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首届,全国200人,东大唯一1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厅人才/科技计划项目常聘评审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将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博士后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委,国际期刊《Applied Energy》、《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Cleaner Porud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审稿人。
2013.09-2016.10毕业于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10月进入东北大学材料与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2018年以人才引进方式聘为副教授(一级)进入东北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主要从事高效低成本碳捕集关键技术(碳捕集与循环利用、高效廉价碳捕集材料开发等)、能源清洁转化与低碳能源开发(低碳材料的清洁转化与污染物控制、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高品质余热资源高效回收、极限余热回收技术)及二次资源及固废清洁利用(固体废弃物生态化和高值化利用、有价金属的高效提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其他各类省部级项目 5 项,获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全国 200 项,辽宁省 2 项,东北大学唯一 1 项)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项目等一系列人才计划项目的支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6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领域内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20余篇(总影响因子 152.281, JCR 1 区论文 16 篇, TOP期刊论文 14 篇,单篇论文最高被引 80 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8 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0 余次,并做大会报告 9 次;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各 1 次)、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 次)、东北大学“荣程祥青科研创新奖”、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及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等奖励。
指导学生:指导本科毕业生20余人,多人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获得优秀,获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百篇优秀毕业论文(首届)、东北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各类命名奖学金,多人获得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校三好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已毕业研究生均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并获得多项奖励。
招生情况:年招收博士生1~2人,硕士生2~3人,诚邀能动及冶金等方向的学生加入。以诚挚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终会绽放出才智的花朵。
碳捕集与循环利用、高效廉价碳捕集材料开发等
低碳材料的清洁转化与污染物控制、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高品质余热资源高效回收、极限余热回收技术
固体废弃物生态化和高值化利用、有价金属的高效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