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资讯

The announcement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新闻网讯  11月14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课程第十七讲“礼乐传统中的大一统”在海淀校区知行堂开讲。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吴飞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吴飞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以“三统三正”体系和差序格局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礼乐传统中的大一统”的核心意义。他指出,“大一统”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对天地自然秩序的遵循,是中国古代社会建构与秩序实现的基础。分析《春秋公羊传》和《汉书·董仲舒传》可看出,“大一统”思想在政治实践中体现为对前朝礼乐制度的继承与创新,礼乐的区分呈现不同王朝行为与文化规范的差异,它们也是判断中西民族差异的根据。每个王朝以自己的正朔与礼乐体系确立政治合法性,同时兼容并包,通过“通三统”实现文化传承的连续性。这种做法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还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讲座开始前,强世功向吴飞颁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

    强世功指出,文明的认同应超越民族和血缘的低层次归属,强调更高层次的公民身份和共同文化的认同。他通过古希腊和罗马的例子说明,这些古代文明并非基于民族概念,而是通过公民身份和法律体系构建认同体系。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将自己视为共享法律与文明体系的一部分,而非特定民族的成员。他进一步将这一理念与中华文化中的礼乐制度相比较,指出后者同样不以血缘、肤色或地域为界,而是以认同礼乐文明为标准。这种超越血缘的文明认同,是理解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及其文明区分的关键。

    该系列讲座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主办,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协办,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摄影/张成翔)

    上一篇:第十三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会议圆满举行

    下一篇:首届新时代高校社科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