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为你来——新能源学院本科生招生专场

spacer.gif

一、学院招生专业类、所含专业方向及招生地点一览表


学院名称

专业类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备注

开设地点

北京

保定

新能源学院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国家一流专业

工程教育认证受理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国家一流专业




二、学院风采

1.学院简介

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2020年4月,可再生能源学院更名为新能源学院。在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清洁能源学”学科的支持下,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建设,新能源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学科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新能源学院必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院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2.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设有4个研究中心,即太阳能研究与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风力发电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教职工98名,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3人,讲师14人,实验员6人,博士后5人,教师队伍中100%具有博士学位。

3.学科建设

学院招收和培养“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专业学术型博士以及“能源动力”专业工程博士;招收和培养“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专业学术型硕士以及“清洁能源技术”、“材料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清洁能源学”是我校唯一的“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4.教学科研

学院现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并成立“新能源创新实验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分别是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也就是国家“双万专业”)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也是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截至2021年底,学院共有学生1181人,其中本科生28个班811人,硕士研究生9个班287人,博士研究生4个班83人。

新能源人才培养教学成果获北京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项,并获得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优质教材课件和课程思政示范课。

学院拥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学院部分)、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部级奖20余项,出版教材30余部,获批专利20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Energy 等国际权威SCI期刊收录论文300余篇,EI收录500余篇。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00项等,2021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克兰菲尔德(Cranfield) 大学、斯莱斯克莱德(Strathclyde)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马拉达伦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丹麦科技大学、奥尔堡大学,法国电力集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SL),德国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IWE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学院代表学校加入欧洲风能科学院,成为亚洲唯一加入该组织的高等院校。学院承担“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支持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国外知名合作院校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

三、专业特色

1.人才培养

“能源动力类(新能源)”专业包括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均为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

新能源学院新能源专业的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后,符合学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及方向,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导论课程,学生从大学第二年(或第三年)开始分专业及方向培养,能够培养有较强的新能源技术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重点围绕新能源获取、转换、存储和利用所涉及的核心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和性能检测,培养掌握新能源与储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重点包括太阳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材料与器件,以及智慧综合能源系统中信息能源交互所需新型元器件等专业方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年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重点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和综合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培养适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需求的新能源开发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其中风力发电方向源于我校创办的国内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源于能源工程与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质能方向依托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并针对海上风电、分布式太阳能利用和储能技术拓展了智慧综合能源系统等新能源方向。

新能源创新人才:依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个一流本科专业设立新能源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实验班,选聘来自中科院和国家电力系统的校内外专家作为学生成长导师。

学习课程:新能源专业主要学习工程制图、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力学、电路、电工技术基础、电子学、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可再生能源概论、太阳电池技术、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生物燃料技术、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场、光伏电站设计、储能器件及技术等特色专业课程。

2.就业深造

毕业生就业面广,新能源专业学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均在98%以上,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措施的实施,新能源专业的学生更是供不应求。毕业后可在新能源公司、电网公司等大型现代化电力及能源企业,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及能源环保企业,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等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亦可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节能等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还可在开展新能源与储能相关的科研、教学及技术研发等企事业单位工作。同时本专业也适合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均具有接洽的对口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四、联系方式

1.学院网站

/ncepu/smu_xnyxy/

2.学院联系电话

邱老师 010-6177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