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2015年第2期 (总第45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15年7月5日
〖本期要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结项成果《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出版
基地专职研究员刘岳兵教授专著出版
福建师范大学王晓德教授做客南开大学“史学名人讲坛”
“战争与和平:二战及战后世界的变动”高端论坛在南开大学召开
李晟文教授演讲“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基地研究员参加“世界文明史研究” 高层学术研讨会
加拿大李晟文教授做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结项成果《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出版
杨栋梁教授等著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23)最终结项成果《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50万字),于2015年5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这部结项成果,是首席专家杨栋梁教授在12位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的6卷本学术研究丛书《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亲自整理和提炼定稿的。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行研究成果,系统考察了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变迁,指出四百年来日本的中国观先后经历了“从尊崇到质疑”、“从质疑到蔑视”、“从蔑视到无视”、“从无视到敌视”、“从敌视到正视”、“从正视到竞合”的阶段性演变,其对华认知虽然微观上精细,但也存在宏观上短视的问题;在其对华态度上,一贯奉行实用主义和国家利益至上准则,由此导致了其对华行动选择具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
本书的学术创意及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认识及其行动选择,进行了全方位贯通的系统研究,为国内外同类研究之鲜见。第二,在理论方法上,创建了“中国观分析模型”,从而在中外学界首次提出了中国观中包含“认知”和“态度”两个场域,而“认知”中包含客体“是什么”与“为什么”,“态度”中包含主体情感与主张,认知和态度既是递进关系,又存在反刺激关系。这一学理界定,对于相关研究的规范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在实证研究上,发掘了大量政府公文、报刊时论文章、个人著述及各类调查文献,在国内学界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坚持论从史出,言必有据, 推进了研究的深入和细化。第四,在古代日本对华认识的“遗产”、近代日本对华认识的类型、日本近代亚洲主义的性质、近代以来不同阶段日本对华认识的特征、不同人物的中国观等重大问题上,阐释了独自的见解。第五,对日本近代以来中国知行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其中国知行上一以贯之的“利益准则”;对华认知上的“近视”和“远视”;对华态度上的实力主义;对华行动上的机会主义。这些论断既是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知的诠释,也将成为今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的重要参考。
本书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进行的全方位系统考察、研究,是迄今为止中日学界的首次尝试,对于丰富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成为中国学界相关专题研究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基地专职研究员刘岳兵教授专著出版
刘岳兵教授的专著《“中国式”日本研究的实像与虚像》于2015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力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本史、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特别是对日本思想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实像)和存在的问题(虚像),进行系统的评述。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学术史的总结,不仅有利于吸取经验,对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重建中国日本研究相关学术传统”、夯实中国日本研究的学科基础,必须“回归原典”。不在“原典”的解读与翻译上下功夫、不在建设系统的中国日本研究史料上下功夫,总而言之,不以原典为基础来重建我们的日本研究学术传统,相关研究将难以深化。
福建师范大学王晓德教授做客南开大学“史学名人讲坛”
5月29日,应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院长王晓德教授,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坛”,为基地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从文化视角对研究欧洲反美主义的思考”的学术讲座。
王晓德教授首先梳理了“反美主义”概念的起源和演变。他认为,欧洲反美主义并不是到现当代之后才出现的,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在美国成立之初,欧洲的一些出版物中就出现了“反美”的术语。在王晓德教授看来,欧洲文化精英对于新生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构和想象,以凸显欧洲文明的优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美国成为真正的大国,体现着“现代性”的美国生活方式对欧洲的文化传统造成很大的冲击后,立志维护欧洲文化传统和高雅生活方式的文化精英,开始讨伐美国的物质主义和大众文化,“反美主义”的概念应运而生。
然后,王晓德教授从美国和欧洲两个角度分析了欧洲的反美主义根源。他认为,美国自负对世界发展负有“特殊使命”,其历史活动的轨迹也具有强烈的“国际性”,美国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往往被负面影响所掩盖,反美主义便是这种负面影响的直接后果。一方面,20世纪美国的“涡轮资本主义”(turbo-capitalism)席卷全球,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毁灭了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引发当地人的反弹和抵制,欧洲亦不例外。另一方面,欧洲文化精英通过对美国的“虚实结合”的“双重”描述,刻意放大美国的负面形象,进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欧洲普通民众对于美国文化的认知。总之,美国才是欧洲反美主义的“始作俑者”,同时欧洲人的“文化本位主义”也是反美情绪形成的重要原因。
王晓德教授的讲座历时两个半小时,“美国化”和“反美”本身就是媒体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上王教授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精彩讲解,令在座的同学感到获益匪浅。王教授还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赵学功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
“战争与和平:二战及战后世界的变动”高端论坛
在南开大学召开
2015年6月13日至14日,“战争与和平:二战及战后世界的变动”高端论坛在南开大学召开。本次高端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恰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召开的一次高端学术会议。在开幕式上,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分别致辞,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薛进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战争与和平:二战及战后世界的变动”高端论坛的举办,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张顺洪所长在致辞中强调,本次高端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分析二战的缘起及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动,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二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次高端论坛内容丰富,专家学者们的报告高屋建瓴。