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民族宗教网、新浪、网易等几十家主流媒体报道、转载我校“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讨会情况,全文如下:
学者建议红山文化研究应利用数据库强调国际化
新华网沈阳6月24日专电(记者汪永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赤峰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日前在大连举办研讨会,提出红山文 化的研究应加强国际化。
专家认为,红山文化研究经过长达近8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学术积累,因此,应尽快建设国际话语体系,增加国际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说,红山文化形成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广大地区,距今五六千年,其经济形态以早期农业为主,兼以采集、游牧、渔猎等生活方式并存。红山文化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同时期进入早期文明阶段,由于其延续时间长达近两千年之久并最早呈现高等级玉文化现象和极具特色的陶器制作艺术,红山文化研究已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国际学界密切关注。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田广林说,要充分利用红山文化在不同课题中初步建成的数据库,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他说,由辽宁师范大学牵头设计搭建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集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朝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文化厅、内蒙古赤峰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等11家相关单位的红山文化研究领域一线专家学者,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史为研究导向,以梳理整合红山文化多学科研究成果为内容,进一步明确实施以科研任务为牵引的创新型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校长韩增林提出,应以辽宁和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建立一支多学科并举的学术研究团队可以更有效地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不断完善红山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