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日益革新,促进了网络生态、智能生活以及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推进中小学美育教学,既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数字美育本质上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美育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教育活动。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审美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审美的感知、体验与领悟能力是主客体在美的环境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最终完成一种动态的结构演变。但这个结构演变并非建立在台基上的、静止的金字塔,而是高度不断增加的螺旋体。如果没有审美领悟之前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诠释,所谓的审美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数字美育的开展依据中小学生对互联网等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美的认识和感受极其敏锐等情况,具有优质教学资源丰富、适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审美客体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有效方式。
利用优质数字资源提升美育教学成效。优质的数字资源如数据库、电子图书、期刊、互联网网页、多媒体平台等,都是美育优化的基础。从师资力量看,艺术类教师较为短缺,而乡村学校尤甚。从美育课堂看,传统的课堂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这一现实,践行数字美育不失为一个可行方案。如今,我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已全部接入互联网,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也在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板块基础上,拓展了美育板块内容。这些优质资源有效服务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改进、农村优质资源共享和家校协同育人,应充分加以利用。
中小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社交平台获取知识。需要警惕的是,这些平台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暗藏暴力、猎奇、恐怖等元素,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取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审丑”“审怪”等现象。因此,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之外,中小学校还要依据学情,认真遴选互联网优质美育资源,将具有积极价值观且学生喜闻乐见的音视频美育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与互联网及数字内容和谐共处。审美素养的提升不能只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应主动建构意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
不断拓展数字美育教学方式。数字美育是互动、触发、浸入、生发的新时代教育模式,既有传统的导引、讲授的环节,又有自主、探究的方式。数字美育并非利用数字技术与普及传统美育的物理叠加,而应主动应对数字艺术时代,巧用数字技术拓宽美育教学形式。通过调研学情和精选教学素材,中小学校可以在教研、教学、作业等各个环节,引导各科教师积极主动地使用数字技术,借助智慧课堂、自主学习等多场景应用,把混合现实技术带入课堂,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充分地理解知识与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使美育更具思想性、和谐性与创造性。
除美术课堂外,其他课堂也可以深度融合数字美育;不仅在校内,校外也有数字美育的广阔空间。当下,艺术展览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开拓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带来了与传统美育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不少地方的美术馆、博物馆创造性地将艺术品进行数字图像化、360度全景采集、3D化展示等,观众只需扫码或跟随语音导览,就可以全方位了解作品;或使用手机“摇一摇”与作品互动,利用移动客户端看到静止的作品在虚拟空间动起来,实现了实体与虚拟的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观众与艺术家的交流等的结合。中小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等美育资源,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让中小学生随时随地徜徉于美的空间。
将数字美育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以美育人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数字美育既要承担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功能,也要担负起培育学生积极价值观的重任。当前,价值观日益多元,良莠不齐的动漫、网络游戏等对中小学生身心产生着深远影响。数字美育应高度关注培养学生对网络文化创意产品的专业认知和良性审美,普及数字动画、新媒体动画、网络交互游戏等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运营机制、影响结果,引导学生在美学、文化、传播学等多元视角下进行全面判断和科学认知,在此过程中涵养正确的价值观
美育不只是让中小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也是促使其人格健全,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新时代数字美育要更多担负起德育功能,高度重视育人导向,自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民族情感,全面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要探索同向同行、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的“美育思政”育人模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数字美育实践,亲身感受美及数字美育带给个人思想的变化。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数字美育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现实和学习特点,有助于引导中小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尊重生命之美和艺术之美,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感。做好数字美育工作,用数字美育涵养更多的“美丽心灵”,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作者系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6月15日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