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用药规律 分析
2024-12-13 22:21  

张楚玥1 曹煜恒1 胡子毅2

(1.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根据纳排标准收集医案进行整理分类分析,通过 Excel建立月经病的医案数据库,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如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香附等,药性多为温平,药味多为辛甘,多入肝脾经,常用药组为当归 -川芎 - 白芍,常用方药为四物汤、八珍散、逍遥散等加减结构。结论: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注重温补气血、活血行气的方法。

 [关键词]月经病;旴江医家;数据挖掘

  月经病是一种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以及经量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及绝经前后出现显著症状。常见的月经病类型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等,以及在经行前后和经断前后可能出现的各类症状[1]。由于其普遍性和多发性,月经病在妇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誉为妇科病之首。

  鉴于古代旴江医家对月经病治疗的丰富经验,故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古代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的相关古籍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并分析其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月经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旴江医家的范围参考何晓晖教授等[2]编撰出版的《旴江医学研究》和杨卓寅教授[3]编撰出版的《江西杏林人物》,以及谢强教授等[4]撰写的《旴江流域及旴江医学地域分布今考》文章等。收录的古代旴江医家及其著作以宋、元、明、清 4 个朝代为基准,纳入研究的古代旴江医家共有 18 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现存著作共有 28 本。见表 1。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月经病相关的中医诊断标准;(2)原文有完整的方药记录;(3)原文仅有方名但可查找到具体药物组成;(4)首诊方药。

1.3 排除标准

  (1)明确出现有“妊娠”“产前”“产后”之类词汇的方药,如“产后崩漏”;(2)用量完全相同的重复方药;(3)用法为内服以外的方药。

1.4 中药名规范

  考虑纳入的古籍中药名不统一的情况,通过202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中华本草》[6]及《中药学》[7]进行标准化整理。对于同一药物,因产地或炮制方法不同而导致功效存在较大差异的药物,保留其不同名称,便于后续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如“当归头、当归身、归尾”规范为“当归”,“粉草”规范为“甘草”,“桂心、官桂”规范为“肉桂”,“芎、芎藭”规范为“川芎”等。

1.5 数据分析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医案中的药物录入到 Excel 表格之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将其录入到古今医案云平台。使用该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对药物数据进行频次、属性等分析;运用“层次聚类”和“关联分析”功能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统计

  本研究共纳入古代旴江医家有关月经病的医案 214 则,其中药物频次统计分析总频次为 1 854,总药味数为 243 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 20 次的药物有 22 味,从多到少排序前 10 的依次是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香附、肉桂、熟地黄、白术、生地黄、茯苓。见表 2。

2.2 中药性味统计

  对药物的四气进行统计,其中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 5 位分别为温性药物 682 次(36.79%)、平性药物 373 次(20.12%)、微寒性药物 252 次(13.59%)、寒性药物 167 次(9.01%)、微温性药物 153 次(8.25%)。对药物的五味进行统计,其中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 5 位分别为辛味药物 926 次(49.95%)、甘味药物 747 次(40.29%)、苦味药物 713 次(38.46%)、酸味药物189 次(10.19%)、微苦味药物 102 次(5.50%)。见图 1。

2.3 中药归经统计

  对药物的归经进行统计,其中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前 6 位分别为肝经 998 次(53.83%)、脾 经 952 次(51.83%)、心 经 554 次(29.88%)、肾 经 509 次(27.45%)、胃 经 436 次(23.52%)、肺经 426 次(22.98%)。归大肠、胆、心包、三焦、膀胱、小肠经的药物使用则相对较少。见图 2。

 

2.4 关联规则分析

  将纳入病案中的药物进行中药 - 中药关联分析,选择支持度 >0.1,置信度 >0.6,按支持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得出 40 组中药 - 中药高频组合,关联规则度最高的前 10 组药物分别是当归 - 川芎、白芍 - 当归、川芎 - 白芍、甘草 - 当归、香附 - 当归、甘草 - 川芎、香附 - 川芎、香附 - 白芍、熟地黄-当归、熟地黄 - 川芎。见表 3、图 3。

  

2.5 聚类分析

  对出现频次在前 30 的药物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距离类型设置为欧氏距离,聚类方法设置为类平均法,根据层次聚类结果分析得出 5 组核心药物群。C1 :当归、川芎、白芍、香附;C2 :甘草、熟地黄、陈皮、柴胡、白术、茯苓;C3:肉桂、干姜、牡丹皮、延胡索、吴茱萸、人参、黄芪;C4 :生地黄、黄芩、赤石脂、地榆、阿胶、艾叶;C5:红花、桃仁、蒲黄、莪术、赤芍、白芷、牛膝。见图 4。

