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6月20日,《中国教育报》第09版“高教周刊·探索”栏目刊发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鹏的《历史专业如何在“新文科”建设中优化升级》一文,介绍了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全文内容如下: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旨在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在此背景之下,加快人文基础学科的提升改造,培养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人才,是深化新时代历史学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中国民族史、中外关系史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鲜明的教学特色。2015年,学校在国内率先开设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本科实验班。“新文科”建设启动以来,学院深入贯彻“新文科”理念,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史为教学重点,从“大周边”“大外交”视野出发,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思辨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掌握多门周边国家语言或民族语言,能够从多学科视角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展开深入、全面探究的创新人才,初步形成“四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历史学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优化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中外会通:构建中外关系史教学模式
“中外会通”是指推进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双向融合教育。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贯通教学。各门史学课程既要充分发掘世界史中有关中国历史影响的教育内容,又要自觉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跨国史等多重语境下加以分析和解读,从不同历史脉络和视角系统讲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系史。二是要组建中国史、世界史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开展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为主题的融合性教学研讨,打造全球视野与中国关切相统一的中外关系史核心课程体系。三是要搭建中外史学学术交流平台。根据校际合作协议,定期邀请海外高校史学名家为实验班短期授课、举办学术讲座或沙龙,选派优秀学生参加世界一流史学机构的暑期研习营和短期访学。
构建中国史与世界史会通的中外关系史教学模式,将有效增强学生世界眼光与中国立场相统一的方法论自觉,解决中国史与世界史教育融合程度低、国际史学对话能力弱的问题。
专业融通:构建“历史学+”的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专业融通”是指构建“历史学+”的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现文文、文理之间的专业融通。具体而言,一是要强化“历史+语言”的教学特色。开设日语、俄语、法语、韩语、越南语等外国语言以及满语、蒙古语、藏语等民族语言课程,加强学生多语种历史文献检索、阅读与对勘研究的训练。二是要推进历史学与相关文科专业的有机融合。根据中外关系史教学研究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融入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国际贸易、边疆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专业的知识、理论或课程。三是要推动历史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开设“大数据与史学”课程,有机嵌入数字人文、数据库建设、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丰富学生阐释中外关系史的工具和手段,同时运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促进师生深度研讨。
构建多学科交叉的中外关系史课程新体系,将有效拓展学生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解决学生知识体系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的问题。
知行畅通:打造全方位的史学实践训练体系
“知行畅通”是指打造全方位的史学实践训练体系,畅通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的通道。具体而言,一是要实施全员全过程的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为一年级学生配备史学入门导师,为二年级学生配备学术训练和社会实践的学业导师,为三、四年级学生配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学术导师,强化名师引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二是要实施全员科研项目制。依托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对接各类学科竞赛,推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年度学术动态”“中国与周边国家历史教科书研究”精品团队学术训练项目。三是要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等一批实践基地,与地方文史学者合作,指导学生持续开展中日、中印、中俄蒙关系史研究,孵化中外关系史方向优质学术成果。
建立多层次的中外关系史实践育人体系,将有效激发学生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的学术兴趣和实践能力,解决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创新的问题。
古今沟通:促进思政教育与史学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古今沟通”是指促进思政教育与史学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沟通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具体而言,一是要挖掘中外关系史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依托学院获批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不断充实“思政+历史”教学案例库,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交、军事、人文、商贸关系史个案研讨课,培育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二是要增强中外关系历史与现实的贯通教学。结合时事热点,开展人类卫生防疫史、美国对华留学生政策史等专题研讨课,引导学生在借鉴西方学术理论的同时,注重构建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三是要引导学生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组织学生担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等主场外交活动志愿者,引导学生开展外交对策研究,培育智库人才。
“思政+历史”融合教育的创新,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和构建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的意识,解决史学教育重历史分析轻现实关照,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基层党建和业务建设“两张皮”的问题。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也列入了《国家民委关于全国民委系统进一步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见》(民委发〔2015〕129号),培养了一批知识结构完善、学术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家国情怀深厚的从事中外关系研究的优秀人才,有力推动了历史学专业的改造提升,具有“新文科”建设的先导性探索意义。
经过6年的实践,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突出的科研能力,能够掌握多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言,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00项。超过6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从事中外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以及外交学的研究,充分体现学科交叉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成效。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本文为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历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