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机理探析
2021-03-09 19:05  

袁莉蓉1,2 黄冰林2 谢强2 宋济3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杭州 310053

 

摘要:旴江“上补下泻”针法为明代旴江李梴倡导,属“异穴补泻”针法。 该法秉承《内经》“上病下取”之旨,源于《内经》标本根结理论,颇宜于治疗人体上部五官清窍疾病。本文立足五官、经络、脏腑的结构特点,根据五官病症“脏腑失调,邪害空窍”的病理认识,着眼标本根结的经气流注规律,取四肢部腧穴为主穴,以五官局部腧穴为应穴,针刺主穴针尖朝上,控制经气感传向上至病所,使经气上下感应以治疗五官痼疾。临床以上病下取、穴分主应、远取为主为治疗原则和针法特色,注重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升降是疗效发挥的关键。该针灸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为五官科特色适宜技术,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旴江医学;针灸疗法;“上补下泻”针法;李梴;旴江五官科流派

 

 

    自古以来,江西的旴江医家非常重视针灸的临床应用,尤其在针灸治疗五官疾病方面颇具特色1-4。如明代旴江南丰名医李梴擅针术,倡导“异穴补泻”,善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历代医家多有私淑,推崇备至,沿用至今,疗效不衰。4,6如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撰《针灸大成》推崇淑其术,有“南丰李氏补泻法”的称颂。李梴“上补下泻”针法颇适宜于治疗五官科疾病7,沿用至今,疗效不衰。由此,兹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之机理作一探讨。

1 “上补下泻”针法临床特点

1.1 取穴精少,重视下部远端取穴

李梴针对历代医家补泻针法纷繁复杂不易掌握的困况,化繁为简,精减精裁,首创异穴分施补泻,即“上补下泻”针法。主张“上病取下”达到“上下通接”经气,以取下部或远部(健部)腧穴(主穴)为泻,取人体上部或近部(患部)腧穴(应穴)为补。正如《医学入门·卷之一·针灸·附:杂病穴法》云:“取者……头取手足三阳,胸腹取手足三阴”6。并且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6。李氏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常取手足三阳经脉,正如李氏所云:“头面耳目口鼻咽牙病,曲池合谷为之主”6。可见,李氏“上补下泻”针法,颇适宜于高居人体上部的五官疾病的治疗。

李氏治疗诸疾,往往仅取14个腧穴。正如李梴《医学入门·卷之一·针灸·附:杂病穴法》所云:“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据《旴医谢强五官针灸传珍·上篇总论·谢氏五官科常用特色针法》记载:治疗五官急症,“如只取远端下部的合谷,再在五官病灶处取一腧穴即可,甚至取合谷一穴亦有良效,全在医者手法运用得当。临床往往可见,先在下端腧穴行针时,上部病灶的症状马上得以缓解,亦可不再针上部腧穴,因为针刺下部腧穴已经起到转移兴奋灶的作用,上部病灶的兴奋度下降,充血、水肿、神经性疼痛正在缓解、消散”7

1.2 针刺分先后,先针主穴后刺应穴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即是针刺分先后,取穴分主穴和应穴,先针刺主穴(远离患处的下部的健部腧穴)以激发经气,后针刺应穴(贴近患部的上部腧穴)以应答主穴。正如李梴《医学入门·卷之一·针灸·附:杂病穴法》所云:“以不病者为主,病者为应”“先下主针后下应针,主针气己行,而针应针”6。李氏重视经络之气,主张以未病部位为“主”为泻,已病部位为“应”为补,先针远离患处的下部或健部(未病部位)的腧穴以激发经气,后刺位于上部贴近患部(已病部位)的腧穴以应答。

1.3 手法分轻重,下穴重刺、上穴弱刺

民国旴江临川医家杨满金认为:李梴“上补下泻”针刺手法,简便易行,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操作具体化。譬如, 左侧牙痛,先针下部右手的合谷穴(施予强刺激,泻法),针尖朝上,让针感上传,使经络感传向上至病所,然后针上部左侧患处的颊车穴(施予弱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以应答,使经气上下呼应。留针期间对下部远端的合谷穴行针3次,每次1分钟,以催气、导气7

五官疾病,皆可依此法取穴施治,简便易行。《旴医谢强五官针灸传珍·上篇总论·谢氏五官科常用特色针法》记载:“如目赤肿痛,可取合谷、临泣;耳胀,可取合谷、听会;鼻窒,可取合谷、迎香;咽痹、乳蛾,可取合谷、咽安1号;实证喉喑,可取合谷、开音1号;口腔溃疡,可取合谷、咽安2号。此法,操作简便,取穴精少,疗效显著”7

2 “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清窍病的机理

2.1 经气上下通接清窍畅利为生理基础

五官属清窍,位于人体颈项头面上部,为外在独立的器官,远离体内脏腑,与外界直接相通,只有通过经络的沟通才能与五脏六腑相系。

经络,分布于体表与内脏之间,起沟通外在官窍与内在脏腑使其发生密切联系的作用。生理方面,经络运行的气血精津液正是五官清窍赖以发挥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功能的重要物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而走空窍,其血气皆上于面,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可见,五官与五脏存在着对应关系,故五官与经络、脏腑关系协调,则其生理功能健旺。

