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万物一体:明代琴、画所见“山水”清音
时间:2025年1月2日 下午14:00
地点:外语中心501
主讲人:崔璨
主讲人简介: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研究专长:域外汉籍、金石学
基本内容:“渔樵耕读”,作为一种理想的归隐生活方式自古为文人所重。其中尤以“渔”“樵”与“山水”关系密切。而琴在其中不仅是“志道”的游艺方式,亦可成为寄托精神情感的对象。
在明代琴论《溪山琴况》中,将琴与林泉之“静”“清”“古”等义法勾连,提出一系列规范与要求。指、弦、意的相和是其根本。士人抚琴求其清音,于身外讲求身处山林之中,得其妙趣,故能去其娱乐之心,避免外德逐物。与内则追求与山水的共鸣。良知(灵气)流行无间然,抚琴时即由指到弦将其人之气贯注于琴,如此则臻于琴与人合一的理想之境。
世俗琴师,因于其自身认知主体没有自觉及本真认识,心物之间关系流于主观任意,并无超越世俗的精神可言,故其弹琴仅得其数,失之于腐、板,毫无“生气”可言。士人于琴并非不重技法,而更重其意,志于“想见其为人”,乃将精神寄寓其中。
这种精神的寄寓不仅在于充满儒家色彩的志道,更有道家应于自然而不累于物。明代士人抱有一种玩世的心态。这种“玩世”的态度原本是士大夫表明自己出尘姿态的,并非刻意言之。“玩世”与“厌世”均与老庄以来的道家思想关系密切,此类士大夫不再汲汲“入世”,而是寄希望于寻求合于生生自然的方式来展现其生存本真性,他们寻求玩物以尊生。我所好器物非“物”,同样禀天道而生,各有其道。所“玩”之物则为用以养性之凭借,最终使一切合于自然之道。因而无论何种情状,皆能适情自得,这是养生、养情、养性的关键之所在。
诚挚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