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我们回家了
三十年后,“老炉子人”全家福
分手三十年的第一次午餐
材冶学院会议室师生联谊会
当年上课的冶金馆
和辅导员吴老师(中)
不忘校训
和老校长张学良塑像合影
聚精会神看校史展览
我们是一个小分队的
魏主任、张院长和校友共叙母校情
世博园正门
五朵金花“回家”
五朵金花游园
和学姐团圆
一醉方休
老搭档
沈阳水洞留靓影
不想说再见
金秋十月,美丽的东大校园以她特有的俊秀与庄重,迎接来自海内外的返校学子。材冶学院七六届冶金炉(一)班的21名校友,从南疆广西、塞外银川、古都西安、江南扬州、首都北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返回母校,举行《毕业三十周年谢恩师、访母校》庆祝活动。
从十月四日到六日,短短两天半的时间里,各项活动内容按照班级组委会预先安排的日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在材冶学院,聆听张廷安院长介绍学院的成立、发展和对未来的展望。张廷安院长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校友们详细讲解了学院近年来的教学、科研、基层学科组织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等发展建设的情况。校友们为母校与本专业的兴盛而自豪。校友总会魏向前主任精彩生动的讲述了母校从“东北工学院”到恢复老校名“东北大学”的曲折过程,校友们为母校的成功而倍感欣慰。
在汉卿会堂,参观校史展,与老校长张学良雕塑合影,校友们为母校那“抗日、救国”的光荣革命历史而骄傲;受“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校训所激励。大家说,这次回到母校又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受益匪浅。
在师生联谊会上,年逾八旬高龄的恩师神采奕奕,当年教研室的老主任身体健康,当年的辅导员老师、到工厂实习带队的老师、各门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还有留校工作学哥学姐都来了!苏晓燕、陈存贝等同学汇报了自己三十年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成绩。时间有限,不能每个人都做发言,但大家的感受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母校当年的培养,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当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时,我们还都是一张白纸。三十年后,同学当中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国企董事长、有民营企业家、有各级行政领导、有高级设计研究人员、有仍然奋战在热能工程专业第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这些都得益于母校、恩师传授给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思想修养,使我们终生受益。三个小时的联谊会开得紧张、热烈,充满了浓浓的爱校情、同窗情、桃李情。
在欢庆的晚宴上,师生之间三十年难得一聚,大家敞开心扉叙谈,开怀畅饮喝酒。师生共同举杯,祝母校、祝恩师、祝学哥学姐、祝同窗、祝家人……祝福的话儿胜过美酒佳肴万千倍说不完,唱不够。
在校园漫步,看到今天母校环境优美,与过去不能相比。当年的风雨操场,已全部换成塑胶跑道,建立宽敞的看台;崭新的游泳馆、坐落成片的新学生公寓。还有当年教学区那些裸露的沙土地、杂草丛,如今已被花坛、草坪、塑像、喷泉和中心花园所覆盖。漫步其间,宛如置身于姹紫嫣红的大花园中,校友们仿佛年轻了三十岁,又回到当年的学生时代,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畅游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浏览沈阳水洞,看到三十年来第二故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校友们更是感叹唏嘘,“三十年光阴荏苒,岁月峥嵘。母校,故乡,我们回来迟了,这一天来的晚了!”
摄像、拍照,在学校门前、在当年教学楼――冶金馆、在宾馆大厅、在校园林荫小道……当年那些清涩的面孔,如今已刻录于流金岁月。今天,虽然很多人已银丝缕缕,但是那奉献过后的喜悦,那历练过后的成熟,以及那份对母校的眷恋和重逢的激动,都写满每个人的脸庞。材冶学院的领导、昔日的老师、学长、同窗,“全家福”拍了一张又一张。同寝室的,一个小分队的,一个实习小组的,大家争先恐后的合影留念。400余张照片和长达两个多小时纪实录象片将被刻成DVD光碟分发到每个人手中,留作永久的记忆。
母校的温暖,母校的亲情,从校友们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赫冀成校长是我们同一专业的老学长,当他得知是毕业三十年的老校友返回母校时,在出国前夜专门给负责组织活动的班级组委会和当年班级的辅导员吴老师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并且嘱咐说,一定让校友们在学校这几天里,安排好各项活动和食宿,保证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材冶学院张廷安院长、航宝库书记听说毕业三十年的老校友返回母校,非常重视这次的接待工作。他们在百忙之中安排落实布置会议室,组织参会人员,各项工作做得细致入微。校友总会魏向前主任、王晓英部长,提前很长时间就开始帮助班级组委会落实活动日程,为这次活动圆满完成提供了很多条件。冶金热能研究所所长蔡九菊教授亲自安排制作了大红横额,悬挂在宾馆正门,欢迎校友。学姐杜尧君、张美娟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
同窗的思念,同窗的牵挂,早已是魂牵梦绕。这次活动是在学校校友总会的积极倡导下,由七六届冶金炉(一)班在沈工作的六名同学的自发组织筹备的。他们首先成立了纪念活动的筹备组织委员会,进行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活动的信息一经发出,立即得到全班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大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纷纷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各种方式与组委会联系。远在西安的陈存贝、南京的王愉夫同学当即表示全力资助这次活动,为校友返校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三十年一聚,恨时光不能倒流。短短两天半的时间很快过完了,到了依依惜别的时刻,大家在当年系学生会文艺部长苏晓燕的带领下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我不想说再见”。心情激动,热泪盈眶。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同窗啊,三十年的苦辣酸甜什么时候咱们再交流?母校啊,三十年的心路历程诉还没有诉尽;恩师啊,三十年的人生答卷还未来得及请您细细指正!毕业三十年重返母校,使我们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 东大人“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他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近年来,学校承担着“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任务,并于去年在国家教育部的“本科生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老一代东大人,我们为母校而自豪,而骄傲。我们深情地祝愿母校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桃李芬芳,誉满中外。在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再回首,再重逢,母校的学子还会再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