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炮制,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中药为什么要炮制?如何炮制出疗效高、百姓放心的药材?近日,记者走进江西中医药大学,听中药炮制学专职教师于欢讲述鲜为人知的炮制知识。 于欢介绍,炮制又称炮炙,是指中药材在应用或制成制剂前,进行必要加工处理的过程。如,将中药材清洗、切制、粉碎、浸泡、翻炒、蒸煮等。炮制的目的是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和服用。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于欢说,清代《修事指南》作者张仲岩的这一观点,深刻说明炮制与药性、医疗活动、临床疗效三者之间息息相关。 “再好的药材,没有好的炮制工艺,其药性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于欢介绍,江西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尤其是“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享誉全国。为了掌握“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于欢主动向老药工拜师求教。 在这一过程中,于欢发现,从事中药炮制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更是良心活。特别是对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于欢有更深的感悟。因为她发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药炮制人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老药工用铡刀切药片,手上布满老茧,就是常年磨炼技艺的见证。 “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谈及这些中药炮制的传统技艺,于欢如数家珍。于欢说,在“樟树帮”“建昌帮”老药工的身上,她感受到了一丝不苟的守护和传承,还有精益求精的匠心。 2006年,中药炮制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除了传承匠心,还有责任去挖掘、保护、抢救中药炮制传统工艺,让中药造福于民。于欢与团队一起寻访民间中药炮制古法、整理药工经验,构建“急临床所需、系生产所要、依古法所制”炮制技术和品种数据库,挖掘了漂、泔制、血制、药汁制等古法炮制技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为鳖血柴胡、九蒸九晒黄精、枳实制白术等特色饮片品种贡献智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欢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系统抗疫先进个人、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等荣誉。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才有现在的成绩。”面对荣誉,于欢谦虚地表示,中药炮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是中医药最具原创性的文化和技艺之一,其中包含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及丰富的经验,正是在龚千锋等中药炮制大师毫无保留的指导下,她才得以叩开中药炮制的大门。 在于欢看来,中药炮制还有很多文章要做,比如让中药炮制走出秘境、走向世界,需要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科学诠释;又如近年来,随着中药炮制设备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传承创新,让传统中药炮制开出现代花等。 “我们一直在路上。”于欢说,作为一名中药炮制追梦人,她会时刻谨记“中药无效,炮制不到”,炮制出百姓放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