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东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现担任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低碳钢铁前沿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瞄准国家“双碳”战略和钢铁低碳前沿,聚焦氢冶金、低碳高炉、数字化炼铁等钢铁碳中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低碳数字化炼铁工艺理论与技术体系,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成果广泛应用。推进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与中国钢协和金属学会、宝武、鞍钢、河钢、赛迪、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等广泛交流合作,积极为政府部委发挥智库作用。正在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国首个基于氢冶金、绿色电炉和高端钢制品铸锻轧的万吨级新一代零碳钢铁冶金短流程中试基地,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低碳钢铁研发高地之一。
在教学方面,主讲《冶金学》《冶金前沿》《冶金原料》《非高炉炼铁》《低碳炼铁技术》《高级冶金学》等课程,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先后担任多届本科生导师,近五年,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23名,本科生5名,学生获东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沈阳市优秀研究生、东北大学十佳研究生、东北大学励志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命名奖学金等多项奖励荣誉。
在科研方面,承担发改委和工信部重大低碳专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等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470余篇,其中 SCI 210余篇,EI 220余篇;出版专著7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项;申请发明专利80余件。
在个人奖励、荣誉方面,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2017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东北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2023年)、东北大学优秀教师(2024年)、沈阳市高精尖科技优才(杰出人才)(2024年),获批成立“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023年);几乎每年获冶金学院先进个人或杰出贡献奖。
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碳中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低碳技术工作组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执委会委员、冶金反应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委员、全国钢标委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委员、全球低碳冶金联盟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协会工程热化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担任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北科大学报(英文)、材料与冶金学报、烧结球团、鞍钢技术、河北冶金等期刊编委,中国冶金副主编。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  本科  学士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  研究生(硕士)毕业  工学硕士学位
日本东北大学  金属工学专业  研究生(博士)毕业  工学博士学位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 二级教授
东北大学 三级教授
东北大学 四级教授
东北大学 讲师、副教授
中国化工协会工程热化学分会 专家委员会委员
[2].全球低碳冶金联盟技术委员会委员
[3].全国钢标委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委员
[4].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委员
[5].冶金反应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6].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执委会委员
[7].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低碳技术工作组组长
[8].中国金属学会碳中和分会副主任委员
团队介绍:现有教授1名,教授级高工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博士后2名,博士15名,硕士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