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新华网〕第二届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前沿论坛在南京工业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2024-12-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摄影: 编辑:韩子旭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12月7日,第二届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前沿论坛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举行。本次论坛以“赋能绿色制造,智领未来”为主题,由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江苏省社科联相关负责人、南京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和教师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胜红主持。开幕式上,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致欢迎辞,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新科致贺词。

  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史丹分析了新科技革命下工业化技术范式的变化,探讨了新型工业化下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新变化,以及转型时期绿色低碳发展需关注的重点问题。江苏大学教授田立新指出绿色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带来新曲线、新规则、新路径,并重点介绍了PtG炼钢技术、碳监测技术等新实践探索。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汪寿阳以具体研究案例阐述了贝尔曼最优性原理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应用,强调了微观行动对宏观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炳深入分析了间歇性新能源的减碳效益及其空间异质性,并提出了优化风电和光伏装机比例等一系列建议。兰州大学教授张国兴就电力结构转型中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享,强调政策的制定要以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主要目标。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曹杰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智化转型赋能碳管理的新途径,分析了低碳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下午,南京工业大学多位教授围绕自己专业,进行了进一步的分享。王冀宁就长三角自贸区双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建议。杨文忠阐述了工业水循环与碳循环的技术耦合机制,展示了水-碳耦合技术的最新进展。付丽君分享了双碳背景下电池安全性能提升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无孔隔膜、电解液改性等创新技术。张明广探讨了化工园区集聚化、高端化、绿色化的双碳使命下,数智化技术在化工园区安全应急领域的创新应用,强调了数据与机理“双引擎”的重要性。

  论坛期间,江苏省“双碳”研究基地联盟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联盟的成立是整合全省“双碳”研究资源、推动研究基地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标志着江苏省“双碳”研究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蒋军成对联盟建设进行了表态发言,他强调要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汇聚人才、合力攻关,机制保障、深化合作,成果转化、服务发展四个方面深入推进联盟建设。江苏省生态林业与双碳战略研究基地、江苏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基地、江苏能源碳中和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江苏低碳转型研究基地、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等研究基地负责人就联盟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

  同时,会议还发布了江苏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可持续性发展指数,为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江苏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陈庭强代表指数的编写单位,介绍了指数编制的原则和依据,汇报了江苏省工业“双碳”可持续性水平、发展水平、进步水平、管理水平指数结果、空间差异以及时间演进。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论坛聚焦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问题,对推动“双碳”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为江苏省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王海燕)

2024年12月9日《新华网》:http://js.news.cn/20241209/b92c429e65344c4f8e087ee73296080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