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江西日报》刊发我院石力副教授理论文章

编者按:2024年12月9日,《江西日报》理论版“学与思周刊”刊发了我院美术系副教授石力和硕士生温紫菡、孙龙飞共同撰写的《与时俱进推动非遗更好保护传承》一文。现转发全文如下:


与时俱进推动非遗更好保护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近年来,越来越多“非遗+”的创新呈现,成为消费新亮点,在文旅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提升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其对我省经济文化的支撑作用,要深入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以非遗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有序壮大青年非遗人才队伍、以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创新发展。

截至目前,我省共拥有8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56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9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612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基地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名列前茅。我省非遗丰富多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促进区域文化互鉴、讲好江西故事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推进非遗相关立法,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退出机制,代表性传承人与非遗群体、地区的关系,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非遗知识产权关系问题等,必须高度重视并在法规上予以解决。建立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认定标准及操作细则等制度规范,加强对传承人履职和保护单位开展工作情况的评估和监督,对履职不力的传承人或保护单位,依法取消其传承保护资格,完善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加大对非遗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开展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分类保护等。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对非遗传承人培养形成政策支持。制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与管理制度,完善传承人管理体系。开展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评估、记录活动,举办传承人研修培训班。积极开展非遗线上线下宣传展示、产品展销、非遗进景区等活动。

打造非遗工坊,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在具有较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区域,筹建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非遗工坊,导入相关的非遗文创、非遗体验、非遗旅游、非遗客栈等业态,强力赋能和提升乡村振兴事业。有序开设非遗工坊带头人培训班,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个体农户群众参与、文化元素融入的产业模式。由优秀非遗传承人坐镇,集现场培训、非遗技艺教学、制作加工于一体,工作坊和销售企业紧密合作,企业跑订单,工作坊负责制作非遗产品,确保学员作品能够及时获得回报。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努力让符合乡村特点的产业留在乡村长远发展,让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完善。

强化基础支撑,有序壮大青年非遗人才队伍。要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丰富非遗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非遗科普工作,让更多青年接触并了解非遗,为非遗传承发展夯实后备力量。充分挖掘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的青年力量,把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非遗传统与现代要素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新媒体平台,创新非遗展示方式,探索“非遗+”新形式和新内容,开办传承人研修研培班。地方高校要主动担当,增强服务非遗传承发展的责任感,科学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人才专业培训工作,鼓励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为非遗传承与校企合作提供新契机,共同推动非遗研发、创新与推广,实现非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组建跨校、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机制,成立学术专业委员会,推动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实现非遗技艺与现代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制定和实施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高校要配合政府制定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开展推荐优秀非遗传承人活动,促进非遗传承人年轻化,非遗核心创新化。

以数字技术赋能,推动非遗创新发展。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一方面,要对传统非遗作品建立数字藏品保护。积极构建“技艺类非遗+数字藏品”的数字化产业链,以打破现实空间限制,将市场延伸到虚拟空间,发展创作者经济,为非遗传承人开辟一条新的创收渠道。另一方面,要打造“非遗+数字文化服务”。借助数字空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的普及应用,打造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的非遗数字服务公共平台,通过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完善各类沉浸式服务和研发IP授权产品。依托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平台开辟灵活、多元、交互的非遗传播渠道,使非遗在数字场景中以交流共创的方式传承发展。充分发挥非遗在互联网平台传播中的有利优势,搭建“非遗+数智”“非遗+电商”等数字化平台,带动非遗产品市场下沉到千家万户。利用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现代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播,推动非遗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的跨界合作,打造非遗文化品牌。

24041bb2606746d3836f6df2b45f947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