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师说师行】沈鲁:教书育人是一份情怀
  • 作者:陈欣桐 摄影:陈欣桐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9-26字体:[
  •      

    本网讯(学生记者陈欣桐)从人文学院到艺术与设计学院,再到新闻与传播学院,15年来,沈鲁伴随着学校影视学科的辗转变迁在自己的从教过程中一直践行着师者的责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学科迁移,一以贯之

    随着影视学科在教学管理上的变化,沈鲁在几个学院之间转移,不变的是自己学者之心。沈鲁出身于影视专业,2009年,他任教于艺术与设计学院舞蹈与表演系,当时他所担任的课程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他已然却沉下心来开展课题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他拿到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0年他又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是当年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课题。

    2011年,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放到了艺术与设计学院并组建起戏剧与影视系,该专业调整为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也正是在这年,国家正式把“艺术学”升格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这样的调整,沈鲁认为是自己对接本科专业教学的里程碑。

    2013年,沈鲁积极响应学校教务处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培育与建设工作。2015年,由他负责并主讲的课程《中国电影史话》成为教育部“第七批精品视频公开课”。沈鲁说,“精品课程要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反复打磨和精心培植的。如果没有戏剧影视文学这一本科专业作为依托,我相信不会有后来的精品课程。”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就文科而言,最好的教书育人方式是与学生多交流,师生之间应该经常有交流互动,那些言谈举止的细节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育人手段。”教学上,沈鲁与学生打成一片,扩大课堂范围,他把教书育人的目标寓于言谈示范其中。

    课堂不是固定的死板的,它是灵活的无所不在的。沈鲁认为每一次与学生的接触都是课堂,这个课堂可能在教室,可能在办公室,可能在操场,可能在餐厅,可能在校园的任何一处不经意的风景里。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有对话、有交流,甚至有观念和思想上的撞击,这些都是课堂。

    除了线下交流,线上也是沈鲁教学的阵地,QQ、微信、微博等工具的普遍使用,既便利了师生联系,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即时通讯的流行,延长了教学的触角,拓宽了教学的幅度,革命了教学的模式,促进了教学的现代化。

    浸润情怀涵煦生命

    大学老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沈鲁认为教书育要抒发一种自己内心的人间情怀,体现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对“人”的一份关怀。一名人文艺术领域的老师,他所关注的应该是独立的人格价值、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终极价值。说到底,他尊重的是人的价值。

    沈鲁带着情怀去追逐梦想,在逐梦中获取力量。“我一直在追寻着一名大学老师的内心所探求的那个梦。在追梦的过程里,可以从中觅得一种力量,一种试图描绘人的内心世界的力量,一种源自人间情怀的力量。”他书写情怀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这样的师者在充分书写自己人间情怀的同时,获得了真理,获得了价值,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他渲染情怀,实现梦想,获得生命的丰盈。“道通天地,治学不止,用自己的生命来渲染真挚的人间情怀,实践着一个学人,一个老师的朴素理想,用学术服务社会,用学识培植良才,以道德思考人生,以尊严观照生命。”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