年无人问津,造成资源浪费;不少单位公用房使用效率偏低,腾退机制不完善,面临新进人员和学科建设用房需求时,更习惯于向学校伸手要资源。

    在四校区协同发展方面,对于推进苏州校区建设各部门各院系的思想认识还要进一步统一,对“三一”“三同”“三避免”总体要求的理解和贯彻还不够到位,校区基层党组织设置相对滞后,教师结构性矛盾凸显,能够承担教学工作与任务的老师数量还不足,课程丰富度还不够。对于浦口校区的功能定位还要进一步明晰,在金陵学院完成历史使命之后,目前的浦口校区面临重新定位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等问题。各校区之间的联系联络还不顺畅,跨校区传送文件、使用公章、参加会议的安排不够完善、效能较低,师生交流、朋辈交流等实际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着力加以思考和解决。

    二、准确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生活福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正承担着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这些新形势新挑战都对国家战略科教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鞭策着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还要持续奋进。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如负千钧而不能懈怠,还要持续奋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关教育强国建设发表重要论述,指出“高等教育是龙头,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7月初考察江苏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在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这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都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每一项内容也都与南大密切相关,都需要南大发挥引领、支撑和示范作用。这不断昭示着我们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持续奋进,“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

    面对全国高校界奋勇争先的态势,我们如恐不及而不能懈怠,还要持续奋进。6月底7月初,作为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奋进行动”的重要举措,校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先后赴北京、广州、深圳开展南北两线调研,主动向清华、北大、人大、北航、中山、华南理工、港中文(深圳)、南方科技大等兄弟高校学习求教,向华为、平安等行业龙头企业谋求合作。这两次调研给我们的触动非常大,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待在家里都是成绩,出去看看都是差距”。很多兄弟高校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布局、体制机制、资源投入等多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前头。比如,清华积极开拓社会资源,北大做好异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人大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北航全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山大学依托多校区优势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要布局学科以获取资源,华南理工大力加强与产业结合、与企业合作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南方科大、港中文(深圳)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等,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各有奇招。又比如平安集团这样的企业,也十分重视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建工作,特别是形成了“干”的浓厚氛围。我们常说清华北大是“标兵”,兄弟高校是“追兵”。现在我们深刻感觉到“标兵渐远、追兵日近”。与标兵相比,我们的差距在拉大;与追兵相比,我们的优势在消失。为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刻不容缓、间不容发的境地,来不得半点洋洋自得、偷闲懈怠、自我感觉良好。

    面对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如芒在背而不能懈怠,还要持续奋进。在今年初的全委会报告中,我曾经点出了当前南大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制约性因素和深层次障碍,比如“国家对科学技术日益迫切的需求和南大当前科学技术供给能力不足”这一主要矛盾,比如自由探索“多”而有组织科研“少”,比如守正“强”而创新“弱”,比如思考“长”而行动“短”,比如重“闭关修炼”而轻“开放办学”,比如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等。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些问题到底解决得如何呢?恐怕不能说十分理想。客观地说,我们还未完全摆脱“守”的心态,开拓创新意识还不足,“守摊子”思想还比较重。有的单位面对发展机遇瞻前顾后,守株待兔、坐失良机;有的单位察觉管理弊端视若无睹,抱残守缺、坐井观天。我们还未完全克服“散”的状态,特别是面向“国之大者”的主动意识、团队意识还不够强,在科研中自发的单打独斗多、有组织的联合攻关少。在大平台搭建、大团队建设、大项目获取、大仪器共享、大成果产出等方面还有明显不足。我们还未完全改变“躺”的姿态,真抓实干还不够到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还有待提升,落实行动还存在时间延迟、力度衰减等现象。有的同志害怕与强者比拼、畏惧与快者赛跑,缺乏积极向上、敢斗必胜的勇气决心,缺乏干就要干成、争就要争第一的壮志豪情。我们还未完全打破“闭”的生态,校内协同还不够,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更习惯于守好“一亩三分地”,协同协作不够,“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对外开放还不足,“引进来”“走出去”还不够大胆,开放办学的氛围还不够浓。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第一个南大”建设,亟待通过“奋进行动”加以解决。

