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母校情,三十载寄外交梦 ——访南开大学1987届旅游学系校友王利培


更新时间:2017/11/30 阅读次数:

王力培.png
◇记者:谷欣雨

10月15日,南开大学98周年校庆暨1987届校友毕业三十周年返校大会在南开大学田家炳音乐厅举行。活动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1987届旅游学系校友、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王利培学长。

十年赴约,南开情怀别样深

毕业三十周年,这些当时的少年越过迢迢山水,从五湖四海、世界各地赶来,重返母校,与同窗兄弟欢聚一堂,和授业师长再续情意,王利培学长内心深受触动:“共同回到南开大学,是我们校友间的约定。在十年前的2007年,我们就曾回校举行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当时便相约在十年后的今天再回母校。今年正值南开大学建校98周年,我们毕业三十周年聚会适逢此时,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数不尽的感动,一时难以名状。” 谈到这次聚会,母校情、同学情一时交织,涌上心头,王利培学长的目光中,也布满着对南开的眷眷之心与款款深情。

接着,学长又带着我们回顾了三十年前的峥嵘南开岁月,给学长印象最深的当属当年的课余生活:“我们学校一直有着丰富的课余生活。南开大学的老学长周恩来总理曾参加我们学校的演出剧社,我们在大学的时候也搞剧社,记得我们曾演过《雷雨》,也曾和外文系联合演出英文剧《OKLAHOMA》,还编排过自己的话剧。此外那时每年有两次运动会,一次是在学校,一次是在系里,我们都踊跃参加,直到今天,龚克校长还在不断强调大学生要重视体能,重视体育,在我们南开也是有传统的。”

学长还感慨,大学四年,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完善、行为方式的改进与思想的成熟都有重要的意义,毕业后,南开大学求学生活虽然画上句号,但那段人生经历对其人生产生的影响却历久弥新:“一方面,南开大学的公能校训和精神品质深深的印刻在了我们心里,影响着我们的言行,这是我们不管是毕业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更久都无法忘记的。另一方面,母校除了常规教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成长,给予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这些对于我们后来的工作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南开的精神淘洗,公能教诲,在我们每一位南开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烙印,并将陪伴我们一同前行,我们也将把南开精神播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学长还深情地表示:“我们老同学们已经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也就是我们毕业后的四十周年,还要回南开!”由南开情维系的一个个约定,串联着每一位南开人,从来到南开的那一刻,南开二字便与我们紧密相连,终其一生。

献身外交,异国赤子家国情

毕业后,带着南开的血脉,王利培学长一开始被分配到中联部从事党的外交工作,后被调入商务部,投身祖国的经济外交事业,多年身居非洲大陆,一直致力于推动中非经济交流,增进两地人民友谊。提及非洲,他讲道:“非洲是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片大陆,熟悉,是因为很多媒体都会报道非洲,大家都知道非洲的战乱、疾病与贫困;陌生,是因为绝大多数国人没有亲自到过非洲,自然也看不到非洲的魅力。我们作为驻非外交人员有三句话——没有到过非洲会害怕非洲,到了非洲会喜欢非洲,离开非洲又会思念非洲。这是我们的真切体会,我们在非洲投入很多,终究会逐渐收获,这些收获不仅是在经济回报上,更有中非人民心意相连的情感回馈。

“我现在在厄立特里亚工作,这是一个红海边上的非洲小国家,之前在东南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工作。厄立特里亚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但国人的精神面貌却非常好,是极具生机与活力的国度。他们重视教育,珍视友谊,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老百姓都非常认同中国人。我问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中国人勤劳,友好,热爱和平,从不对厄立特里亚进行侵略和压榨,而是一直表现友好和尊重。’中国政府深得民心,两国人民心心相通。”王利培学长满怀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外交事业倾力付出,同时也秉持着兼爱的中国精神热爱着这片异国土地和人民。

展望百年,寄语母校创未来

再过两年,南开大学就将迎来百年华诞,王利培学长也对母校提出了这样的期待,希望母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近来,国家一直在倡导,我们也一直在呼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希望在未来的两年当中,所有的南开人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继续迈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这是我们老校友、现在的学弟学妹们,以及我们全体南开人共同的心愿。”

学长的期待,也是我们作为在校生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和南开大学命运相互交融,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愿每一位南开人都能践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及其精神品质,踏实求学,勇于创新,不惧险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