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和1 陈宝国2
(1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8 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4;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摘要:小儿惊风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重症、急症之一,病死率、致残率很高,因此对于此病的研究很有必要。明代旴江医家龚廷贤的著作《万病回春》系统总结了小儿惊风辨治规律,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儿惊风;万病回春;清热发表;和中补益
《万病回春》是明代旴江医家龚廷贤的著作。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山人。江西金溪人,世代业医。其年幼时攻读举子业,后随其父学医,医名日显,后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誉为“医林状元”,代表作《万病回春》系统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在中医内外妇儿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治疗小儿惊风方面的思想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研究。小儿惊风,又称为“抽风”,是以抽搐、意识障碍为主症的危重疾病,好发于 1-5 岁儿童,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危及小儿生命安全的特点。在现代医学中小儿惊风多见于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手足口病引起的脑炎,剧烈吐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所引起的搐搦等。中医历代医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小儿惊风”之病名最早见于《玉诀》,刊载于《幼幼新书》。《幼科释谜·惊风》中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反映其凶险。元代曾世荣[1]《活幼心书·拾遗》所载小儿惊风“四证八候”。其言:“四证者,惊风痰热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在纷繁的症状中厘定了八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症状,为小儿惊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 小儿惊风的分类及症状
对于小儿惊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宋代钱乙在他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第一次将小儿惊风明确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这样的分类执简驭繁,有力地指导了临床,后世医家也多沿用这个分类方法。《万病回春》[2]215所载小儿急惊风症状为:“牙关紧急,壮热涎潮,窜视反张、搐搦颤动、口眉眼牵引…脉浮洪数紧。”慢惊风[2]216的症状为:“肢体逆冷、口鼻气微、手足瘛疭 、昏睡露睛。”小儿急、慢惊风因都具有“风动”的特点,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常放在一起讨论。龚氏通过自己多年的临证,系统地总结了小儿惊风的症状,推动了其辨治理论的发展。
2 小儿惊风病因病机
小儿急惊风的病因不外感受风邪、暑热之邪、惊恐等。病机为外邪袭表,入里化热,入肝经而动风,热扰心神,神机失灵而生风,热盛炼液生痰,痰邪蒙蔽心包而引动肝风,惊恐伤肾,水不涵木,引起肝风内动。总之病位主要在心肝二经,热、痰、惊、风相互影响,发为急惊风。龚廷贤[2]215指出:“急惊属肝,风邪、痰热有余之症也”。慢惊风多见于急惊风妄用寒凉重镇之品,脾气、脾阳受损。或因热病、吐泻后,耗伤阴津,肾阴亏损,阴血不足。总之,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以虚为主。脾胃受损,土虚木乘化风,阴血不足,水不涵木,筋失所养而生风。龚廷贤[2]216认为:“慢惊属脾,中气虚损不足之病也”。指出小儿慢惊多由于中气不足所导致,为其定立补益大法形成了理论依据。
3 治法探讨
3.1 清热发表法 小儿惊风多从外来而起病,或者夹有表证。龚廷贤十分注重从表驱邪外出,使邪气不至于深入脏腑,产生更严重的病变。汪受传[3]认为欲解邪热,总须肌表开疏,微汗常出,邪有去路,热势方能下降。《万病回春》[2]215云:“急惊者,阳症也,治宜解表,败毒散主之。”药物组成: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茯苓、桔梗、川芎、枳壳、天麻、全蝎、僵蚕、白附子、地骨皮(各等分)、甘草(减半),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人参、羌活、独活、柴胡皆可解表邪,天麻、全蝎、白附子、僵蚕可息风,共奏解表达邪,息风止惊之功,针对病机,组方严谨,疗效卓著。
