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科学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王亚华:制度设计的理论与反思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名家讲坛”

吸收借鉴社会科学前沿成果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分析与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探索公共治理和政策问题的解决之道2023年3月6日下午2点30分,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邀请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作线上社会科学学术报告《制度设计的理论与反思》。此次学术讲座由南昌大学社会科学处、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主办,由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韩艺主持,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尹利民、副院长袁小平、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罗文剑、公共管理学系主任唐兵、南昌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建生等嘉宾出席,学院部分师生共计两百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亚华教授以“制度能否被设计、是否应当被设计、应当怎样被设计”等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此次讲座的研究方向,并延伸出社会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哲学根基。针对上述问题,王教授详细阐述了学术界制度“可以设计”和“不能(应)设计”的两派鲜明对立的观点,并补充说明了渐进调试的制度设计思想。在讲座中,王教授先后引用赫伯特·西蒙、哈耶克与林德布洛姆等社科大家的观点,论证有限理性约束下同时积极有为的中道制度设计观,并将社会科学中各个学科开展的不同制度设计探索娓娓道来。其中,王教授分别探讨了经济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的制度设计研究,并引入了奥斯特罗姆的“八项制度设计原则”,将制度设计的探索延伸到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层面,有效增进了学院同学们的知识积累,使同学们在通向制度设计的认知与理解之路上更进一步。

接着,王教授对于“八项制度设计原则”进行了详细讲解。首先,王教授提出“公共池塘资源”和“公共事务”等专有名词,引入“八项制度设计原则”的学术渊源及形成过程,并援引国内外实例来介绍八项设计原则的基本内容和检验,充分讨论了中国情境下的自主治理设计原则理论及适用性。此外,王教授从规则供给、规则执行和规则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场景下的基层治理特征,针对大转型过程中基层治理失序的制度根源进行了理论验证,指出其本质是制度设计、制度变迁和制度执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对制度建设的巨大需求。最后,王教授以设计原则的完善与反思作为本次讲座的结尾,肯定了设计原则的理论演进和前沿发展,并就制度设计对国内学界的启示与同学们进行探讨,探索大规模治理尺度下设计原则的有效性和理论发展方向,为同学们学习制度设计精细化开辟道路,不断深化同学们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并勉励同学们积极发展中国情境下的制度设计理论,为国内公共管理学发展做出贡献。

讲座最后,韩艺副院长对王亚华教授的应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纲领性的总结,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于制度设计这一议题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同时本次讲座还促进了我院学术交流,推动我院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报告人简介:

王亚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linor Ostrom教授访学。兼任国际公共事物学会中国区协调人,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利政策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学术期刊World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主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承担完成国家科技研发计划、部委委托、国际和地方合作课题50多项。已出版学术专著与合著1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提交的30多份内参获中央及部委领导批示或应用采纳,为多个国家部委和国际机构提供学术咨询。教学和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全国MPA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代表性著作和教材有:《公共事物治理概论》《增进公共事物治理斯特罗姆术探微与应用》《中国水治道变革》、Assessing WaterRights in China等。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田冉

摄影/田冉

值班编辑/罗西子 田冉 张秋香

责编/季亚萍

终审/周德忠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