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1 黄冰林1 周思平2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2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新余338000)
摘要:元明时期,江西旴江流域已经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喉科医家以及最早的喉科医籍专卷和专著。旴江喉科,注重授徒传业,学术创新,代有传人,促进我国临床喉科的兴起,奠定了喉科学术基础,引领着学科发展。因此,旴江喉科在我国喉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喉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旴江医学;中医喉科;旴江喉科流派;范叔清;中国医学史
江西旴江流域,古往今来,医学繁盛,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地方医学群体——旴江医学,影响深远,流传海内外。旴江喉科起源于晋代,并且注重授徒传业,元代医籍中已经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和喉科医籍专卷,明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喉科专著,学术创新,代有传人,引领学科发展,对我国喉科的兴起、传播、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此,仅对旴江喉科在我国喉科学术史上的地位及贡献探讨于下。
1 诞生最早喉科医生促进我国临床喉科的兴起
我国喉科兴起较晚,大多学者认为,喉科兴起于清代的江南;也有学者认为明代的薛己撰有《口齿类要》,可看作是喉科的医家和医籍。曾传说清代出现的《咽喉脉证通论》为宋代异僧所传,但此书校订者许梿[1]指出:“苟非宋,亦不出元明间一巨手耳。”其实,据史料记载,早在元代,咽喉已经与口齿分开正式独立成科,薛己《口齿类要》准确的说应该属口齿科而不属于喉科;然而,江西的旴江流域在元明时期已经出现了擅长喉科的临床医生即元代范淑清、危亦林和明代聂尚恒、聂杏园[2~4]。据《江西通史•元代卷》[5]记载:“危亦林……从临川范淑清习咽喉口齿科,后出任南丰州医学教授。”这是我国至今从事喉科专科临床医生的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而不是传说和揣测[6]。可见,范叔清专事喉科,授徒传业,危亦林任医学教授,授课传承,使旴江喉科传播于世,这些皆为旴江喉科流派的形成以及我国喉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标志着我国临床喉科在元代的旴江流域兴起。
2 授徒传承成为我国喉科的发源地及培育人才的摇篮
元代旴江临川喉科名医范淑清,其传承故里先贤宋代著名医学家陈自明和席弘治喉症经验,注重传承,授徒传业,其徒危亦林(祖籍临川,迁居南丰)又出任南丰州医学教授,教授医学,讲课授业,由此范叔清老师以及前人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得于传播,使旴江喉科代有传人。据新近考证,自宋元至民国旴江擅喉科的世医之家有23家,医家有72人[2~4,7~8]。如宋代席弘,擅针治各科疾病,善治喉症,传至明代有12代。明代聂尚恒、聂杏园父子,精儿、妇、喉科,下传15代。民国封九余,世业喉科已10代;刘久和,世业喉科已8代;唐于梅,世业喉科已7代等。可见,由于旴江喉科的传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旴江喉科流派,成为我国喉科的发源地及培育人才的摇篮。
3 首撰咽喉科专卷专著奠定喉科学术基础
江西的旴江流域在元明时期已经出现了咽喉科医籍专卷及专著,即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专卷和明代聂杏园《咽喉说》专著[9~10]。正如《中国医学史》[11]指出:元代“这阶段,影响较大的个人著作是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它不仅是历代医籍中的重要著作,而且还有史料价值。”该书被清政府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首设咽喉科专卷,将前人有关咽喉病的理论和经验作了一次删芜存精的大整理,纲目整然、咽喉分明,理法严谨、内外兼治、针药并用。譬如,在生理方面,清晰的指出“喉者,候也。咽者,咽也。咽接三脘以通胃,故以之咽物,喉通五脏以系肺,故以之候气。”在病因、病机、病位方面,明确指出咽与喉的根本之不同,明确指出:“五脏久咳则声嘶,声嘶者,喉破也,非咽门病。若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咯伤,咽系干枯之所致也,自与喉病不同。”在临证辩治方面,详细论述了咽喉病症“须以后一十八种证辨之……”。在治疗方面,有很多发明,提倡针药、内外并治,创制了许多内外治法、方剂、技术及工具,有口内灌漱破毒方治蛾风、雄黄散小竹管吹喉治喉风,针刺放血治喉症、针灸腧穴治喉症等[9]。正如危北海[12]指出:危亦林“对咽喉的一些危重症作了扼要而较全面的证治论述……他采用了内服与外用并重,全身和局部结合,针药兼用的方法。”可见,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咽喉科专卷奠定了喉科学术基础。
4 学术创新引领学科发展
旴江喉科代有创新,不乏新说,对后世喉科的学术发展起到较大影响。譬如,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提出“秘传咽喉科一十八种喉风证(症)”新说,发前人所未发,开咽喉病症以风命名之先河,引领了后世喉科基础学及临床学的进步以及喉症分类辨治的创新。由此,我国的喉科专著中咽喉病症分类辩识渐趋增多,有《喉科秘诀》22症、《咽喉秘集》24症、《重楼玉钥》36症、《喉科指掌》72症等。正如王德鉴[13]指出:“《世医得效方》在耳鼻咽喉口齿科方面也添了新的光彩,在第十七卷口齿咽喉科篇中,把过去的理论、效方作了一次删芜存精的大整理,并把《儒门事亲》首创的热性咽喉病八症补充为‘喉风十八症’,这对后世关于喉风的分类有很大的影响”。又如,明代龚居中所著《红炉点雪》记载火病失音,首论喉结核,对后世辩治喉结核提供了临证指南[13]。再如明末清初喻嘉言治温病保阴为主的思想和清燥救肺汤的保阴经验,对后世温病学派有较大的影响,《重楼玉钥》的治白喉要方养阴清肺汤也是这种思想的反映[8]。可见,旴江喉科的学术创新,引领着我国喉科学术的发展。
