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17-05-31 14:00
报告地点:理化楼B804
报告人:冯兆庆
主办单位: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冯兆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1998-2002年在兰州大学攻读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专业本科;2002-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读硕博连读;2006年-2008年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年至今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期间2011-2012年在德国吉森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中高能重离子碰撞、对称能、强子(反质子、质子、介子等)引起的核反应、超重核反应机制及多核子转移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06年德国Helmholtz-DAAD奖学金;200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2009年首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发表论文“先进个人”;2010年近物所青年科技奖“特别奖”;2011年德国DAAD-K.C. Wong博士后奖学金;2011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第二批会员。先后在Phys. Lett. B, Phys. Rev. C, Nucl. Phys. A, Eur. Phys. J. A, Chin. Phys. Lett.,Chin. Phys. C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引用8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学术论文45篇(SCI收录论文42篇),单篇最高引用论文总被引用115次 。研究成果先后在《自然×中国》,中国科学院网站等多次作为亮点工作报道。
报告简介:
2016年6月,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对新合成的超重核元素进行命名,如Nh (Nihonium, 113), Mc (Moscovium, 115), Ts (Tennessine, 117), Og (Oganesson, 118)。超重核的形成形成过程极为复杂。报告总结了超重核形成机制的主要理论模型进展。基于两类反应机制,即熔合蒸发反应和大质量阻尼反应,对产生超重核的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以208Pb或209Bi为靶的冷熔合反应和48Ca轰击锕系核的热熔合反应产生超重核动力学机制。利用熔合蒸发反应产生的超重核都位于丰质子区域,多核子转移可能产生丰中子重核的可能途径。本文讨论了重系统碰撞的转移反应产生丰中子新核素的可能性,研究了壳效应和入射能量在多核子转移反应中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将来基于丰中子强流放射性束合成超重核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