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治疗手法与取穴特色撷英
2024-08-31 22:20  
程柳 1 夏雷翔 2 董志威 1 章甜 1 肖东2 喻文 2 章海凤
(1.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4 ;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摘要江小儿推拿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儿推拿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挖掘相关古籍,从手法、取穴等多个方面总江小儿推拿的特色。首先是取穴方面:以特定为主,经穴为辅;循经取穴,点面结合。其次是手法方面:以法随证出,补泻有度;十二手法,相互配合。最后落实到治疗方面:以辨证推治,扶正固本;手法方药,相辅相成。
      [关键词江医学;小儿推拿;取穴特色;推拿手法;龚廷贤;龚居中
        项目基金: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芳香推拿重点研究室项目(KP202102001)。
       小儿推拿外治疗法起源于金元时期,逐渐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壮大,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一个关键分支。小儿推拿融合中医的五行阴阳、经络脏腑、小儿纯阳之体等学说而形成[1]。在小儿推拿历史的长河当中,许多医家都对于小儿推拿有着自己的认识,这便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特殊穴位和手[2]。笔者以旴江流域的地方医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旴江小儿推拿的补泻手法与取穴特色。在取穴上以经为主,配穴精当;在手法上主次分明,注重求本;在治疗上注重整体,灵活多变,形成了独特的旴江小儿推拿流派体系。
1 取穴特色
       钱乙曾在《小儿药证直诀·原序》中提到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3]小儿疾病本身具有传变迅速的特点,所以取穴的准确性和手法的灵活性在治疗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取穴不但要精更要巧。旴江医家取穴方面以特定穴为主,经穴为辅;并讲究循经取穴,点面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1     特定穴为主,经穴为辅    目前,关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概念尚无明确共识。小儿推拿特定穴与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有所不同,同时也与针灸学上的具体穴位有别。这些特定穴位是各种小儿推拿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特殊穴位。小儿推拿的特定穴分布也不同于其他穴位,一般呈点、线、面分布,多以肘膝关节以下为主。在取穴治疗时龚廷贤也是遵循以特定穴为主,经穴为辅的原则。例如,在论治小儿脏腑有热时,就提出了类似的推拿手法如“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结合心经荥穴,专治心经有热”[4]。现代医家在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发热时,选取特定穴仍然遵循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等特定穴结合经穴的治疗步骤,退热效果显著。这些实践证明龚氏在小儿推拿手法及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临床见解。
       例如在治疗小儿脾失健运时,特定穴内八卦就成了龚廷贤常取的特定穴之一。在《小儿推拿秘旨》中就曾记载过:“运八卦开胸膈,气喘痰多即便轻。”如果小儿出现气机的升降失常,相应的五脏六腑也会出现气机的问题,出现上不通五脏、下不降六腑、脾气不转不运不畅等现象,而运内八卦一穴既可以上通五脏,下畅六腑,又可以使得脾胃之气又转又运又畅。运转内八卦一穴不仅可以调畅气机,还能够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结合相应的经穴治疗气滞所导致的咳嗽咳痰、胸满气逆、喘促呕逆、上吐下泻等[5]。旴江小儿推拿流派通常认为,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与经络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手法作用于肢体的特定穴从而刺激调节脏腑的功能,使得机体的失衡状态再通过手法重新找回平衡。所以在治疗小儿疾病取穴时多以特定穴为主,经穴为辅,从而达到治疗小儿疾病时张弛有度,心中有数。
