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平 章 丽
(江西省南丰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南丰 344500)
摘 要:根据龚廷贤撰写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济世全书》《古今医鉴》等著作中有关痿躄的理法方药,通过数据挖掘结合逻辑分析,对相关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探析旴江“医林状元”龚廷贤治痿躄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的特色。龚廷贤治痿躄的学术理论及方法自成一派,创新之处在于对治疗痿证的理法方药有着独到见解,形成了攻补兼施、大补元气的理论,提出清肺热、治脾伤,泻心火、补肾水的治则,符合“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龚氏治疗痿躄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特色,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痿躄;治痿独取阳明;龚廷贤;医林状元;旴江医学
旴江(现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流域自古人才济济,唐宋散文八大家之王安石、曾巩分别出自旴江临川、南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也出身于旴江临川,“临川四梦”在昆剧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志在济世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理念,造就了许多旴江名医,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出自旴江流域的高达八位[1],其中代表为龚廷贤。龚氏为明代旴江流域金溪县人,是我国首位获得“医林状元”荣誉称号的医家,撰写近 20 部医学著作,其中《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济世全书》《古今医鉴》[2]都专门记载“痿躄”之证。龚氏治痿躄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更有独特之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诸痿起于肺热 治痿独取阳明
《黄帝内经》谓诸痿起于肺热。龚廷贤所著《古今医鉴》阐述:“盖肺经体燥,居上而主气,畏火者也;脾土性湿,居中而主四肢,畏水也。火性上炎,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木性刚急,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邪而伤邪,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作矣”。《黄帝内经》云:“治痿者独取阳明”。《古今医鉴》论述:“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治痿必须戒浓味,节嗜欲,庶可保其全安也”。
痿病源自肺热、发着于脾伤。即火邪犯肺脏,肺金受热失去所养,肝木缺少所畏之肺金制约,而侮于所胜之脾土,致脾土因肝木过胜而起病。最终肺热不能管摄一身之气,脾病四肢不用,导致各种痿证发生。肺主气,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而致四肢痿,故临床治疗痿证要注重从肺、脾入手。《素问·痿论》曰:“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本输》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灵枢·五味》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治痿独取阳明”是历代医家论治痿的理论基础,又是后世临床治疗痿证的基本法则[3]。痿证的治疗大法为泻心火、补肾水,即泻火能抑木,泻心火则肺热得清,肝木不旺就不会损伤脾土;子能令母实,补肾水则降心火,肺金充实就不会产生肺热。
2 痿证不作风治 治痿大补元气
《丹溪心法》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万病回春》指出:“痿主内伤,血气虚损……不可误作风治,且风为外感,痿为内伤”。《寿世保元》《济世全书》曰:“风湿之证,古方通用风药治之,非也,独东垣、丹溪二先生治法,始合经意,而以清燥汤主之”。龚廷贤提出治痿要大补元气,并首创五子益肾养心丸。《寿世保元》曰:“五子益肾养心丸,治精血亏损,下部痿软无力,不能步履”。五子益肾养心丸大补元气,为培填虚损之圣药也,由六味地黄丸加五味(甘枸杞子、柏子仁、覆盆子、楮实子、沙苑子)组成。《古今医鉴》记载:“妇人血气两虚,虚中受孕,新血供养胎元,无血健用厥阴、少阴二经,以致两腿足软弱,战栗不能步履,必待生产后,大补气血,壮筋骨,则行步轻健矣”,方用八珍汤加肉桂、黄芪、牛膝、杜仲、木瓜、防风、独活、薏苡仁、附子及沉香。
清燥汤中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解毒,麦冬、五味子滋阴润燥,当归、生地黄生血养津,人参、黄芪、炙甘草补中益气,白术、苍术、陈皮、神曲健脾燥湿,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渗湿,升麻、柴胡升清降浊。因湿热之邪伤于肺,绝寒水生化之源,金虚木旺,伤土亏水,则痿病大作。故方中诸药相合,清肺润燥,金水相生,健脾运胃,实寓“治痿独取阳明”之义。龚廷贤治疗痿病时采用了十余种方剂,如大防风汤、养血壮筋健步丸、起痿丹、滋筋养血汤、鹿角霜丸等,大多为补益。如治肾气虚惫、腰膝酸痛、行步无力用起痿丹,由枸杞子、川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萆薢、川牛膝、补骨脂、胡芦巴、沙苑子、防风等组成,以猪腰子为引,多用补肾气虚之要药。这对临床治疗痿病具有很好的借鉴及应用价值。另外,龚氏认为妇人本气血两虚,加之受孕需更多血液供应胎儿生长,气血不足,致肝肾两经受累,筋骨不荣,导致两腿软弱无力,形成痿证。龚氏采用待产后大补气血、壮筋骨的治法,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以气血双补,肉桂、牛膝、杜仲以强筋骨,木瓜、薏苡仁、防风、独活、附子通痹活络止痛,加姜、枣,共奏大补气血、强筋骨之功,从而达到治足软弱之功效。
3 特色蒸法治脚弱 大补气血防足软
龚廷贤《古今医鉴》曰:“蒸法治肾气虚弱,肝脾三经,风寒湿停于腿膝,使经络滞而不行,变成脚痹,故发疼痛,此荣卫通经络”。方用川椒、葱、盐、小麦面、酒,加醋调和湿润,炒令极热,摊卧褥下,将所患腿脚就卧熏蒸,盖被出汗后撤去炒麸,后褥中卧待汗稍解,勿令见风,立效。龚氏还妙用醋治两足痿弱。不能行者,即用新砖火烧红,以好醋浇之,候温布包砖,烙脚下遍处,其人立即能行动。龚氏蒸烙法取材简单易得,方便家庭推广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这与现代中医常用的熏蒸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用途广泛,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使用熏蒸,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是熏蒸配合强筋骨中药,使药物渗透到治疗部位,达到治疗目的;二是熏蒸产生热能,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中药吸收,活血祛瘀、强筋骨等效果更为明显,直接起到通达血管的功效;三是熏蒸出汗,能够明显改善体液调节;四是熏蒸能引发情绪放松、肌肉放松等生理及心理改变,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4 讨论