2.2 经气不通清窍不利为病机根本

五官清窍以通为用,经络将五脏与五官清窍紧密联系,同时又将五脏之精气向上输注以濡养五官清窍;若经络不畅,经气不通,脏腑之气血精津液无以循经上达清窍,或脏腑虚弱、经络空虚,气血精津液生化不足,无以上奉,则清窍空虚,易为六淫所侵;或因脏腑失调,邪由中生,或风邪或火邪或痰瘀循经上犯清窍,清窍不利,则疾病由生。

五官疾病病理演变,大抵为脏腑失调,邪害空窍,窍络不通,经气无以畅达,终致清窍不利而为病。正虚源于脏腑经络空虚,邪恋由于外感之邪和脏腑经络失调化生的风火痰湿内邪相互搏结壅滞之势;清窍为病,源于脏腑经络不通。因此,治疗五官疾患,其标在上,其本在经络脏腑,故可取下部手足的脏腑经穴,疏通内外邪毒壅滞之经络,调理经气升降,补虚泻实,上下通接,治疗上部五官疾病。

2.3 上病下取上补下泻为五官疾病治疗原则

“上补下泻”针法,以《内经》“上病下治”理论治则指导,五官清窍疾病,标在上,本在下,治病必求其本,故其治亦在下,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五官上窍疾病,标在上,本在下,治病必求其本,故其治亦在下,体现“上病下治”的原则。针灸治疗上窍疾病,应注重远部、下部取穴,《灵枢·官针》曰:“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而具体应用上,“远道”远至何方,“取之下”下及何处?上窍之疾,病在头面,相对而言,四肢末端穴位在上窍之下,且远离上窍,符合“上病下治,近部远治”的治则。尤其以手足部穴位最远离五官病灶,如《灵枢·终始》指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

可见,五官病症,其标在上,其本在脏腑,其治在四肢;所以“上补下泻”针法以“上病下治”为指导,运用四肢部五输穴等特定穴治疗五官疾病。通过针灸对经络的良性刺激作用,疏通经络,调节和梳理经气升降,上下通接,由此平衡相应脏腑及五官的生理功能。

2.4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升降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头面为诸阳所聚,是经络清阳之气交会之处,经气的运行起始于手足根部,以“根、溜、注、入”的方向上归头面,清阳之气上达并充养五官七窍,故五官七窍又称为“清窍”。所以,五官针灸治疗要理清标本根结及关注经气升降。

“上补下泻”针法,源于《内经》标本根结理论,为后世推崇沿用。李梴在《医学入门·卷之一·针灸·附:杂病穴法》开首,即以“根结标本理玄微”一语指出其重要性。根据《灵枢·根结》标本根结理论,六经标部、结部在头面胸腹,位置高而在上;本部、根部在四肢肘膝以远,位置低而在下。上与下,是指经气活动的两极和内外相应的关系。这种上与下,对应人体经络之气流注运行的两极,故可通过促进经气运行的两极穴位,上下呼应,通经接气提高疗效,所谓“ 上 下 通 接 , 立 时 见 功 ”。据此,可知四肢远道穴是调整经气的主要刺激部位。

“标本”,系经络分布的上下部位,在上部是人体头面、躯干,为“标”之所在,经气在此广泛弥散分布;在下是人体手足下端,为“本”之所在,经气在此紧密深聚分布,系经气之本源。“根结”,反映的是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是指经气的起始与归结的两极。“根”指根本、开始;“结”指结聚、归结。五官位居头面,五官与手足末端两极经气上下相通,维持五官的功能正常。这种经气运行规律,是“上病下治”运用手足末端穴位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的理论基础。

历代医家认为,标本根结理论对针灸治疗选穴方面意义非凡。如《灵枢·卫气》指出“ 能 知 六 经 标 本 者 , 可 以 无 惑 于 天 下 ”《标幽赋》也认为“ 更 穷 四 根 三 结 , 依 标 本 而 刺 无 不 痊 ”。皆证明标本根结理论历来为众医家所重视。“上补下泻”针法,可通过刺激手足四肢下端穴位,调动经气向上运行,治疗标部头面五官之疾病,符合中医临证“ 治 病 必 求 其 本 ”的思想。

鉴于上述,可知旴江“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秉承《内经》“上病下取”之旨,以中医理论作支撑,其“理”昭彰,其“法”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显明,为五官科特色适宜技术,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针灸学内容,为针灸治疗五官疾病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44(3):3-6

[2]谢强.源远流长的旴江医学——旴江医学发展探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26(2):1-3

[3]谢强. 旴江喉科流派传衍探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26(1): 11-15

[4]谢强.旴江喉科流派医家时空分布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3915-3917

[5]李丛,周蓝飞,谢强.谢强谈针刺“信达雅”[J].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1420(12):1684-1685

[6]明·李梴著,田代华,张晓杰等整理.《医学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08-2015

[7]谢强,杨淑荣,黄冰林.《旴医谢强五官针灸传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61-72

                                                      (本文刊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