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校园偶像】勇攀科技高峰,智创广阔未来
  • 作者:学生记者 罗佳、黄心宇、雷若琪 摄影: 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01-01字体:[
  •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累进创新专项奖”作品全国评审中,南昌大学《新型钙钛矿分子基铁电体的精准构筑》作品成功入选,这是我校首次获得此类奖项。获奖团队由化学化工学院的四位同学邓斌斌、程婷婷、胡艳婷、程书平组成,逐梦路上风华正茂的他们迎风前行,只为成为新时代下最好的自己。

    “累进”——科研精神的延续和发扬

    他们能够获得本次“挑战杯”大赛的累进创新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深厚奠基。“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师兄师姐们先前的成就,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团队成员直言到。

    开始着手实验项目时,团队四个人都处于茫然状态。作为大二学生,他们对研究还不甚了解,也没有建构完整的专业体系,初期甚至会出现实验成果完全不符合实验方向的情况。但是向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后,他们逐渐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在理论方面,导师们指导他们阅读相关文献,充实专业知识;在实验方法上,老师会根据绿色、安全、可行性等给他们一些很实用的建议,从而避免了很多弯路。在整个请教与探讨的过程中,所有团队成员都收获颇丰。

    努力终有回报,在学校、老师的辛勤栽培和师兄师姐们的悉心帮助下,成员们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逐渐能够模仿前人做一些类似的实验,再到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创新,循序渐进地提高,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

    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深度研究实属不易,师兄师姐是开拓者,他们是后继者。同一个课题,经过前后两个团队的呕心沥血和不懈追逐,最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南昌大学赢得“累进创新专项奖”的荣誉。同时,甘于吃苦、乐于钻研的科研精神也得到一届届南大学子的延续和发扬,点燃了更多照亮未知、创造未来的火苗。

    “创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硕果

    谈到本次比赛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原因,团队成员们着重强调了“原创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他们真诚分享到:“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本亚明·利斯特就是因为能够另辟蹊径,突破大多数人的思维局限,才发现了第三种催化剂,给化学实验开辟了新的道路,这就是原创性精神。”

    作为一个科研项目,它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与指导,同时,还需在现实中落实这一份创新想法,才能得到成果,但这只是理论层面,在每次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可能得到一个不一样的结果,成员们通过每次的总结复盘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拓展新的理论知识。“机遇其实是偶然的,也许是不经意之间的一个错误,往往能得到最后的结果。但其实我们都清楚,这一份机遇背后已经有多少个不知疲倦的日日夜夜。”化学是一门精细的学科,每一种优质材料的诞生都是无数次失败经验的智慧结晶,七八种配体,上十种溶剂,每一次不同的排序,每一份不同的比例,也许只是毫发之别,最终的结果却可能相差甚远。

    于是,分析总结了师兄师姐们的研究成果后,他们将专注点落于结构的创新,从一个多功能化的钙钛矿结构入手,不仅构建了首例具有亚硝酸镍基极性链的单一手性钙钛矿铁电体,而且通过晶格膨胀,首次合成了包含更大体积阳离子的三维钙钛矿结构。所以实践也是一个学习、丰富理论知识的过程,他们通过理论研究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二者之间相互促进,才得以实现创新,最终实现性能的巨大飞跃。

    坚持——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二伊始,十名同学组建了一个项目团队,开始着手相关实验。由于时间有限,他们必须寒假留校继续进行项目有关的研发工作。但年关将近,队员们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深,成员们陆续离开,这让最终留下的四人倍感压力。他们也曾在放弃的边缘徘徊,但回顾一路走过来的点点滴滴,他们最终选择了坚持。因为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持之以恒、潜心钻研,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四个团队成员相互陪伴,共同进步。上学期间每周在学校和研究所两个远距离的校区之间往返奔波,每个学期在结束学业后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两个完整的暑假,每次寒假都是踩着春节踏上回家的路途。“虽千万人,吾往矣!”追寻梦想的每一个步伐,都值得被铭记。

    除了设计合成高性能铁电体期间的竭智尽力,项目的整个评选过程也充满坎坷与艰辛。在“挑战杯”竞赛校级评审期间,他们的项目遇冷,专家评审环节作品得分倒数第三,这意味着可能无法进入省赛。大家心里五味杂陈,难道就这样败落于校赛了吗?不!他们不甘心让饱含心血的作品止步于此。四人下定决心,无论怎样艰难险苦,也要获得最终的胜利。为此,他们仔细研究专家评审意见,参考其他团队的优缺点,一遍遍打磨雕饰自己的作品。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成功入围省赛!

    然而,面临“挑战杯”省赛答辩,从未站在过省赛舞台的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能够在比赛现场最完美地展现团队作品,他们在办公室进行了无数次练习,找了不同的同学,请他们帮助提供试讲意见。经过一周的集中训练,他们把展示内容熟稔于心,做好了充足的答辩准备。天道酬勤,在正式比赛时,他们如愿发挥出了团队的最好水平,取得了本次大赛的好成绩!

    谈及对未来参加“挑战杯”同学的寄语,他们强调团队精神和求索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就是让各个部分连贯起来,形成统筹的整体。“因为不管是做学术,还是做创业,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就是我们要连成一个整体。”同时,我们要像小孩子一样怀有求知欲,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勤查资料、翻阅文献和做实验,主动去学习未知的事物。

    编    辑:涂金凤

    责任编辑:许  航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