    面对南大人的热切期待,我们如坐针毡而不能懈怠,还要持续奋进。在去年的“大讨论”中,很多的师生员工包括毕业多年的校友都给学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南大的感情以及愿意和南大共同奋进前行的热情。作为“校外南大人”的校友,迫切期待母校能够重返历史高位,重振历史雄风,重现历史辉煌。作为“校内南大人”的广大师生员工,迫切期待能够拥有一个更为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更为安心的教学科研环境、更为开心的学习成长环境,这些期待和学校的发展目标都是高度一致的。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更要向每一位师生员工传递好这样一个观念——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必须靠扎扎实实的苦干实干才能得到。师生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恰恰就掌握在我们师生员工自己的手中。只有南大好,南大人才能好。只有通过不断的拼搏奋进,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才能更好地赢得认可、赢得资源、赢得尊重,也才能让我们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日子水涨船高、红红火火。

    嘱托引领奋进、时势催人奋进、问题倒逼奋进、期待呼唤奋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牢记嘱托,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奋勇前行。

    一是要突出一个“变”字。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一刻不停处在变化中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说,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之中,这正是当下最大的“变数”。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变则通,通则顺,顺则成。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我们唯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决克服惯性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突出重围。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奋进行动”中也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勇于改革创新,第一时间对照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对南大的新要求,第一时间对标江苏对南大的新期待,第一时间直面落实“奋进行动”中发现的新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师生员工反映的新诉求,常变常新、常干常新,着力让“第一个南大”建设跟上新形势、展现新面貌、打开新格局。

    二是要强调一个“快”字。老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往往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甚至是“上半年河东,下半年河西”。在兄弟高校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下,稍有懈怠,标兵就会一骑绝尘,而追兵也会变成标兵。当前是形势不等人、机会不等人,任何机会都有“窗口期”,没有时间再留给我们犹疑观望、踟蹰不前。既然方案已定,路线图有了、任务书有了、时间表有了,责任也清楚了,就不能再“一看二慢三通过”,而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对照“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各项任务举措,快步流星、快马加鞭,做到“行动快、见效快、反馈快、调整快”,高效推进2023年“奋进行动”各项举措,全力做好学校全年重点工作,决不能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三是要凸显一个“闯”字。闯,彰显无惧风浪、一往无前的气概,体现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态度,激扬不甘平庸、开拓创新的精神。“闯”意味着要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需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干常人未曾干过的事,还要涵养高出一筹的改革智慧,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南京大学历史上是不缺乏闯的意识和干劲的,121年来我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筚路蓝缕而来,靠的正是这股“刀山火海闯过去,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蓬勃之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南大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我们正是凭着一股团结一心的闯劲,以SCI等为抓手一举突围、破围而出。新时代新要求下,我们更要激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关接着一关闯,争做改革闯将、攻关猛将、成事干将,闯出一片南大新天地,闯出一番个人新作为,收获独属于南大人的更璀璨、更绚丽的风景。

    四是要强化一个“合”字。我们要强化校内联合,让部门和部门联动起来,部门和院系联动起来、院系和院系联动起来,不仅“各人扫好门前雪”,耕好“自留地”,守住“责任田”,还要“管好他人瓦上霜”,通盘谋划,相向而行,强化“1+1>2”的组合效应,努力下好校内联合“一盘棋”;我们要强化资源聚合,一方面紧紧聚焦服务国家急需的大问题,统筹汇聚好校内相关资源,聚大合力、出大成果;另一方面持续加强与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的互动交流,持续深化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持续拓展国际和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全方位多渠道集聚好办学资源。我们要强化力量汇合,打破自下而上“散而无序”的自发状态,多布局、多开展自上而下的有组织行动,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服务、有组织宣介,形成拳头效应,发挥集群优势。

    五是要落实一个“干”字。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美再好的蓝图也需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去实现,否则只会是“水月镜花”。我们既要做思想家,也要做实干家。如果大家都卧倒躺平,只当“甩手掌柜”“二传手”,不亲力亲为,“脚底没泥、身上没汗、手上没灰”,最终一定是“心里没谱、事业没戏”,一事无成。我们决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道道是坎。但干也绝不是瞎干、蛮干、乱干,而是要精准把握“干”的要义。要有的放矢地干。结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更好地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找准发力点,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上找准突破点,在服务师生员工上找准着眼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凝练目标,加强前瞻谋划,做好顶层设计。要统筹高效地干。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善于化繁就简、提前筹划,做到未招先备、未雨绸缪。讲求效率、强化执行,时刻牢记“放一放可能忘事,慢一慢可能误事、拖一拖可能坏事”,养成随交随办、急事快办、日清日结的好习惯。要精益求精地干。不能只是“为做而做”,不能“只求做了,不求做好”,更不能装模作样走过场,吹拉弹唱花架子。要坚持效果导向,高标准、严要求,紧盯效果、狠抓质量,把举措抓好,把事情办好,让师生员工叫好,做到出手即出彩,完成即完美,露头即露脸。

