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旴江名医李梴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创新
2024-12-13 22:09  

陈谦峰 张瀚元 吉瑞 肖微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4)

  [摘要]旴江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名医大家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李梴是旴江医学的杰出代表,他深入探索《黄帝内经》的病因病机理论,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血为百病之胎”的观点,拓展了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李氏强调中焦脾胃在血液化生中的核心地位,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运作对于血液的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学入门》中,李梴进一步丰富了关于“血”的理论,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 , 为中医学理论宝库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和观点。

  [关键词]旴江医学;李梴;黄帝内经;病因病机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B992,2022B95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JC22249);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

骨干人才(第四批)培养计划项目(赣中医药科教字[2022]7 号);江西中医药大学委培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21WBZR004)。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繁荣于江西旴江流域,孕育了一代代名医大家。旴江流域的名医,医术精湛,著述丰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李梴,字健斋,江西南丰人,是明代著名的旴江医学代表人物。他以卓越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学造诣,被誉为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其医学思想和诊疗经验对旴江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对于疾病发生的原因,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认识。如《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强调疾病多因气之失调而起;《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揭示血气失衡为百病之源;《素问·风论》言“风者,百病之长也”,指出风邪乃百病之首;《脾胃论》曰“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说明脾胃功能受损易生百病。古人亦云“百病皆由痰作祟”,指出痰浊在致病中的关键作用。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血之化生、血之功能、血之病理、血之病名、血病的治则治法等进行论述,为血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内经》的基础上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提出“血为百病之胎”的新观点,对“血”之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发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1 承“血生五谷”之古,启“重视中焦”之新

  中医学对血液化生的认识千秋万代,历经数千年的探索和总结。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血液化生的论述,如《内经》中就详细阐述了血液的生成、运行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血由五谷精微所化生,五谷作为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身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为血的生成提供了必需的物质。通过消化吸收五谷中的营养,转化为血的基本物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2]。五谷的性味偏颇对血液生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内经》还阐述了五味偏嗜对五脏造成损伤的观点。食物摄入体内后,经过胃的消化和小肠的吸收,五味物质会分别归入相应的五脏,从而滋养和充实脏气。五味的平衡协调对于维护脏气的和谐十分关键,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反之,五味偏嗜会导致脏气的偏盛或偏衰,进而干扰气血的正常化生,甚至诱发血液疾病。血液的化生离不开中焦脾胃的作用,中焦脾胃在血液化生中占据核心地位 , 脾胃承担着运化功能,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提取其中的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进一步转化为红色的血液,即“变化而赤,是谓血”,这一过程表明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运作对于血液的生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医学入门·血门》云“血乃水谷之精变成,生化于脾”,血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与脾的关系尤为密切,可见李梴也是非常重视脾胃在气血化生中的作用,并且在《医学入门》中有“脾胃为五脏主”的论述,将脾胃提高到“主”的位置,与“心为君主”并论,可见对中焦脾胃重视之程度。“脾胃为五脏主”,是指五脏中皆有脾胃之气,胃气充则四脏得养,胃气虚则四脏失养。具体而言,四脏皆有脾胃之气,这意味着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如果脾胃之气充盈,则四脏得到充分的滋养;反之,如果脾胃之气虚弱,则四脏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对脾胃的重视,源于中医学对人体整体生理机能的理解。脾胃作为中焦、后天之本,承担着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重任。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等过程都与脾胃的功能状况息息相关。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确保其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于保持人体的健康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承“血濡养主神”之古,启“血人身之本”之新

  血有滋润濡养和化神两大功能。《内经》提及血是人身最宝贵的东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血以濡之。血能够滋养四肢,使其得到充分的濡养,血也能够输注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之中,为它们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滋润。《素问·五脏生成》言“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揭示了血液在全身各部位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血液不仅滋养着肝脏,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还充盈于足部,使人体能够稳健行走;同时,它也渗透到手掌和指尖,保障人体握物和摄取的能力。由此可见,全身各个部分的生理功能都是在血液的濡养作用下得以正常发挥的。血除了具有濡养功能,血还可主神志,如《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血液是维持人体神志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血液不仅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更是精神活动的依托。当血液充盈时,人的思维便敏捷,神志清晰;反之,若血液不足,则可能导致精神萎靡,神志不清[4]。因此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离不开血的滋润濡养和主神的作用,所以说血是人体生命的根本。

  《医学入门·血门》云“血乃水谷之精变成,生化于脾,生息于心,藏于肝,布于肺,施于肾,脉络脏腑、耳目手足,资为运用”,血是由水谷之精微所化生,它在脾的作用下生成,并在心的推动下运行,肝是贮藏血液的主要器官,肺则通过经脉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肾主骨生髓,精髓可以转化为血液。血液滋养着脉络、脏腑、耳目、手足等部位。血是水谷精微所化生,与五脏密切相关,脉络脏腑、耳目手足无处不到,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可见李梴也非常重视血的功能,认为人体脏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功能正常发挥都离不开血的滋润濡养。

