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杨海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6)
摘要:本文通过对《谢映庐医案》的分析,研究谢映庐先生应用仲景经方的学术特点。医案中谢氏很大比重上应用了仲景的经方,但其应用经方秉承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根据病机和方药特点进行灵活应用。既有体现仲景经方原文本义的方证应用,亦有自身经验体会的运用扩展。
关键词:《谢映庐医案》;仲景经方;旴江医学
谢映庐是旴江医家中具有影响力的医家之一,其深谙岐黄之道,处方不离仲景左右,尊古而不泥古,处方立法,匠心独运。后世整理的《谢映庐医案》载录治验250余案,是谢氏数十年临床典型治验的记录,能很好地体现谢氏的学术思想。更让后人称道的是,其医案叙述较为完整,病史、现在症详细,并有谢氏所论病机及治法方药解析,是病证记录与病案论述为一体的经典之作。这些特点是许多医案著作所无法比拟的,从中更能客观的体会谢氏的学术观点。
谢映庐尊崇仲景之法从他的医案中可窥一斑。其医案中经常引用仲景经文,或曰处仲景某方,或于处方之后注仲景二字。谢氏深谙仲景方药也是后世医家所公认的结论。如陈仲藩[1]认为谢氏学本灵素,法擅长沙,尤得仲景心传,善用经方治病。张志敏[2]亦认为其俎豆《内经》,法宗仲景。然而这些有限的研究中,对谢氏善用经方并没有过多的体现,只是提供些许案例佐证。如陈仲藩[1]只是列举了伤寒门危廷阶案和吐泻门白通汤异症同验案;张志敏[2]只是描述了伤寒门中谢氏灵活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误下呕吐案、附子泻心汤治疗误治传经案、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相搏案、大柴胡汤治疗阳邪入里等案的话语;谢炳国[3]对谢氏医案整理后结论为,全书运用仲景方救治危重病证有20余首,并举例用白通汤救治2例厥证。可见,对谢映庐医案的研究还不足,需要更为系统和详细地进行研究。本文从《谢映庐医案》入手,梳理谢氏应用仲景经方的案例,并从中总结出其应用仲景经方的特点。
1 谢氏运用仲景经方的基本情况
现所传《谢映庐医案》,又名《得心集医案》,共六卷,由谢映庐之子甘澍编纂而成,并附己之《一得集》医案共十八篇,各附于有关门下。因本文是研究谢映庐的学术特点,故凡是一得集的案例均不在研究范围内。通过详细阅读谢氏案例,共梳理出谢氏应用的仲景经方60次,共39首,其中以主方应用的24首,以次方应用的15首。详细信息如下表1。
2 谢氏运用仲景经方的特点
谢映庐先生对仲景方药可谓捻熟于胸,其主要特点是“谨守病机,证同则治同”,但有时也能根据方药特点灵活应用,可谓“遵古而不泥古”。因为谢氏把握病机到位,用方准确,往往能几剂就能获得明显疗效。以下将就谢氏病案中患者的病证表现、病机与仲景方证的比较进行举例说明。
表1《谢映庐医案》应用仲景经方信息表
方类 |
方名 |
方数 |
主方 |
理中汤(丸)、当归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黄芪建中汤、四逆散、桃仁承气汤、小建中汤、真武汤、大柴胡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复脉汤、侯氏黑散、五苓散、附子泻心汤、甘草附子汤、甘草干姜汤、葛根芩连汤、桂枝加附子汤、黄连汤、苓桂术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旋复花代赭石汤、禹余粮赤石脂汤; |
24 |
次方 |
金匮肾气汤、竹叶石膏汤、白虎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甘草泻心汤、黄连阿胶汤、黄芩汤、麻黄汤、麦门冬汤、烧裈散、生姜泻心汤、四逆汤、小柴胡汤、小承气汤。 |
15 |
2.1
表现相同、病机相同
此类案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仲景条文的表现基本相同,其内在的病机也相同。谢氏往往直接应用仲景的相应方药,基本保持原方配伍。
风湿相搏一案(卷一伤寒门),患者表现为“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而仲景《伤寒论》175条言“风湿相搏,骨节疼痛,掣痛不能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两者比较来看,症状表现基本相同,故谢氏言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一剂如神。服至三剂,诸款悉愈。
2.2 表现差异、病机类似 此类案例中患者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但谢氏能从表现差异的症状中把握住内在相同的病机,进而采用相近的治疗方药。