5 创旴江喉科喉针引领技术创新
旴江喉科重视针治,内外同治,创导针药结合治疗咽喉疾病,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喉科喉针流派。如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对咽喉病治疗,首论针治,针药结合,重视针灸以及咽喉口腔的局部针刺(喉针)、吹药(喉药)或小竹管吹药(喉枪)等特色治疗,实为旴江医学喉科“喉针”流派以及喉针、喉药、喉枪之肇始[14]。危北海[15]指出:“危亦林……注重针药兼施,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灸治法,列举了具体的穴位,说明了施术的手法,确乎是经验之谈。在整个喉病的治疗中,都体现出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精神,就仅一种病证的治疗而言,根据不同病情的需要也是多法并用,内外同治具有一定的独特风格。”后世喉科医家,多遵其法针药并治,如明代的聂杏园,清代的张宗良、郑梅涧、金德鉴、李纪方、破头黄真人、张宗良、封一愚、夏云等。可见,旴江喉科喉针流派的兴起,引领了后世喉科临床技术的创新。
6 域外传播促进我国喉科兴盛
旴江喉科注重授徒传业,又由于元政府太医院批准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刊行使咽喉科专卷得于广泛传播,加之旴江喉科的传人外出行医,以及旴江流域外医家入旴江流域习医,因此旴江喉科流传域外,代有传人。譬如,明代旴江丰城名医陈会擅针治喉病并撰《神应经》,清代安徽新安名医郑梅涧在《重楼玉钥》中传承了他的针刺技法[16];陈会收徒25人,其中陈德华、卢庭芳、董谊、董仕氓、雷善、眷谷等6人为外省籍[7]。又如,清代旴江南丰名医黄明生收安徽新安喉科名家《重楼玉钥》作者郑梅涧的父亲郑于丰、叔父郑于蕃为徒,传旴江喉科,两人回故里后开创新安喉科12代。正如新安喉科后裔郑日新[17]指出:“郑于丰与弟于蕃同时在江西南丰受业于黄明生先生。……遂以‘南园喉科’、‘西园喉科’名世。”再如,清代旴江豫章名医周纪秋收湖南醴陵张龙升为徒,下传7代。此外,祖籍旴江南昌名医熊吉之以喉科享誉四川,下传3代。迄明清时期,旴江临川名医范淑清之徒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已远传东南亚及美国。可见,由于旴江喉科的域外传播促进了我国喉科的兴盛[3]。
鉴于上述,旴江喉科源于元代喉科医家范叔清,元明时期已经有了喉科专卷和专著——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和聂杏园《咽喉说》,旴江喉科注重授徒传业,学术创新,代有传人,促进我国临床喉科的兴起和繁盛,奠定了喉科学术基础,引领着学科发展。因此,旴江喉科在我国喉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喉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梿(校订).咽喉脉证通论•许梿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2]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J].江西中医药,2013,44(3):3~6
[3]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续一)[J].江西中医药,2013,44(4):3~8
[4]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续二)[J].江西中医药,2013,44(5):3~8
[5]吴小红.江西通史•元代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270
[6]谢强,魏小明.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旴江医家范淑清、危亦林考[J].江西中医药,2012,43(11):10~12
[7]陈会(刘谨重校).神应经(第二版)[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2~5
[8]陶波,谢强,黄满珍.喻嘉言咽喉观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39~40
[9]危亦林.世医得效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2~580
[10]柳培元.清江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57,530
[11]北京中医学院.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33
[12]危北海.对危亦林及《世医得效方》的学术探讨[J].云南中医杂志1987,8(6):29~31
[13]王德鉴.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10
[14]谢强,魏小明,杨淑荣,等.旴江医学喉科“喉针”流派溯源[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3,12(1):18~19,22
[15]危北海.危亦林与《世医得效方》[J].江苏中医杂志,1982,(2):46~47
[16]郑梅涧(郭君双整理).重楼玉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53-54,72,75,81~83
[17]郑日新.新安郑氏喉科医学述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5):13~16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大学学报》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