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大要闻 - 正文

【教育思想笔谈】豆志河:以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为导向 着力构建“一流学科”高质量教育体系

编辑: 迟美琪 更新日期: 2024-12-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冶金工程学科一直以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满足行业重大需求为发展方向,成为了钢铁工业、有色冶金、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人才输送纽带。学院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以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为导向,按照“凝聚多方共识、创新体系改革、强化师资建设、培养拔尖人才”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一流学科”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建设冶金科技强国,推进冶金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东大力量。

一、凝聚多方共识,共筑“一流学科”教育“向心力”

深刻认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意识。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谋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制定《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方案》,进一步凝练“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特色和育人模式。分层次组织各类群体召开座谈会,号召全院师生发表教育方面的真知灼见,为学院发展建设建言献策,为学院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凝聚智慧共识。深刻思考新时代职责使命,深入梳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强化同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扎实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培养卓越新工科人才的实际举措。

▲ 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院长面对面”师生座谈会

▲ 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所所长会议

二、创新体系改革,增强“一流学科”教育“牵引力”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统推动建设“一体两翼”人才培养体系。所谓“一体”,就是探索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新模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更优的课程体系、更大的发展空间。所谓“两翼”,一是聚焦筑牢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在全校率先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程式学业指导,围绕智能冶金班、绿色冶金班、卓越工程师班、本硕博贯通班等建立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供不同发展志趣、不同培养类型的学生选择,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成才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聚焦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拓宽学生教学实践基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使教学实践基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

▲ 学院举办2024冶金创新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三、强化师资力量,激发“一流学科”教育“驱动力”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一批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高尚师德师风的冶金“大先生”。依托“冶金报国·矢志卓越”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钢铁脊梁”学风涵养工作室,充分挖掘学科发展史中的冶金文化精神,宣扬老一辈冶金教育家科教报国、铸魂育人的生动故事。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育人使命感,引导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出台《冶金学院博士后招聘办法》,优化《冶金学院专任教师补充管理办法》,持续强化对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把关考核,不断提高育才引才用才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卓越师资队伍。

▲ “冶金报国·矢志卓越”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学院举办2024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四、培育拔尖人才,提升“一流学科”教育“竞争力”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科魂匠心的新时代冶金人”为目标,制定服务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全流程学业跟踪与评估体系,编制《冶金学院本科生精准成长手册》,系统解决学生的成长困惑,为学生成长之路全程保驾护航。打造“冶金名师大讲堂”等一批文化育人精品项目,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实施学生党员“闪亮工程”项目,建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党员示范辐射体系,为以一流党建促进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立足新阶段、对标新要求、凝聚新共识,冶金学院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学术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构建“一流学科”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

▲ 学院举办“师长学长,共话成长”冶金名师大讲堂活动

▲ 2024冶金工程印尼硕士研究生班开学典礼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