谢氏应用大柴胡汤有两处,即阳邪入里案(卷一伤寒门)和阳证似阴案(卷一伤寒门)。阳邪入里案症见呕逆胸满,腹痛拒按,里急后重,下痢红白相兼,身发热,烦渴,脉弦数劲指、重按有力。阳证似阴案症见胸前板结,不饮汤水,潮热时有时无,面色黄白,神昏谵语,眼翻牙紧,脉得细涩,十指微冷等表现。两案最明显的差别是一案为下痢,另一案为大便不通(根据用药反应)。但谢氏抓住了两案均是外邪入里化热成实的病机。
仲景应用大柴胡汤主要在少阳兼阳明腑实证,如《伤寒论》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汤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金匮要略》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主要是太阳病失治误治后出现呕吐、心下满痛、烦闷等少阳见症,以及大便结的阳明见症。大柴胡汤用于少阳阳明腑实证是仲景的典型用法。但仲景亦有“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的论述。不过,此处“下利”后世诸家多以热结旁流来解释,也有胆汁下迫的说法[4]。但谢氏此处用于下痢,是热邪内陷的结果,故采用通因通用之法而获良效。
2.3 病机不同,扩大应用 此类案例中,患者病证与仲景经文所述有较大不同,但因为方药配伍作用的多方面,此类方药可扩大应用到其它病证。
谢氏表里不和案(卷六痉厥门)中,患儿周岁,发热呕吐,泄泻进迫,烦躁不能少睡,大渴饮水不休。医者误治后出现两目上吊,角弓反张,肢体痉强,牙紧气促,唇口齿舌干燥而不可解。此案谢氏以表里不和导致的身热、泄泻为病机关注点,并言“此症乃疫邪传胃,未经清解,以致协热下利。”,乃温病误治,导致热势增加。外仍有瘟疫之邪,内有邪热导致之泄泻。故用葛根以辛凉解表,以芩连清热解毒。方证相应,效若桴鼓。而仲景《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病机为太阳病误下,里热挟表邪下利。谢氏本案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温病,此法发挥了仲景之意,也与陆九芝治疗温病初起的方法相同[5]。
再如肝郁胁痛案(卷四诸痛门),本案辨证要点在于“腹胁胀痛,或呕或利,而胀痛仍若”,若是胃脘有停饮宿食,呕吐后应该胀痛缓解,若是大肠有糟粕积滞,下利后胀痛也应该解除。但“胀痛仍若”,可见并非胃肠积滞所致,而医者不察误治,导致“腹胁起块有形,攻触作痛,痛缓则泯然无迹”。谢氏分析认为“正《内经》所谓,胃中寒、肠中热,故胀而且泻。”此证为胃寒肠热之错杂证,谢氏用黄连汤治疗。黄连汤见于《伤寒论》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一般认为是胸胁、胃脘有热而脾、肠有寒。故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但谢氏本案辨证为上寒下热,用黄连汤似有不当。但从药物组成来看,干姜、半夏可以温中,黄连可以清大肠之热。辨证虽有差异,但寒热错杂之理相同。谢氏并不拘于仲景应用的具体证候,而是对黄连汤的方药组成功效了然于胸,故而灵活应对。
3 结语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完善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立足于临床,追求实效,是难得的一部临床参考书。后世学者对仲景著作的研究,使得原书经旨得以发挥。谢映庐先生的案例真实的反映了其作为仲景辨证论治精神的实践者。其案例详实、不玄虚,客观地描述临床事实,是后世不多见的一部案例合集,对于学习者理解应用仲景方药、理解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有很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陈仲藩. 谢映庐临证经验探析[J]. 江西中医药,1988,(6):13~15
[2]张志敏. 谢映庐临证学术思想探微—《得心集医案》特色浅析[J]. 江西中医药,2004,35(8):7
[3]谢炳国. 谢映庐救治危重病证[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7):32~33.
[4]郝万山. 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3):17~18
[5]杨宇.陆九芝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温病刍议[J].陕西中医,1983,4(2):3~6
(本文刊于《中医药文献杂志》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