    六是要确保一个“稳”字。稳定压倒一切。我们在推进“奋进行动”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注意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要沉着冷静、保持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向前进;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注意方式方法,紧盯重点事、重点人和重要时间节点,重点提升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把握大局、看清方向、见微知著,将安全稳定“三个清单”落实到位,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和各类风险挑战的准备,推动“第一个南大”建设行稳致远。

    三、扎实推进下半年重点工作

    2023年已经过去7个月了,主题教育还在进行时,“奋进行动”仍处于起步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刻也不能停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新问题新要求,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必须凝心聚力、争分夺秒、铆足干劲,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以下10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实施“奋进行动”。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表对标主题教育有关要求,结合对学校发展的新思考、工作开展中的新问题,进一步调整完善整体方案,更新充实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奋进行动”任务举措,共同思考、共同谋划,按照职责分工明确牵头人、责任人,按照时间节点按时按期有序推进。大力推广“奋进行动”中形成的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强化“奋进行动”实施的督查督办与专项巡视,确保“奋进行动”任务举措保质保量、落地见效。

    (二)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继续做强“最好本科”教育品牌,巩固扩大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优势,围绕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计划、教育部基础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等,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认真做好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促进本科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向国家战略急需领域、重点领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领域倾斜。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最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着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拓展优质教学资源,持续探索产教融合培养特色路径。大力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持续以“三室一厅”为牵引,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心理育人队伍工作水平。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大力倡导“科教报国、创新为民”的科研价值观,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有意识地发现、培养和引进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用足用好各级政府的各类人才政策,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全面推进准聘长聘制度改革,科学规划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统筹各支队伍协调发展。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强化人才人事服务保障,改进收入分配机制。适时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

    (四)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提高学科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四校区学科布局。重点推进“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持续推动基础学科引领式发展,优化高峰学科建设路径,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未来技术和关键领域,结合南大实际,对标国际一流,响应国家发展所需,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建设,推动问题导向的学科交叉研究和新兴学科发展。

    (五)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全力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重点推进“羲和二号”等重大工程项目,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和竞争力。凝练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前沿交叉研究。持续加强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合作,共建科研平台,优化现有平台体系布局。完善有组织科研政策体系,激发有组织科研创新活力。加大科研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的力度,着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建共享。

    (六)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聚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培育启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引领重大专项。持续推进落实文科卓越研究计划,适时启动南大“传世经典”自主知识体系系列教材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建设文科新型科研平台。进一步优化实施《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实施方案》和《南京大学科研创新激励办法》。推进南大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加强校级统筹和智库建设条件保障。服务新时代大国外交,重点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举办好第六届南京论坛,积极办好高水平中英文期刊。

    (七)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持续拓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点做好南赫学院建设工作。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持续加强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水平大学深度合作。启动实施“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中的各项计划。深化留学生工作改革,一揽子谋划留学生招生、培养、管理与服务机制,加快推进专业院系接收留学生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国际化科教环境建设,开展管理干部国际化能力培训,规范优化校内英文标记标识,完善校院两级英文网站建设,精心制作拿得出、叫得响、有水准的对外宣传精品,逐步建立全媒体海外宣传矩阵,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

    (八)全力支撑“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要求,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第十四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全面加强与省市各级地方政府联络对接,系统谋划支撑“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扛起支撑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职责使命。围绕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面向江苏发展需要,发挥南大学科优势,坚持重点突破,着力推进脑科学与类脑、基础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环境科学、集成电路等前瞻研究,助力江苏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精准把握江苏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机制,优化产研协作平台布局,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系统布局、快速启动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阐释,推动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理论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江苏文脉工程”和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精心谋划江苏文化产业建设规划,打造江苏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围绕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持续推进南大特色的“智库雁阵”建设,在风险应急管理、法治江苏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大数据分析管理等领域聚能发力,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研究、数字医疗健康研究、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不断提升建言咨政能力水平。

