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可鑫,1993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11月到2020年5月赴美国得克萨斯农机大学能源中心访问,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Efstratios N. Pistikopoulos教授展开合作研究,2022年5月到2023年7月先后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参与欧盟地平线项目“知识和人工智能集成的生物实验室建设”,获得来自德意志联合研究会DFG的资助(Walter-Benjamin Fellowship)。本人一直从事能源化工系统工程、化学工业智能化等研究,具体方向为炼化过程和绿色能源相关的工业智能制造技术与工业软件开发,具备一定的研究经验与成果积累。获准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2项,包括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十万吨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示范工程 (2022-2025)”,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适应可再生能源动态特性的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建模与优化配置”的研究 ;获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智能技术用于炼化体系物质转化的透明化机制研究”。作为负责人共承担三项横向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炼油过程分子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人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工业智能化、软件开发等相关的学术论文等48篇SCI收录(8篇中科院1区),其中第一作者16篇(2篇中科院1区),通讯作者11篇(3篇中科院1区)。关键技术已获准中国发明专利三项,软件著作权一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乙烯裂解炉模拟优化平台开发与工业应用)。主要成果汇总成专著一部(分子炼油技术丛书:《分子水平炼化反应建模与分析》分册 邱彤,毕可鑫,陈丙珍等著),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获批国家出版基金。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2016.9 2021.6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
博士
工学博士学位
- 2012.9 2016.7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 2025.1 至今东北大学
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前沿科学中心
副教授
在职
- 2021.7 2024.11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