1.2     循经取穴,点面结合    在旴江小儿推拿流派中,治疗手法往往根据小儿穴位呈现的点、面、线等特征,选用相应的穴位和技巧进行施术。虽然各名家所常用的穴位各有特点,但大多数都以循经取穴,点面结合为主流。《小儿推拿秘旨》中就曾指出通过对五指的推拿,可刺激经络气血,调节相应的五脏,如“无名指属肺,掐肺一节及离宫节,止咳嗽,离至乾中要经”[6],通过按摩五指,使得五脏的气血流通,以达到改善并恢复人体各项机能的目的。除了循经取穴调理五脏外,旴江医家还擅长点面结合。如《新刻幼科百效全书》所写:“天门虎口揉斗肘,顺气生血方是妙。一掐五指爪筋时,有风被赫要须知。小天心能生肾水,肾水虚少须用意。脉门专治气促攻,扇门发热汗宜通。一窝风能治肚痛,阳池专一治头疼。二人上马清补肾,威灵卒死可回生。精宁穴能医吼气,小肠诸气快如风。”[7]以“黄蜂出洞”这一手法为例,《新刻幼科百效全书》中就曾记载:“大热。做法:先掐心经,次掐劳宫。先开三关,后以左右二大指从阴阳处起,一撮一上,至关中离坎上掐穴。发汗用之。”[8]在取穴时,循心经掐劳宫,然后由面到点先开三关,一下一上以别阴阳,可以说是点面循经,巧妙配合的典范。
2 手法特色
       旴江医家龚廷贤还认为推拿疗法“乃以手代针之术”,十分重视辨证推治[9]。以辨证为先,以手代针,加以施术,根据不同的病情抓住主要矛盾和疾病的本质,并按照法随证出,十二手法相互配合的原则做到手到病除。
2.1   法随证出,补泻有度    龚廷贤指出,小儿生理特点独特,体骨未定、脏腑薄弱,汤药难以施用,唯有推拿疗法疗效显著。复发时,及时治疗,手法得当则病症迅速消除,堪称良方[10]。他的手法讲求均匀、有力、持久且柔和,以寸劲发力,实现力与指、指与意、意与气的和谐统一。将力量渗透至每个穴位和附着点,达到均匀柔和的效果。虽然治疗时总的要求相同,但在具体运用时每个手法又大相径庭,例如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平补平泻则为往返推。但是也有例外之法,小儿肝常有余,补之反而助长其上升之势从而克侮他脏,所以肝经通常不做补法而以清法泻法居多;大肠经一般也不用峻补法,如果想加强其传导糟粕的功能可用清补之法,缓缓补进,以讲求补泻有度,防止太过又恐不及,故以清补缓进为度[11]
2.2    十二手法,轻重有序    旴江医家非常注重手法的临床操作,强调手法应平稳有力、轻重有序,施术时要灵活运用[12]如在“十二手法诀”中水底捞明月法:“大凉。作此法,先掐总筋,清天河水,后以五指皆跪,中指向前,众指随后,如捞物之状,以口吹之。”[13]廷贤在运用以“十二手法”为主的治疗时,就体现了在力气和方向的侧重各有不同,在力气大小上,如“掐心经络节与离,推离往乾中要轻。贩门重揉君记取,即时饮食进安宁”;在方向上,如“肾水一纹是后溪,推上为补下为清”,在应用过程中,若不重视力气的轻重和方向的顺逆往往效果得不到应[14]。所以十二手法,既要施术得当,又要轻重配合。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力度而不明其医理,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延误病情。
3   治疗特色
       旴江医家龚氏虽然善于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疾病,但他并不拘泥于此,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辨证推治,从整体出发运用灵活多变手法和方药的相辅相成。
3.1   辨证推治,扶正固本     旴江小儿推拿流派在临床操作中,特别强调应先辨证,然后再选取相应的穴位实施对应的手法。例如龚居中在治疗小儿口疳疮时,多从胎热论治,推拿治疗结合水底捞月和凤凰展翅等推拿手法,顺应小儿的禀性天赋而治,紧扣病因病机,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辨证论治,才能手随心出,法从手出[15],龚廷贤遵东垣之要旨,补前人之未备,着重强调了脾胃衰弱为疾病产生根本原因。如胃气未和,脾气失衡,则正气无以生化,邪气无以驱外,惟胃和方能邪减谷增,渐复平人容蓄之长,说明脾胃安和在疾病的预后转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6]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小儿各类常见病中极易见到脾胃虚寒的情况。旴江小儿推拿流派也深受李东垣的影响,在诊疗小儿疾病的过程中,重视顾护小儿的脾胃之气,倡导扶正固本,驱其邪气,随证治之。辨证推治的前提是要顾护脏腑的正气,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待成人尚且重视顾护人体正气,那么对待小儿疾病更要如此。
3.2   手法方药,相辅相成   《小儿推拿秘旨》中特别强调,对于一些小儿顽固性疾病要采用手法和方药相互配合,随着小儿的病情变化灵活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方药。例如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可选用消积丸、加减流气饮等药物内服,并配合掐揉四横纹、补脾经、捏脊等手法。方药顾护脾胃、调理气机,手法料理机体使之运转,使得脾胃之气在一转一运之下升降有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也是旴江龚氏小儿推拿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独特创新点。
