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工 NAVIGATION
〔新华社〕南工大郭凯:聚焦两个“一公里”促传统化工向“新”而行
新华社客户端南京5月21日电(记者何磊静)面向“双碳”目标,如何抢占绿色低碳技术产业高地?面对技术变革,青年科技工作者又该以怎样的姿态昂首前行?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郭凯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他的观点以及他和团队向“新”而行的故事。
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郭凯认为,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并非天然高效,需要技术、市场、企业、资本等多元化的要素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如何让实验室“瓶瓶罐罐”的原创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郭凯认为需要突破两个“一公里”。第一个“一公里”是技术走出校园之前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小试、中试等,逐步解决从产物到产品的问题;第二个“一公里”是技术走出校园之后的“第一公里”,通过多元化的投入,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目前,郭凯带领的团队以绿色化工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微化工技术、生物基材料研究,重点开展微流场技术及装备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生物基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开发,获得了突出学术影响以及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郭凯看来,高校是创新的策源地,是成果孵化的摇篮,在基础科学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方面具备优势;而企业是创新的落实地,是成果转化的阵地,更擅长整合各类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化顺利实施。他和团队持续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个“一公里”,比如与江苏省内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分工协作、联合攻关,数百次调整实验方案、技术配方、工艺路线等,成功设计并开发出全新生物基氨纶材料。
氨纶被誉为纺织品中的“味精”,生物基氨纶与常规氨纶相比,采用可再生的生物质替代石化资源作为原材料,具有高效固碳、健康安全、可降解等优势。郭凯团队开发的生物基氨纶材料新产品,较传统产品,更加健康环保,成本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成功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努力让科研更加“因地制宜”
郭凯介绍,江苏是化工大省,在产业集聚度、产业高端化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也存在基础石化原料资源匮乏、制造过程环保安全压力偏大等挑战。为此,郭凯团队致力于通过绿色化工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把江苏的特色资源禀赋、高技术密集度、强消费市场能力等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产品的设计,从源头上就要考虑国情或与特色禀赋资源相结合。从原料到技术到产品,我们都要立足全局系统化思考。”郭凯说。“例如,盐碱地是江苏特色的禀赋性资源,团队在生物基材料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将盐碱地直接用作蓖麻的种植,获得蓖麻油后可以做成生物基聚氨酯、尼龙、氨纶等高端新材料,运用于江苏的大型基建、纺织服装、新能源等重点产业。”
此外,郭凯指出,许多化工企业都重视如何解决污染排放、生产安全性和产品品质等问题。“通过微流场技术可以提升化工生产安全性,大幅降低污染排放和能耗,我们团队的技术成果也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多地的化工企业得以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坚持针对行业的‘因地制宜’。”
向“新”而行 以“智”提质
身为一名“80后”,郭凯始终认为科研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他也感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正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在郭凯的带领下,他的团队持续探索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为推动微流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以及生物基材料的产业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凯及其团队坚持务实地做科研。他希望团队内的青年人才一方面能够“跳出去”,尽量打破学术惯性思维,跳出学术舒适圈,寻找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把国家所需、行业所期、人民所盼作为科研选题标准;另一方面要“扎进去”,明确目标后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要十年磨一剑,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郭凯将恩师欧阳平凯院士提出的“忠诚精实”精神视为自己和团队未来前行的“灯塔”。
“就是要忠于国家,诚信待人,干事业精益求精,搞创新守正务实,在科研报国中实现自我。”郭凯说。
2024年5月21日《新华社》: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022921?d=134d889&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