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哲敏
(2023年5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线上、线下齐聚,共同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21周年。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海内外所有南大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给予南京大学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1902年,以救亡图存、教育救国为使命的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开始筹建,自此开启了一代代南大人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的伟大征程。无论世界变幻、社会变迁,还是校名更迭,校址更转,勇立潮头的南京大学始终秉持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谱思想乐章、育栋梁之才、铸科学高峰。50万南大人奋战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卓越引领、勇攀高峰,共同绘就了南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南大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为南大赢得了日益卓著的国际声誉。
2022年5月18日,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一代代学成归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南大科教工作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达了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致以了亲切关怀和深切勉励。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南京大学“诚耀百廿”的最充分肯定,也是鞭策我们“雄创一流”的最强大动力。一年来,全校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牢记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殷切嘱托,深刻领会学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凝心聚力擘画“奋进”蓝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坚决扛起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教育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使命担当。
我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力在立德树人上再创佳绩。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动师生两端,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融入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一年来,留学报国传统的示范引领不断凸显,广大教师身先垂范,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根魂厚植青年学子心间。在过去一年中,包括2位院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入了学校的大家庭,老师们继承和发扬李四光、程开甲等南大先贤的国士风范,言传身教、育教融合,深度融入师生成长创新共同体和“熔炉工程”建设,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一大批名师大家深入新生群体,共话成长、启智润心,成为学校寻根性办学的亮丽风景。一大批优秀导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赓续育人初心,担当报国使命。由各学科青年教师组成的“李四光留学报国精神宣讲团”分赴省内外重点中学开展70余场宣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讲好报国故事。南大教师群体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等先进典型。
一年来,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和科教融汇育人走深走实,“三元四维”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持续巩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格局,强化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以德导航的关联融通,全面深化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着力打造人才培养优质资源。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目前还在公示中),新增1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达64个,占全部专业总数70%,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举措、“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一批成果获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和推广。苏州校区本研招生喜获“开门红”,产教融合、多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卓越人才培育和研究计划、学科交叉型博士生人才培养试点、首批“科学之光”青年教师育人课堂、五育“敦行成绩单”等重点项目高标推进、高效落实,持续为一流本科教育和创新研究生教育的卓越引领注入源头活水。
一年来,课堂教学和奋斗实践紧密融合,南大学子励学敦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同学们融汇品德知识能力,置身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大场景,投身各项赛事,走进乡土中国深处,问而学、学而思、思而创、创而行。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均创新高。2位在校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学生团队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摘金夺银,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首获金奖,取得历史性突破。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成效显著,队伍更加壮大,国际组织实习人数跃居全国高校最前列,奔赴基层一线、中西部地区和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的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南大学子以“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在乡村振兴、大国智造、全球治理的舞台上奋勇拼搏,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奋力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立新功。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新兴交叉领域,依托学科优势特色,持续完善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技创新模式,和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核心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人才、团队创新创造活力,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教力量提供南大方案、贡献南大智慧。
一年来,学科布局更加优化,我们稳步提升学科拓展、深化、创新的支撑与引领能力,深入推进先导前沿领域高水平交叉研究。学校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整体跨越,学科体系的内涵式、特色化、引领性的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为代表的国家急需学科高起点创建,人工智能与各类学科的交叉赋能见行见效。立足苏州校区建设,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软件与工程、数字经济等前沿交叉和新型空白领域超前谋划,成立4个新型学院、9个新型研究院和一批高水平研究中心,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我校科研团队整合传统优势与前沿新兴多学科力量,以超高分辨率成像芯片技术为核心,打造空间态势感知技术研发平台,对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作出有力响应。
一年来,“有组织科研”进一步加强,我们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聚焦关键领域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合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学校原始创新研究成果丰硕,11项成果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自然指数”排名持续领跑并创历史新高,参与研发的“羲和号”卫星创造了5项“国际首次”。前沿探索能力不断跃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量再攀新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蓄势升级,回应国家需求的立问和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瞄准碳中和与碳达峰国家战略目标发力攻坚,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相关科研成果6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入选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榜单,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为我国在相关重点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赢得了先发优势。
一年来,科研评价改革持续深化,我们完善政策体系、营造创新氛围,助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学校以服务重大需求、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向目标导向有力转变,持续优化经费管理、绩效奖励制度和资源配置政策,科研队伍组织承担重点方向重大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以专用先进技术系列为试点的职称评聘标准更加完善,符合我校国防科研特色的战略科学家引育方案及重点团队发展规划加速落地。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效为标尺,建立健全与省市政府部门对接需求的常态化互动,在高层次人才引育、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在重点领域与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协同发挥“国家队”作用,汇聚更强攻坚合力,切实推动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提速增效,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奋力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
