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玉米提,男,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青年舞蹈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就职于原总政歌舞团,曾 7 次获得国际、国内舞蹈比赛金奖并荣立二等功 2 次、三等功 2 次,曾多次随同国家元首进行出访演出,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并数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代表作有《你美丽了我的人生》、《歌声的翅膀》等。
主题与创作背景:热血青年的追梦之旅
玉米提参演的青春歌舞电影《歌声的翅膀》登录院线,收获众多好评,他在电影中的精彩演出更让人印象深刻。电影通过歌舞讲述故事,为我们呈现出当下新疆各族人民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玉米提说,《歌声的翅膀》围绕三个不同民族的有志青年在新疆这片热土上追寻自己的梦想,历经艰辛最终在慕士塔格峰唱响未来,烘托了影片的主题。《歌声的翅膀》拍摄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速度非常惊人,两个月的时间转场两万公里,涉足到新疆每一个边境区域,让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都惊异于新疆之广之美、遍布新疆各地的民族之多、民族文化之丰富,这次拍摄经历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参演,不如说是一个丰富自己、扩展自己的美妙旅程。
艺术创作与追求:开放包容,与时俱进
大家知道玉米提的名字,是从一名舞者开始的。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歌声的翅膀》这部电影里,是玉米提的第二次影视经历。长久以来深入骨髓的舞蹈表达方式是舞台化的、身体化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需要被放大很多倍,才能传达思想和情感。虽然同样都是艺术领域,传播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从大舞台聚焦到了微型的镜头前,每一根睫毛的眨动都会被捕捉到,所以表达方式也必须发生改变,肢体语言必须打破放大化的习惯,需要恰到好处的更加细腻的表达。
玉米提说,来到北京求学以后,自己每天浸泡在和各民族同学的生活当中,接触着中国民族舞、古典舞、芭蕾等千姿百态的舞蹈文化,这种多维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自己丰富、包容并开放的思想。2006年参加桃李杯比赛时,玉米提跳了一个傣族舞组合,虽然自己的维吾尔族面孔演绎西南傣族舞蹈容易让人出戏,但最终舞蹈的呈现毫无违和感,反而呈现出更具时代性的傣族舞蹈形象。玉米提说,这些都跟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经历息息相关,造就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复合体的自己,这种复合的交织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和天地。
教书育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玉米提说,自己是从少年时期就来到北京上学,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懵懂和对未来的茫然,所以现在转换身份后,换个角度去看现在教室里的孩子们,可以很切身的体会到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亦师亦友给到他们一些除了教学以外的经验和建议,目的是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规划。
玉米提的课堂非常严格,不是在纪律上的严格,而是对于职业和舞台的敬畏。在玉米提的教室里经常能听到嘻嘻哈哈的笑声,但是,在学生们以演员的身份去表演的时候,无论从身体素质到表现能力,他都会以专业舞蹈演员、而不是学生的职业身份去要求他们,把每一个组合的训练、每一个技巧的展示,都当作在舞台上的打磨。
班里一定会有能力强弱不等的学生,专业课容易让弱一些的孩子失去光彩。玉米提很在意这个环节,因为尊重每个孩子,其实是在尊重每个生命本身。玉米提会关注到课堂里最后一排角落里的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整个班级是平等的,大家也会慢慢习惯去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以及自己的不足。玉米提说,不骄傲、也不自弃,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是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带给学生的启迪。也许未来的孩子们,不一定都是舞蹈演员,但是因为舞蹈而引发的一切可能,将担负起未来的时代发展和社会责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玉米提对自己坐在教师这个位置上的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