4   结语
       旴江医学在小儿推拿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它的取穴特色和治疗手法。旴江龚氏小儿推拿通常认为,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与经络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手法作用于肢体的特定穴从而刺激调节脏腑功能,可使机体的失衡状态通过手法重新找回平衡。同时旴江龚氏小儿推拿还强调辨证推治,从脏腑角度出发运用手法和方药。龚廷贤还认为推拿疗法“乃以手代针之术”,十分重视辨证推治,以辨证为先,以手代针,加以施术。根据不同的病情抓住主要矛盾和疾病的本质,并按照“法随证出,十二手法相互配合”的原则做到手到病除,在诊疗过程中主次分明,注重求本,相比于其他推拿流派,这也是旴江医学的特色。
       然而,目前旴江小儿推拿流派断层严重,学术思想继承也后继乏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小儿推拿这一领域,未来我们要结合现代社会儿童生长环境和特点对旴江小儿推拿理论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小儿推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
参考文献
[1]于世亭 . 现代小儿推拿名家技法研究分析与总结 [D]. 哈尔滨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012.
[2]安静 , 曹锐 . 小儿推拿学学术特点及研究现状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5, 31(4): 868-870.
[3]李健 , 贾丹 , 刘小渭 . 导师运用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介绍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8, 39(6): 25-27.
[4]安静 . 中医小儿推拿理论框架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D]. 沈阳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2016.
[5]孙琪 , 邵瑛 . 小儿推拿特定穴——内八卦穴位考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19, 25(1): 88-90, 93.
[6]尧斌 , 张艳芳 , 王万春 . 旴江名医龚廷贤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浅析 [J].江西中医药 , 2018, 49(2): 5-7.
[7]张利克 , 江蓉星 .《新刻幼科百效全书》之学术思想研究 [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2, 36(3): 247-248.
[8]姜姗 , 孙海舒 , 张华敏 .《新刻幼科百效全书》及其小儿杂症推拿治疗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5, 32(6): 1128-1130.
[9]王立 , 易惺钱 , 程仕萍 . 旴江名医龚廷贤儿科疾病治疗思路初探 [J].江西中医药 , 2019, 50(11): 8-9.
[10]王君 . 龚廷贤学术思想研究 [D]. 北京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2009.
[11]顾晓旭 , 李军 , 颉旺军 . 小儿推拿“南北”学术流派特点浅析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2014, 23(6): 32-33.
[12]金宏柱 , 查炜 . 明代小儿推拿专著举要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4): 205-206.
[13]黄毅勇 , 付芳 , 赵海梅 , 等 . 旴江名医龚廷贤小儿推拿辨证思维解析 [J]. 中医研究 , 2015, 28(1): 54-56.
[14]宋济 , 黄冰林 , 谢强 . 旴江名著《新刻幼科百效全书》辨治五官疾病特色 [J]. 江西中医药 , 2016, 47(11): 3-4, 10.
[15]谢强 , 章德林 , 谢萌 , 等 . 旴江医派志略 ( 续七·宋代 )[J]. 江西中医药 , 2020, 51(3): 3-12.
[16]徐文强 , 曾学玲 , 徐春娟 . 龚廷贤论治翻胃的学术思想探讨 [J]. 江西中医药 , 2020, 51(3): 15-17.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24年第1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