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用我的“创新之路”引领东信人成为技术创新的高手——谢植教授参加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纪实

作者: 郭路佳 编辑: 李家祥 张广宏 更新日期: 2024-07-05

今年的5月,对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广大青年教师来说,是受益匪浅、思维碰撞的一个月。东信师生的良师益友——智能检测与控制系谢植教授开办了“名师工作坊”,与青年教师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头脑风暴”,为广大东信人打开了科技创新、技术革新的“智慧大门”。

“技术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始终思考、提升认知、磨炼意志、坚持不懈是每一位青年学者应当永葆的姿态”。在信息学院的学术交流室里,两鬓斑白的谢植教授意气风发、侃侃而谈。1984年,智能检测与控制系谢植教授从教于信息学院,科学研究、实验探索、项目实践、技术革新……一做就是40年。他从事生产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他重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开发的黑体空腔式钢液连续测温技术,在国内外几十家钢铁公司得到广泛应用;他时刻关心着东信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在“花甲之年”,仍希望将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赓续相传,用老一辈东信人的“科研之路”为青年教师指明前进方向、点亮科研前程……

“你们是东信的未来,我愿你们在科研道路上扬帆远航”,这便是谢植老师的初心和夙愿。他将理论精粹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以诙谐的语言、充满哲学意味的讲述,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方法与实践的关系,并从广大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出发,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科研道路上的心得体会,告诉青年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进行有价值、系统性、生动而深刻的研究。他说:“从学习、研发、样机、产品一直做到商品,做完一个完完整整的过程,才能产生完整的认知。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一次次的跌倒和爬起,正是不断总结提高的方式,也是科研之路的价值所在,青年人要努力面对问题、克服问题、解决问题,数十年磨一剑,做真正的科研,我是这样做的,我也希望你们如我所愿、超我所能。”

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谢植教授一生追求的初心,那么他真的是在用实际行动将东信老一辈科学家的育人使命做到尽善尽美。他不仅向教师们讲授技术创新,同时还结合素养历练、学术合作、课题选择、眼界认知等多方面为青年教师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五次的学术报告让数十位青年教师获益匪浅,他精彩的讲解使青年教师深受启发,现场交流和互动气氛热烈,很多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的发展和困惑向谢老师提问,谢植教授用丰富的科研阅历、独立与深入思考的科研理念、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为青年教师一一作答,也引起了青年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共鸣……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谢植教授不仅提供了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论,还深刻探讨了创新与解决问题的内在联系,更让青年人意识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时,要保持清晰的条理、注重团队合作、坚持广阔的世界观和坚定的价值观,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使这些承载着至真至善期待的科研思想影响更多的东信人。

“创新永无止境、科研唯有创新。”这是谢植教授一路走来的样子。作为东信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典范,谢植教授将科学家精神与科技创新精神相结合,严谨治学、开拓创新、追求真理、做出了“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今天,他将这份执着的科研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纯粹的育人初心赓续相传,为广大东信青年教师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面向未来,期待着每一位东信人继续如约奔走在“广阔的创新之路上”,像谢植教授等老一辈东信科学家一样,创新科技、创造科技、传承科技,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教师,在学院科研事业发展道路上共同创造崭新辉煌。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