在大会主题报告单元,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以“世界大格局中的二战东方战场”为题,立足世界格局剧烈变化、国际形势风云起伏的百年历史大背景,论述了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起因、进程与历史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的报告“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与中国”,介绍了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与演变,分析了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汤重南研究员分析了“二战对战后世界的深远影响”。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以“自由国际主义与美国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为题,考察了自由国际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如何主导了美国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并兼及这一秩序在当代的命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梁占军教授则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二十世纪国际战争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释。在随后的大会专题报告和讨论单元里,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报告精彩纷呈,时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既有对法西斯国家战争根源的剖析,又有对战争计划制定等战前准备的认识;既有对东方战场上中国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描述,也有对欧洲战场上德、意法西斯暴行的揭露;既有关于战争对世界格局演变影响的分析,也有关于战争导致局部地区深刻变化的认识;既有对战争期间大国间紧密结盟的阐述,也有对战后主要大国分道扬镳的洞察;既有为战争中罹苦民众的呐喊,也有对战争的政治经济影响的总结。
本次高端论坛探讨历史、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本次高端论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正如薛进文书记在开幕式中指出:我们阐明二战爆发的原因,就是要防患于未然,避免战争惨剧的再度发生;我们批判德意日等法西斯的暴行,就是要伸张人类的正义,做世界和平的保卫者;我们探究德意日等帝国盛极而亡的原因,就是要从反面教材的借鉴中,使自己变得更清醒和更聪明,从而长盛不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分析和总结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动,就是要明了世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清中国的位置和使命,进而科学地制定未来的世界战略,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高端论坛的举办为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这次高端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生吴传峰供稿)
拉瓦尔大学李晟文教授演讲“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2015年6月23日下午,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魁北克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晟文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
李晟文教授由《马可波罗游记》讲起,追述了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历史大背景。进而切入到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华的工作,认为西方传教士利用其所拥有的西方科技知识,采取上层传教的方式,试图通过皇帝的影响扩展传教,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成果,对于明清时期士人了解西方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传教士内部分歧扩大,中西之间发生了比较激烈的文化冲突,康熙皇帝在试图多次与教皇沟通未果之后宣布禁教,雍正与乾隆时期则实行了相对严厉的禁教政策,中西交流遭遇挫折。李晟文教授指出,由于传教士来华传教,明清时期中西交流的成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教士将西方先进的数学知识、地理知识、绘画知识、天文知识、火器制造技术等带入中国。同时,中国的儒家文化及瓷器、丝绸、园林、茶叶等制作工艺也流入西方,对西方的文化及启蒙运动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近两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向李教授请教,气氛热烈。
李晟文(Shenwen LI)教授,现为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魁北克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西关系史与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先后在中国、加拿大与欧洲发表与出版有数十种论文与著作,其中所著《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在新法兰西与中国传教策略之比较研究》一书于2001年同时在加拿大和法国出版,曾两次被聘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还担任加拿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基金会评委,加拿大多种学术杂志与出版社评审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基地研究员参加“世界文明史研究” 高层学术研讨会
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举办的“世界文明史研究:理论、路径与方法”高层学术讨论会于6月27日—2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基地主任杨栋梁教授、副主任赵学功教授和韩琦教授,基地专职研究员付成双教授,以及基地兼职研究员杨巨平教授出席此次会议,并做大会发言。本次会议的讨论明确了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前瞻性,也指明了世界文明史研究存在的艰巨性和长远性。作为一个正在形成之中的研究领域,世界文明史研究要有更好的发展,有待历史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加拿大李晟文教授做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2015年7月1日下午,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魁北克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晟文在432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文化的碰撞与适应:百年来加拿大魁北克华人的移民历程》的精彩讲座。基地专职研究员杨令侠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并在最后对报告作了综合评论。基地研究生、本科生3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
李教授从华人最初踏上魁北克的土地开始讲起,梳理了魁北克市华人早期移民史。他指出,魁北克市是加拿大法语区魁北克省的心脏,由于语言等方面的原因,尽管这里华人移民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但由于华人人数很少,所以一直没有形成象加拿大其它一些大城市或较大城市那样的“中国城”。李教授还指出,清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来这里的中国移民,由于文化程度与资金方面的局限,多从事那些非常辛苦但收入低的工作(如餐馆业、洗衣业等),加上当时的中国本身也比较贫穷落后,所以他们在这里常常遭受当地人的歧视。上世纪80年代后,魁北克华人移民数量增长加快,并且无论是在来源地区上还是从业多样性上都比过去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华人在当地的地位也明显提升。李教授认为魁北克华人在百年的创业历程中,既保持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又注意适应当地主流社会,因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为魁北克市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近两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向李教授提问请教,主要涉及近代加拿大对非英族裔的同化问题、公民教育以及魁北克的民族自决等问题。李教授主要基于魁北克的历史、宗教背景和其当代的教育特色,就这些问题作了全面而又详细地解答。报告主持人杨令侠教授评价李晟文教授的报告内容详实、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李教授深厚的史学功底与独特的研究视角,使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