    (九)持续拓展办学资源。从财政拨款、教学经费、科研经费、政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捐赠经费、终身教育培训等方面,积极探索办学资源拓展的路径与方法,增强经费自筹能力。构建常态化、高质量联络工作新体系,倡导和建设全员参与的发展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持续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展开发社会资源。精心梳理完善捐赠项目清单,增强对社会资金吸引力。扎实跟进各项已达成的合作意向,尽快落实经费到账。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基金会投资决策专业化、规范化,实现存量资金保值增值新绩效。适时召开全校资源拓展工作会议。

    (十)着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序推进学校机构改革,加强机构职能统筹、优化机构设置。进一步加强校领导之间及部门、院系间的沟通协作,优化调研决策机制。进一步优化议事协调机构,理顺职责关系,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进一步推进管理服务改革,激发院系办学主体地位和活力。进一步推进四校区有序协同,明确浦口校区定位。持续推进苏州校区建设,优化学科布局、人才引进、学科支撑、管理机制等方面整体规划,完善苏州校区机构设置、课程建设、校区配套服务,确保9月份苏州校区正式启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完善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工代会、妇代会、学(研)代会各项机制,提升履职效能。进一步加强全校信息化能力建设,发挥其对管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力量,做好“读秒计时”、推进“挂图督办”,形成全过程抓落实的闭环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决策部署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层层递减问题。

    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一)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着力抓好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党员干部培训、教师骨干培训、学生团学骨干培训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持续抓好抓实抓细主题教育各项工作,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认真总结查漏补缺,全力抓好检视整改,加强成果运用转化,把主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做好管理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更大实效。

    (二)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工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意识形态工作例会。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巡视整改工作,强化院系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对各级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情况的督查检查。加强分析研判,动态完善和深入落实安全稳定“三张清单”,坚决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大局。加强阵地管理,严格实行“一会一报”制度。加强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宣传报道质量。

    (三)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优化调整部分院系级党组织设置,加强对新成立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加快推进苏州校区、浦口校区党组织设置,加强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深入实施院系级党组织“铸魂项目”,修订完善《南京大学院系党委任期目标任务书》。持续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组织申报新一批全国、江苏省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探索党建业务“一融两高”有效实施路径,加强对工作经验和案例的总结宣传,进一步提升南大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发布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着力在深化理论修养、强化党性教育、增强干部本领上下功夫。强化领导干部政治训练,拓展校外干部培训“实境课堂”。加强分类、个性化培训,面向部分院系干部开设境外高校研修课程,推进青年管理干部境外研修计划。加强干部源头培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任程序,扩大选人察人视野,优化年龄结构,探索构建机关部处和院系双向借调的挂职机制、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和“能左能右”的轮岗交流制度。进一步做好激励问责,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推进“奋进行动”进展成效作为部门院系和单位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纳入干部评价体系和绩效奖励体系。注重宣传好进展、好成绩,交流好经验、好做法,选树标杆、褒扬先进,在全校形成人人争先奋进、事事比学奋进、处处赶超奋进的良好氛围。

    (五)持续加强统战工作。进一步强化对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培训。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协助民主党派做好换届工作,进一步完善“151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培养计划”。持续办好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再创佳绩,争做表率”专题研修班和“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国情研修班。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宗教工作。

    (六)用心做好群团和老干部工作。积极推进二级教代会建设,力争实现二级教代会工作全覆盖。推动教职工活动中心二期建设,以“健康小屋”为依托,建立健全教职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以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做好“挑战杯”申办工作,以文化自信为支撑开展港澳台和国际青年交流。做好妇联工作,召开“南京大学妇女代表大会”,办好第二届“全国百名女学者论坛”。做好离退休工作,积极探索涉老、助老服务新渠道,加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建设。

    (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主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持续深化“一校一策”整改落实,建立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中央巡视整改相关工作,部署开展新一轮校内巡视和“奋进行动”专项巡视工作。

    同志们: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的工作可圈可点,“奋进行动”的实施有声有色。“行百里者半九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以如山崇高的信仰、像海深广的情怀、比铁坚毅的担当、似火澎湃的激情进一步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创新奋进、持续奋进、共同奋进,把思想变思路,把思路变办法,把办法变举措,把举措变成效,朝着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目标不断迈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南大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