学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和文理融合特色,加快打造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自觉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主动践行聚智咨政使命担当。
一年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我们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切实加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理阐释。学校聚焦国家现实需求凝练重大研究问题,全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项”和“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新突破。70余篇理论文章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论纲》等一批系统性、标志性、有影响的学理成果持续产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一年来,文科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构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校以召开新时代文科发展大会为契机,全面总结文科建设成就与经验,持续深化“学术原创、方法转型、话语建设”的发展路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入选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捷报频传,在新一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中成绩突出。在民族与边疆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进一步增大,入选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特色新型智库雁阵格局进一步拓展,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咨政作用更加凸显。
一年来,中外文化交流融通持续加强,我们团结凝聚海内外留学人员,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优秀学术成果外译传播,聚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学校携手欧美同学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全体留学人员发出《奋进新征程留学报国倡议》,共建留学报国基地、“讲好中国故事”研习中心,打造融通中外、科教报国坚强阵地。获批建设“南赫学院”,探索创建“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以高水平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为桥梁,加强与全球顶尖大学互联互通,更好传播中国教育经验,以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建设为纽带,融合三地人文与历史传统,共同奏响优秀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同心曲”。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获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等品牌赛事吸引全国高校学子广泛参与,国际传播和话语体系创新能力建设日益加强。
过去一年,学校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有力支持,从资源、设施的“硬环境”支撑,到政策、制度的“软环境”保障,全方位为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护航“第一个南大”建设行稳致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团结带领全校上下深学细悟、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锚定新时代新阶段学校发展的历史方位与奋斗目标,积极回应师生员工“急难愁盼”与殷切期待,以全面实施“奋进行动”总体方案和16个专项方案为主线,统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第一个南大”建设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建言献策和共同奋斗,从92岁的退休老教师,到18岁的大一新生,2.5万余人次踊跃投身“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大讨论热潮,756条正式书面建议将学校自身建设与服务“国之大者”紧紧相连,学校全员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激扬起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澎湃情怀,凝聚起“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奋进动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校友与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和鼎力襄助,大家深度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拓展、校区建设等工作,强力搭建了社会力量支持南大办学发展的资源平台,坚实构筑了校友与母校同心同向、共进共荣的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谨此,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在新时代新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凸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突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支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关键;教育、科技与人才力量为党分忧、为国效力的使命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大。学校发展只有与国家需求高度契合、与人民需求有效结合、与时代环境充分融合,才能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真正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第一个南大”。这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关起窗来做学问,需要敞开胸外去拥抱这个变化的世界。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办学治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开放性工程,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办学治校的能力,需要纲举目张的结构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需要全面贯通的手法处理综合复杂问题,需要内外互动的合力破解矛盾瓶颈障碍,只有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要求内化融通于学校中心工作各个方面,同时延展联结到政府、企业、校友、社会等各方力量与各类资源,才能不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开辟新的思想、规划、行动和成就空间,为“世界上第一个”所蕴含的新时代新路径新范式新一流写好“南大答卷”。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人”是影响、决定学校发展最关键的变量,它决定了其他变量的变化和功能,决定了目标任务的落实与成效。其中,干部队伍是引擎力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教师队伍是中坚力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学生与校友队伍是持续力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宽度。只有“凡事问队伍、做事强队伍”,激活各类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驱动各类办学要素之间的跨界、融合、升华与超越,盘活学校内涵式发展新结构,将人才队伍优势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为此,我们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等视角来理解国家发展、教育发展、科技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的大逻辑,辩证看待“危”与“机”,科学把握“时”与“势”,自觉把创建“第一个南大”内嵌于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推动办学格局从校园式发展向适应、支撑、引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放提升,把握多重叠加的优势机遇,用好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一切潜力资源,形成“拓展发展格局、展示服务能力、集聚发展资源、实现自我提升”的良性互动,实现办学大开放、大联合、大跨界的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纲,纲举目张式地深化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新结构,打造新时代一流新范式。始终坚持 “办中国最好本科教育”目标定位,深化拓展“最具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打造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亮品牌。我们要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贡献南大方案。通过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作出实质性贡献,赢得国家更多的信赖与更大的支持,为学校未来发展争取优先而持续的资源保障。我们要坚定不移、紧抓不放、全力不怠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各个学科来一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竞赛,把重要人才集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把人才队伍布局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把我们引才目光更多地放到世界范围、放到海外,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者加盟南大、成就南大。南京大学要成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推动各类队伍体制机制改革与人才环境优化共进,建立起选人用人高标准文化,打造好“发展驱动队伍”与“队伍驱动发展”融合平台。持续强化部门协调协同和校院两级协同治理,实打实抓工作,硬碰硬破难题,杜绝责任落实“上紧下松”“冷热不均”;持续优化师生科研、生活、服务的环境生态,进一步巩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持续深化学校人才优势、队伍优势和校友优势、资源优势的高位对接,实现学校人才和技术“势能”向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有力转化,共同谱写新时代南京大学卓越引领、服务国家的崭新篇章。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擎旗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奋进行动”,努力把党和国家的殷殷嘱托、把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转化为雄创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的生动实践,携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母校生日快乐,祝福南京大学的未来更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