3.2 平肝息风法 肝风内动是小儿惊风的主要病理过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言“急惊由于热甚风生,风在心肝”,因此平息肝风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方选:钩藤散、钩藤、人参、犀角(各五钱),全蝎、天麻(各二钱半),甘草(炙一钱半)。上锉一剂,水煎服。钩藤、天麻、全蝎俱是息风良药,犀角可清热,可平肝,亦是平肝息风之良药。肝风息,则惊风自至。岭南名中医林夏泉[4]运用“平肝泻心”理论对小儿急惊风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3.3 清心豁痰法 在小儿惊风的病变过程中,热邪深入,炼液成痰,或乳食失调,脾虚不运而生痰皆可导致痰邪痰邪蒙蔽心窍,心主神明,心窍蒙蔽可导致惊风。清心化痰亦是小儿惊风证治的关键。方选保生锭:牛黄(三钱)、天竺黄辰砂(各一两),雄黄(三钱)、麝香(五分)、片脑(五分)、琥珀(一两)、珍珠(五钱)、大赭石(三钱)、蛇含石(三钱)、金银箔(四帖)、天麻、茯苓、人参(各三钱)、僵蚕、血竭(各五钱)、远志(去心,三钱)、陈皮、牛胆南星(各一两),上为细末,用米粉糊为锭,辰砂为衣,用薄荷汤化下。方义:牛黄可清心豁痰、息风止痉,辰砂、片脑可清心、镇惊,琥珀、珍珠可镇惊安神,天竺黄、远志、陈皮、茯苓可化痰,天麻、僵蚕可息风,全方配伍严谨,共奏清心豁痰,息风定惊之功。
3.4 和中补益法 在急惊风后期,或者慢惊风时期,或者小儿素来体质虚弱,出现“肢体逆冷、口鼻气微、手足瘛疭、昏睡露睛”等虚损症状时,就不应一味攻伐。冯倩倩等[5]认为惊风不可一味使用重镇之品,牛黄、麝香等辛香走窜之品。小儿脏腑柔弱,重镇寒凉走窜等药物会损伤正气,引邪深入脏腑,加重病情。而应该将治疗的重心放在补益中气。方选醒脾散,药物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木香、全蝎(去毒)、天麻、白附子(煨)、僵蚕(炒,各等分)、甘草(上锉)、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大枣、皆为补中气之良药,脾土旺,则肝木不能乘之,惊风自止。
4 结语
小儿惊风属于儿科古代四大要证“麻、痘、惊、疳”之一。麻、痘、疳现在已不多见。而小儿惊风仍然属于儿科的常见重症、急症。与其他医家不同,明代旴江医家龚廷贤在治疗小儿惊风重视补益脾胃,小儿稚阴稚阳,形体未充,不应妄投风药,损伤正气,病难痊愈。这一思想为小儿惊风的治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纠正他医在治疗惊风中妄投重镇寒凉药物的弊病。龚廷贤对于小儿惊风的诊治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于后世医家治疗此病多有启发。张静等[6]总结现代中医治疗此病多采用豁痰、清热、镇惊、息风、补脾、平肝泻心等治法。此外阎兆君教授[7]认为小儿惊风应当从肾论治。他根据“肾为先天之本”来指导临床,主张在常规治疗之外,应当适当使用补肾阴、填肾精之品以利于患儿的预后。梁伟东[8]则根据小儿“体禀少阳”的特点主张除常规治法外,应使用小柴胡汤来梳理少阳枢机达到治本的目的。刘进录[9]则认为“血行风自灭”,可以从血论治小儿惊风。上述医家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大大发展了治疗小儿惊风的理论,推动了中医的发展。同时,也证明了中医在治疗急症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这也有力地回击了中医是“慢郎中”的偏见。中医在古代治疗急症方面具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掘。中医只有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前进,更好地为为患者驱除病痛。
参考文献
[1]曾世荣. 活幼心书·卷中·影印本[M]. 北京:中国书店,1985.74-74.
[2]龚廷贤. 万病回春[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215-217.
[3]汪受传. 江育仁辨治小儿急惊风的经验 [J]. 江苏中医药,2016,48(11):1-3.
[4]杨晓,华荣. 岭南名中医林夏泉平肝泻心健脾治疗儿科疾病经验[J]. 中医研究,2016,29(4):27-29.
[5]冯倩倩,李丛,罗侨,等. 李铎《医案偶存》儿科学术思想探析[J]. 江西中医药,2018,49(3):3-5.
[6]张静,陈静,任颖鸽,等. 中医药治疗小儿惊厥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16,37(2):253-255.
[7]赵兴友,阎兆君,周旭. 阎兆君辨治小儿惊风经验[J]. 中医学报,2018,33(10):1 934-1 938.
[8]梁伟东. 浅谈“举少阳”在小儿急惊风的运用[J]. 光明中医,2010,25(8):1 358-1 360.
[9]刘进录. 略论小儿惊风从血论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10-11.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