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核心:养阴护阳。
养阴护阳:就是滋养人体的阴液保护人体的阳气。五官居高位,多黏膜,性娇嫩,需赖经脉流畅、气血津液上奉滋养,才能使五官的功能充分发挥,而阴液又需要阳气蒸腾的力量把体内的阴液即(营养精微物质)上承于五官部,使五官得到源源不断的精微物质的营养。临床治疗须遵循养阴护阳的原则,切不可伤及阴阳。
2.两个原则:补而不滞,攻而不过。
(1)补而不滞:就是指在五官用滋补药注意不宜雍滞。谢强善用五味子、山楂、乌梅、甘草,这几味药具有酸甘化阴之功效,体现了五官用药特色,即滋而不腻、补而不滞的原则。山楂,不仅生津还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五味子、乌梅,不仅有化阴之效,而且还可以收敛津液来滋养五官。谢强认为,润利之药,不宜过于滋腻,以免腻碍气机,故谢强还善用西洋参、南沙参、北沙参、百合、党参、玄参生津养阴,而无滋腻之弊;西洋参、百合、南沙参、北沙参甘而微寒,玄参苦甘微寒,具有养阴生津之效;党参,味甘平,具有益气生津养血之效;诸药均适用于五官干燥症,滋而不腻。一般不太选用生地、黄精,认为二品微腻,温病医家其实多用鲜品,更慎用熟地、龟甲、鳖甲等滋腻之品。
(2)攻而不过:就是指在五官科用祛邪的药不要药力太猛太过,太猛太过则伤人体的阴气和阳气。老师强调五官科虽多火毒壅盛证,却不宜纯用寒凉,须防火毒未除,中寒复起,讲究中病即止,甚至服药头煎火势大去,二煎即减量或撤去苦寒之品。所以,在清热利窍时不用太过苦寒的药物。如黄芩、黄连、黄柏、射干、山豆根虽然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过于苦寒,容易败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胃受到损伤则生成的精微物质就少,就会造成五官失于煦养,且不喜用山豆根,因其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临床宜少用这些药。谢强善用蒲公英、知母、玄参、肿节风、紫金牛、白花蛇舌草、 金荞麦、金银花、鱼腥草,这些药物微苦寒可清热解毒。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既能清实火又能清虚火,与三黄相比其苦寒甚微;玄参,苦甘咸寒而质润,能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泻火解毒,清热又养阴,甘寒而不损阳气,正如《本草正义》说:“玄参……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蒲公英、肿节风、紫金牛、白花蛇舌草、 金荞麦、金银花、鱼腥草,微苦寒,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利窍作用,特别适用于五官清窍肿痛,清热而不损阳。
3.三个方面:化瘀散结利窍,理气化痰利窍,善用药引达窍
(1)化瘀散结利窍:就是指采用活血化瘀、散结利窍的药物来治疗瘀血肿块郁结于五官清窍。谢强善用肿节风、紫金牛、郁金、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并通过引经药使活血化瘀药力上达五官清窍。谢强在散结利窍的同时善用海藻、昆布、 生牡蛎,这三味药均具有消痰软坚作用,有利于五官痰瘀的消散。
(2)理气化痰利窍:就是采用理气化痰的药物来治疗痰气交阻于五官清窍导致的目障、耳闭、鼻窒、咽肿、喉痹、口疮、舌下痰包等病证。谢强认为,五官之痰浊,总不外火热煎熬,故温燥之药必须慎用;又不可一味寒凉,或用之过早,反使痰凝聚而不化,致使缠绵难愈,故善用瓜蒌、竹茹化痰。瓜蒌,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之效;竹茹,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作用;二者均能化痰且不辛燥,故化痰而不会伤津耗气,是五官科的常用化痰之品;而不用半夏、陈皮化痰,半夏、陈皮虽化痰, 但味辛燥,辛则耗气,燥易伤津,故一般不用或不多用。
(3)善用药引达窍:五官居高位,药力难达,谢强临床善配轻清药引(即药引子,又称引药),引诸药上达头面官窍,通过药引清轻之性,载药上行,使药力能够更集中于五官清窍,力求诸药发挥更好的疗效。譬如,用荷梗、柴胡、石菖蒲、通草治耳证;葱白、辛夷花、麻黄、荷叶治鼻证;淡竹叶、鲜橄榄、马勃、桑叶、丝瓜络治咽证;灯芯草、荷蒂、蝉蜕、梨皮治喉证;蚕茧、荷蒂、莲须、鲜橄榄治口腔证;竹叶、灯芯草、菊花、桑叶治眼证等。上述药引,舒而不伐,清芬轻扬,药力达上,调理气机,其功甚妙。
(2022年9月黄冰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