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奎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当代艺术发展引发的四大美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原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4期。
摘要:当代艺术的发展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美学概念、范畴和理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表现在四大方面:当代艺术的界定问题、当代艺术的存在问题、当代艺术的生成问题、当代艺术的参与问题。这四大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艺术理论和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艺术的本质、本体、创作和功能。与这四大问题紧密相关的次级问题有:艺术的审美对象、审美感知问题,主体性、原创性问题,身体、身份与技术问题,审美形式、审美价值问题,等等。对当代艺术引发的这四大问题及相关讨论进行梳理探讨,对于当代中国的艺术哲学、美学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胡翼青、姚文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新理解媒介:论界面、内容、物质的三位一体》,《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原载于《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8期。
摘要:随着物质性转向的纵深发展“,物质”取代“内容”成为洞悉媒介内涵的核心视角,并逐渐呈现出“重物质,轻内容“”只见物质而不见媒介”的趋势。然而,内容与物质并非截然对立,而是通过“界面”紧密纠缠共生,共同构成理解媒介必不可少的二向性。内容不仅在表征层面搭建了一个深刻的意义空间,还通过赋予媒介以内在的时间性,将人的生命时间转换为媒介时间。由此,因内容而生成的媒介的内在时间性组织并建构了当下的景观社会。
陈晓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近代英国兴衰的历史轨迹》,《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2期,原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摘要:英国是一个在欧洲地图上处于边缘地带的岛国,1500年后却异军突起,成为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国家。但好景不长,1945年后它慢慢退出了世界历史的中心位置。这种大起大落的历史轨迹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英国崛起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天时地利等,但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英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工业精神。而其衰落的因素虽不胜枚举,“一战”和“二战”都是十分明显的标志性事件,但其根本因素依旧还是英国丧失了其崛起过程中的那种工业精神。因为这种工业精神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强调诚实劳动与创新活动的价值。任何一个社会,只要这种性质的东西得不到尊重,甚至遭到鄙视,那么,这个国家就走上了不归路。或许,这就是英国兴衰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张二震、戴翔(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新趋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2期,原载于《经济学动态》2022年第10期。
摘要: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呈现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等新趋向。这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而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但综合看机遇大于挑战。短期内,上述调整不会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产生实质性冲击,这主要得益于世界经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格局、中国已经取得的在位规模优势以及国内相对齐全的产业配套门类优势等。但如果不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抓住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长期确实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较大影响。为此,坚定不移扩大开放,采取有效对策举措进一步强化抑制“脱钩”的各种有利因素,提高产业链完整性和自主可控能力,是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
李里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对历史政治学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2期,原载于《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8期。
摘要: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历史政治学的共识与反思”,作者主要从后者切入,对历史政治学本身做必要的反思。作者主要分为“为先行者喝彩”和“谨慎的喝彩”两个部分阐述其对于历史政治学的反思。最后,作者表示历史政治学现在很受欢迎,但要想有足够的后劲,要想取得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就应该真正地去尊重时间、尊重历史,而不能将历史工具化和抽象化。
陈家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控制权”理论与政府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2期,原载于《学海》2022年第5期。
摘要:基于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思想,“控制权”理论从目标设置、考核验收、激励分配三个维度研究政府组织的结构特征和运行逻辑。近年来,在中国政府治理的研究中,“控制权”理论被广泛运用,在组织结构、政策执行、项目制三个领域中都有大量研究借用“控制权”理论进行分析,学术影响显著。但是,学界对“控制权”理论的运用条件和适用度还缺乏深入讨论。同时,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来看,“控制权”理论忽视了组织内非均衡权责的特征,仅从“控制权”的角度难以完整讨论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些重要问题。
朱锋(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原载于《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年第6期。