旴江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4],为“中医药伟大宝库”中的明珠瑰宝,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如最早记载悬吊过伸复位法治疗脊柱屈曲骨折[5] 的著作,是元朝旴江南丰人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最早记载用灸法治疗热证 (痰火) 的专著[6],是明朝旴江金溪人龚居中所著《红炉点雪》;为后世树立了医德高尚的良好典范[7] 的专著,是明朝旴江南丰人李梴所著《医学入门》;被誉为习医者撰写医案之楷模[8] 的著作,是清朝旴江南城人谢星焕所著《谢映庐医案》;奠定了现代临床中药学功效分类基础并开创编写体例[9] 的著作,是清朝旴江宜黄人黄宫绣所著《本草求真》;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妇产科专著,是宋朝旴江临川人陈自明所著《妇人大全良方》[10]等。笔者收集资料发现,当前对龚廷贤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证等方面[11-13],还未有关于其治疗痿证特色的研究。
目前有关《黄帝内经》痿证理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十分丰富[14-16],并提出了新观点,如治疗痿证既要重视阳明又要调理脏腑;根据病情虚实,选择施用补法或泻法[17];痿证为督脉不通、脑窍失养,治疗主张“治痿必治督”[18]等。龚廷贤指出,痿者又名软风,谓手足痿弱之手战摇不能举及握物、足痿弱不能行及趋步也,上盛下虚,能食不能行也,相当于现代筋痿、痿躄、肌痿、肢痿、痿痹等;认为痿证属血虚,血虚乃阴虚,阴虚生内热,热则筋弛,步履艰难而手足软弱。他指出痿因肺燥传他脏,肺脏脉多浮弱,故四脏脉多浮大;寸口若沉,发汗则错;足痛或软,专审于尺,脉多虚弱、缓紧。龚氏提出痿与肺、脾关系密切,即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作矣。从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分析,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交接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在鼻旁经交接于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端交接于足太阴脾经,而肺、脾两经由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连接。龚氏的论述支持了“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提出“泻心火、清肺热而肝火不旺,不伤脾而宗筋润;补肾水、心火降而肺不虚,肺不焦而荣卫通”,从而达到阳明实则宗筋润,利机关治痿之功效。并指出痿为内脏气血不足所致,而以清燥汤主之。清燥汤中诸药相合,清肺润燥,金水相生,健脾运胃,实寓“治痿独取阳明”之义。此外,龚氏首次提出治痿要大补元气,并首创五子益肾养心丸;还提出特色蒸法治肾气虚弱脚痹。
龚氏对痿证的学术认识影响了后世辨证论治,为现代临床治疗痿病提供了新思路,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疑难病的治疗实践做出了一定贡献。总之,龚廷贤的痿躄学术理论及治疗方法自成一派,创新之处在于对痿证的理法方药有着独到见解,形成了攻补兼施、大补元气的理论,清肺热、治脾伤、泻心火、补肾水的治则及应用熏蒸疗法的风格。希望此文为广大学者深入挖掘龚氏著作有关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论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重振旴江医学。
参考文献
[1] 杨卓寅.江西十大名医谱[J].江西中医药,1983(3):57-60.
[2] 明·龚廷贤 . 龚廷贤医学全书[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21,511,564-565,799-800,1127-1128.
[3] 刘淼,廖尖兵,王文譞,等.基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6):1414-1416.
[4] 杨卓寅.地灵人杰的“旴江医学”[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1):53-55.
[5] 邹来勇,涂国卿,汤群珍 .《世医得效方》伤科证治特色[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3):56-57.
[6] 徐春娟,何晓晖,王河宝 . 试析旴江医学中的医学独创性[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44-2747.
[7] 郑旭锐,文颖娟.浅析明代医家李梴医德观[J].河南中医,2012,32(10):1288-1289.
[8] 徐春娟,陈荣.《谢映庐医案》临床学术思想现代探骊[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106-109.
[9] 邹来勇,陈建章,喻国华 . 旴江医家黄宫绣学术形成及其思想价值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689-690.
[10]蔡景峰 . 中国医学妇产科学奠基者陈自明[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6(2):188-192.
[11]季庭竹,吴承艳.龚廷贤《寿世保元》治血证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3):305-306,317.
[12]李丛,罗侨.旴江医家龚廷贤崩漏证治特色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3846-3848.
[13]于志峰,刘朝,张海芳,等.《万病回春》治疗虚劳失血探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490-1491.
[14]王丽慧,周国琪 .《内经》痿证与现代痿证之比较[J]. 吉林中医药,2005,25(1):5-7.
[15]陈冰俊,顾植山,陶国水,等.《黄帝内经》“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阐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8-20.
[16]吴克亮,林晓生,肖庆华,等.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脾肾两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0,26(3):449-453.
[17]章莹,余建玮,王飞 . 基于《黄帝内经》理论谈国医大师伍炳彩辨治痿证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0):4996-4998.
[18]季文达,吴新凤,陈旭,等 . 运用通督填髓法治疗痿证[J]. 中医杂志,2022,63(1):82-84.
(本文刊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