3 承“气血失调”之古,启“百病之源”之新

  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被视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当谈及血液时,必然涉及气,反之亦然。这种紧密的联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彰显了气与血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后世医家主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5]。气的功能与血的充实状况是相互关联的,与血的充盈状况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气的功能不足,则会导致血虚;同样,如果血虚,则会影响气的功能。只有在气血调和的状态下,二者能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身体的健康。《内经》除了对血液和气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外,还强调了它们与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协调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而脏腑功能协调则是保证气血正常运行的基础。当阴血保持平静且不耗散,阳气固守而不散逸,阴阳平衡,人的精神状态就会正常。只有在阴精充足、阳气固密的状态下,人的精神才能得到良好的滋养。营气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水谷精微,调和五脏,流通六腑,最终汇入血脉,共同维系机体生命活动[6]。营气在脉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运行,对五脏六腑起到贯通联络的作用,脏腑功能若保持正常且协调统一,气血便能顺利生成并有序运行,从而避免血病的发生。所以气血的调和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只有当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统一时,人体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并抵御各种疾病的发生。

  《医学入门·血门》曰“人皆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血与气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7]。当血发生异常时,或血液亏虚,或血热妄行,或血寒凝滞,或血液瘀阻,均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失司、经络失畅,而成为各种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所以治疗相关的疾病,也要把治血作为主要的手段,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也举例了“凡寒热、蜷挛、痹痛、瘾疹、瘙痒、好忘、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症,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8],这些症状都与血病有关,进一步证明了血对于疾病发生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与血相关的疾病时,应充分考虑血的异常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通过调理气血、恢复血的功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与血相关的疾病。

4 承“血病病名繁多”之古,启“血病注意区分”之新

  《内经》详细记载了多种血病病名,这些病名虽散见于不同章节,但总体上可归为虚损、瘀血、出血和血浊四大类,其中,虚损类血病主要包括血虚、血枯和血脱等。如《素问·刺志论》曰“脉虚血虚”,亦如《素问·腹中论》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瘀血类主要有血实、血泣、血凝、留血、血涩等,如《素问·刺志论》曰“脉实血实”,亦如《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及《素问·调经论》曰“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出血类疾病在中医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包括血溢、衄血、后血、溺血、唾血、溲血、咳呕血、血泄、血便、下血以及血崩等[9]。而“血浊”这一概念最早在《灵枢·逆顺肥瘦》中有所提及,原文描述道“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对此注解道“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这段话中“血浊”的含义为血液浑浊不清。这一概念强调了血液质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气滞与血浊之间的关联[10]。可见,血病病名繁多,在临床血病诊断应注意区分。

  《医学入门·血门》中论述“血属阴也”,如“阴道易亏,一有感伤,调理失宜,以致阳盛阴虚,错经妄行。火载则上升,挟湿则下行”,阴道容易受损,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或情绪波动,调理不当,就会导致阳盛阴虚,气血运行错乱。当火邪旺盛时,它会携带湿邪上升[11]。李梴认为血属阴,阴道血脉容易亏虚,感伤、调理失宜,容易导致阳盛阴虚,错经妄行,在临床上对于血病的病症应注意区分。对于血病的治疗应治血为主,此治疗思想及用药经验得到后世的传承与发扬 , 如清代王清任创立的瘀血学说;当代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诊病以气是导致各种疾病的根源,而血则是疾病发展的基础为纲,倡长期患病的人通常会有瘀血阻滞的情况,而一些奇怪的、难以诊断的疾病也可能与瘀血有关之说,创立“衡法”理论,为治疗老年病和疑难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2]。李梴在《医学入门·内伤》中也提到“血病每以胃药收功,胃气一复,其血自止”,强调血病应注意对脾胃的调节,保全脾胃可以百病消散,同时还可长生[13]。对种类繁多的血证进行精细的鉴别和区分,可使得医者在临床上迅速定位病因、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5 总结

  在中医体系里,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更是脏腑经络得以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的保障。《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且内容完整的医学经典,其中对血的论述详尽而深刻,涵盖了各种与血相关的证候,为中医气血理论奠础。李梴作为旴江医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不仅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理解和探究,而且在《医学入门》中对血的化生、功能、病机、病症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李氏提出了“血为百病之胎”的新观点,这对后期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对中医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强 , 周思平 . 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 [J]. 江西中医药 ,2013, 44(3): 3-7.

[2]段赟 , 李雪松 . 血之《黄帝内经》探源 [J]. 中医研究 , 2012, 25(8): 5-9.

[3]孙香娟 , 张丰华 , 张玲 , 等 . 论五脏六腑皆尿血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4): 1003-1004.

[4]郝宇 , 贺娟 . 《黄帝内经》 “精神” 体用关系辨析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11): 6330-6333.

[5]田翠时 , 戴锡孟 . 血证《内经》寻源 [J]. 中国中医急症 , 2007, 16(2):182-183, 219.

[6]张心平 , 杨美霞 , 张守中 , 等 . 《黄帝内经》不寐证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9, 34(12): 5765-5767.

[7]张敏 , 张玉辉 , 刘理想 , 等 . 基于 “百病生于气” 理论的六字诀功用探讨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1, 16(11): 2140-2143.

[8]谢雅革 , 蒋义伟 , 宋同贺 , 等 . 血证的概念辨析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16, 22(3): 312, 319.

[9]张磊 . 《黄帝内经》血病研究 [D]. 哈尔滨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

[10]王新陆 . 论 “血浊” 与 “治未病”[J]. 天津中医药 , 2008, 25(3): 177-180.

[11]杜平 . 仲景六经血证初探 [D]. 成都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009.

[12]范征吟 . 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首创 “衡法” 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 [J]. 上海医药 , 2001, 22(10): 466-468.

[13]徐春娟 , 葛来安 , 何晓晖 . 试述旴江医家的脾胃观 [J]. 江西中医药 ,2016, 47(2): 8-11.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24年第11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