摘要: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重要观点,区域国别学在中国的落地不仅将带来中国自主学科知识体系新的丰富和发展,更将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支持。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性质是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在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学科基础和学术标准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借鉴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结合不同高校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已有的积累,集中规划、分头落实,全面推进区域国别学在全国高校体系内的系统建设和提质创新。
曾嘉(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汤用彤以来的魏晋玄学研究与发展走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原题《本体的跃升与体系的构建:汤用彤以来的魏晋玄学研究与发展走向》,原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0期。
摘要:近现代以来魏晋玄学研究回顾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魏晋玄学研究,“以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论稿》为起点,他以本体论方法融合儒道的观点对20世纪魏晋玄学的基本思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汤用彤的魏晋玄学研究为基点,分为前汤用彤时期、汤用彤时期和后汤用彤时期三个部分,回顾近现代以来玄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与利弊得失,从而完整地呈现近现代以来魏晋玄学研究的全貌。
江静、张冰瑶(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解构与转型:中国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原载于《学术月刊》2022年第12期。
摘要:中国产业政策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为理解大国治理背景下的中国产业政策提供了独特视角。中国产业政策可以分为“纵向指令”和“横向竞争”两大模式,前者是中央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指令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落实中央政策,后者是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区产业发展而出台相关政策或对中央产业政策层层加码以制造“政策洼地”,这也使产业政策具有独特的“央地非一致性”以及“地方竞争性”两大特征。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政策转型方向是中央主导型,即在保证中央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高度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充分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形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纵向均衡机制,在产业政策的制定机制、落实和执行机制、导向以及区域体系等方面进行重构。中央主导型产业政策的关键着力点在于:由中央政府选择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予以政策性扶持,地方政府以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基本行为准则,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托,以更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支持方式来替代财政补贴等传统产业政策手段,成立产业政策协调委员会加强产业政策实施中的协调。
刘志彪(南京大学商学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产供链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4期,原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产供链现代化的双向推动作用分析》,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1期。
摘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推进产供链现代化之间具有重要的机制性联系。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意味着要发挥强大的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产供链的分工,提高其分工水平,而且意味着通过这种软性无形的基础结构建设,为产供链现代化搭建顺畅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和载体。产供链的现代化进程是一国实体经济在“微观—微观”层面上的再造与重构,其本质是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下重塑我国国内经济主导的产品内分工态势,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高水平自立自强。推进产供链现代化可以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加快形成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运行的实体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国内市场与产供链的配合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邵文君、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消费视角下极简主义者的动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4期,原题《从消费主义到生活叙事:极简主义者及其行为研究》,原载于《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摘要:在消费主导的社会图景中,极简主义作为一种日趋流行的生活方式被青年群体所推崇。通过对13名极简主义者的深度访谈,运用虚拟民族志方法,分析极简主义者践行极简生活的最初动机、成为极简主义者的过程以及极简主义者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发现,极简主义者通常出于对生活经验和消费的反思,想要改变自我的生活而开始践行极简主义。在极简主义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在限制消费和整理物品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物尽其用并重新理解物品与人的关系。极简主义者所追求的,并非抽象意义上的消费批判,而是通过更加专注于有价值的人与事,建构能够对抗社会风险、更加舒适和理性的生活方式。
洪银兴、韩绿艺(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从发展消费经济入手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原载于《湘潭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最为可靠的内生动力就是扩大最终消费。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突出表现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其他需求;引领消费升级的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现代化进程中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增的趋势。拉动消费需求并不仅仅涉及消费这一个环节,需要发展消费经济。消费经济是与消费相关的消费方式及与分配和流通相互联系的经济。发展消费经济主要涉及消费与流通(市场)协同,消费与分配协同,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协同。发展消费经济需要关注中上等收入阶段和数字经济阶段的消费业态创新。
周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育何以引导人向美而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原载于《江海学刊》2023年第1期。
摘要:美育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和教育工程,在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历程中,美育扮演了不可小觑的重要角色。美育虽然有其久远历史和启蒙运动的现代建构,但美育的当代性已成为重新反思美育的现实语境。美育不是表面性美化修饰,也不是浅层的艺术欣赏,而是通过审美精神的塑造引导人向美而生。如果说向美而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那么,美育必须从审美素养的提升,走向更高的人文教养的涵育。面对当下现实社会的诸多困境和难题,着力探索美育特有的审美赋能作用已变得刻不容缓。
彭岳(南京大学法学院)《一致解释原则的功能及适用要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原载于《法学研究》2023年第2期。
摘要:作为成文法解释方法之一,国内法与国际法一致解释原则有助于促进国际条约在国内的实施。在对外开放的语境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分别针对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和涉外商事案件引入了一致解释原则,以在国内法层面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两类案件所涉一致解释原则的适用要件基本相同,但在规章能否阻却一致解释原则适用方面存在区别,从而对国际条约的国内适用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参照适用规章有其合理性,但因法院过度关注WTO协定是否具有直接适用效力,疏于分析规章的合法有效性,致使一致解释原则与司法遵从原则之间的关系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涉外商事案件中涉及的规章通常仅是裁判说理的依据,只有在规章内容涉及特定类型公序良俗时,才能有限地阻却一致解释原则的适用。基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之理念,一致解释原则的适用应严格限制在涉外法律关系之中,并与条约的直接适用制度一道,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条约国内实施法律体系。
于京东(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元宇宙与数字时代的“技术—地缘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原题《消失的边界?——元宇宙与数字时代的技术—地缘政治学》,原载于《广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摘要:边界确立与领土统一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物质基础,也促成了一种封闭性、排他性、有限特殊的空间观念和地缘政治安排。这种格局在二战后被全球化与城市化的浪潮所打破,回归地方的个体同时遭遇了互联网社会的崛起,赛博空间不仅突破了物理学意义上的时空距离和边界控制,也在流动形态中塑造非物质性、操控性、虚—实分隔的新界面形式。元宇宙既沿袭了资本全球主义、技术自由主义和信息精英网络的特性,也依托区块链、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等技术,形成虚实结合基础上新的身份-位置系统、开放景观与边疆地带。数字时代的地缘政治仍然摆脱不了安全困境,并且因虚拟社会、后边界状态和超国家行为体的参与而变得越发复杂。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视角的元宇宙社会认识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原题《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考察》,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1期。
摘要:近两年,元宇宙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词语。但对元宇宙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虚拟与现实的二分,并在这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进行分析。实际上,虚拟和现实的二分并不是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因为这种二元论在现实社会中早已体现为感知事实和形式事实的区分。对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理解,需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从具体活生生的人的社会生产和交往中重新看待元宇宙的事物。与此同时,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需要一种新的主体,这种主体不应该是监控主体和消费主体,而是作为非主体的主体性,它如同一种事件,将不可能被认识的元宇宙世界展现在用户面前。
周嘉昕(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晚年恩格斯的时代关切与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9期,原题《晚年恩格斯的时代关切与理论创新——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原载于《厦门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摘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总结、捍卫、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建构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时代发展,回应现实问题,恩格斯在文本的展开中阐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价值、庸俗唯物主义的理论缺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内,恩格斯辨析阐明了唯物主义立场、辩证法的合理形态、自然科学进展、唯物史观等基础问题。文本的叙述和理论的阐释,体现了恩格斯对于1848年革命之后德国社会发展的准确分析,对于德国思想界变化的敏锐把握,对于德国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判断。总体来说,《费尔巴哈论》堪称立足时代、面向大众,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创新的光辉典范。今天,重读恩格斯的这部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支撑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宋亚辉(南京大学法学院)《网络平台的动态规制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原载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摘要:网络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立法者习惯于以量身定制的思路为平台“逐案设法”,但在网络平台快速迭代的趋势下,定制型立法将陷入“无限立法循环”。问题的根源在于,静态的管制立法思维落后于网络平台的动态发展规律。若要走出“无限立法循环”,首先应放弃零风险的规制目标,在立法技术上应以提取公约数的逻辑加强抽象立法,在法律结构上应搭建“后设规制”的基本框架。“后设规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它要求政府的角色后撤,以事后的绩效监管代替微观行为规制,通过绩效监管倒逼平台自我规制,由平台自行探索适合平台内部生态的治理规则。平台自治的经验可通过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反哺平台立法、优化政府的绩效监管。政府还可通过“软法”引导平台自治,借此为“硬法”探索道路。平台立法还可预先设定日落条款,为法律更新设定倒计时。这样的试错思维和动态反馈循环,有助于应对网络平台的更新迭代趋势。
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技术社会视角及其现代性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4期。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技术日益呈现为一种失控的独立力量,因而成为现代性批判的中心问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现代性批判思潮中,一种可称为“技术社会”的批判视角逐渐浮出水面。在这种视角看来,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成为自主的统治力量,西方现代性的承诺被彻底背叛,人类陷入了僵局。这种视角与消费社会视角构成现代性批判的两种基本框架,它们都与马克思有着复杂的关系。较之后者,技术社会视角更加侧重政治经济机制而不是意识形态,因而对于理解今日世界物化之极端化趋势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技术社会提出了对现代性物化之极端化趋势的理解,并提醒我们反思环境与人的命运问题。
孙健翔(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均势隐喻的演变与“牛顿—笛卡尔式”国际关系本体论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原题《欧洲18世纪均势隐喻的演变与“牛顿—笛卡尔式”国际关系本体论的形成》,原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23年第3期。
摘要:权力的平衡是一种公认的隐喻表达,经典力学理论通过“隐喻”的方式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认识。18世纪的均势隐喻发生了巨大变化,均势隐喻的嬗变既取决于控制相对权力兴衰的军事经济动态,也取决于基于宇宙学之下规则和论述的建构,新的宇宙学建构使得权力政治和均势政策合法化和自然化。这一时期有关国际关系智识的增长和进步有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牛顿—笛卡尔式”国际关系本体论伴随新的国际秩序诞生,这一本体论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均势的隐喻不仅代表了彼时国际政治的特征,更代表了启蒙运动对科学的信仰,以及在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下人类对自己控制世界和未来的信念。
郭未、马炬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流动视角下的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原题《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原载于《人口学刊》2023年第3期。
摘要:“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究的有效学术延展。本文立足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系列计量模型和因果修正方法,验证了“少汉婚姻”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同时刻画了前述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视域下“少汉婚姻”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带来积极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得分匹配等因果推断方法修正后,前述积极效应仍显著存在。在具体的影响路径中,收入回报、工作机会、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与流入地社会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显著的健康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受访者为农业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年龄小于配偶年龄”和“受访者教育水平与其配偶受教育水平不一致”婚配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当中。本文在理论与实证视野下,对于“流动”与“少数民族”双重符号在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进行研究,为在健康层面涵盖不同类型“亚人口”的“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提供证据。
张凤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原题《历史辩证法的政治修辞呈现——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摘要:近年来,在文献学层面上展开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将恩格斯先行撰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纳入观察视野,并与马克思后来执笔完成的《宣言》定本进行系统比较,广泛认可了《宣言》创作的“三稿本说”。这种论说精于细部的文献梳理,但是,如何证明《宣言》定本的原创意味和独立价值,也随之成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鉴此,有必要引入一个政治修辞学的解释框架,借以分析和澄清:(1)“宣言”(manifesto)与“教义问答”(catechism)在文体功能上有什么重大差异?(2)无产阶级“宣言”(manifesto)与资产阶级“宣言”(declaration)在立论依据上存在着怎样的实质区分?(3)马克思执笔的“宣言”(manifesto)如何实现了对各路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超越?《宣言》定本的书写展现了高超的修辞技巧,但对马克思来说,任何修辞技巧的运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理论论证的大逻辑,那就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宏阔尺度上展开的历史辩证法。
整理: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