3 讨论

3.1 药物频次结果

  根据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可知,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香附等中药在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中使用较多。尤其是当归,其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本草纲目》一书中曾提到“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阐释了当归是补血调经的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记载“当归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表明当归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及其有效成分能促进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8],且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故此,在治疗血虚、血滞、气血不和的月经不调或是因为气血双亏、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问题上,当归是一个理想的选择[9]。川芎是使用频次第二的药,归于肝、胆及心包经,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是调节血气的重要药材,尤擅于治疗血瘀气滞之胸胁、腹部诸痛症。由于川芎作用于肝经,而肝脏是贮存血液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健全能够确保血液充沛,进而滋养和软化身体的经脉。因此,川芎既能疏通血液、消散瘀血,也能补充血液、养护身体健康,展现出其多方面的调节效用。频次第三的药物是白芍,归属于肝、脾二经,呈微寒性,味苦、酸。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此药可主治邪气引起的腹部剧痛,可消散血瘀、击碎结块积聚及缓解疼痛、强壮元气。《滇南本草》中提到:“收肝气逆痛,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痛。”因此,白芍具备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疾病[10]。

3.2 药物性味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的药物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性药物,两者合计占比超过总药物的一半以上。温药可以振奋阳气、行气活血,如当归、川芎、白术、人参、黄芪、延胡索等;平药善缓善和,既能缓和药性,又能调节阴阳,如甘草、茯苓、龙骨等。温性和平性药物在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中使用的频次较多,显示出月经病多为虚寒的特点。药物的五味统计则以辛、甘、苦为多。辛能散能行,有行气行血的作用,能使气血通畅,治疗月经病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中有 60% 的药物性能有辛味[11]。甘能和能缓,有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内经》记载“辛甘发散为阳”,辛甘并用能使发表散邪的同时补中调和营卫,补中有散不至于呆滞,故补益方剂中不少以甘味为主而配用辛味药物,如四物汤用川芎。苦能泄能降,亦能燥湿坚阴。故辛、甘、苦三味合用有补益润养、燥湿养阴的作用。

3.3 药物归经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的药物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肝主要是储存血液,也是血液的发源地,女性月经的通畅不仅仅与肝内血量的充足有关,肝脏的气机畅通同样不可或缺。肝藏泄有度,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使气血运行无阻。另一方面,脾主统血,它是“气血生化之源”,据《金匮要略编注》记载“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因此,如果脾气充沛,则能有效进行摄血。而脾气健旺则生化有源,血海得以充盈,使肝有所藏,肝脾互相协作,以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12]。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且女子天癸发源于肾,肾气盛则天癸至,同时肾也参与人体血液的生成。且肝与肾关系十分紧密,有“肝肾同源”之说,肾精与肝血能够相互促进和转换,且肝肾之阴又相互滋养。月经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血和气[13],与肝、脾、肾最为密切相关,同时女子以血为根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心主血脉, 可生成和推动血液运行,故治疗月经病的药物中以归肝、脾、心、肾经为主。

3.4 关联分析结果

  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关联频次较高的几味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这四味是四物汤的组成药物。《傅青主女科》一书中记载“四物汤,乃补血之神品”,且傅青主有云“肝之性最急,宜顺而不宜逆;顺则气安,逆则气动”,血行不畅,调肝以求之。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皆归肝经,且有补血养血之功效,加之治疗月经病需重视调补肝血、调畅肝气,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多采用以四物汤为核心的处方进行加减,体现了治疗月经病时需以补血为重的特点。除此之外,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等药物也常见于多方中,它们组成四君子汤,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其与四物汤的四味药材合用为八珍散。八珍散源于《瑞竹堂经验方》,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善治气血两虚型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3.5 聚类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得出 5 组核心药物群。C1:当归 -川芎 - 白芍为治疗月经病的常见药物组合,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与香附组合可加强行气功效,同时疏肝解郁、补脾益气,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肝脾失调型月经病。C2 :柴胡、白术、茯苓、甘草为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有显著疗效。柴胡精于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同时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C3 :肉桂、干姜、吴茱萸均为温里药,人参和黄芪均为补气佳品,牡丹皮、延胡索皆可活血祛瘀止痛,此组药物配伍,可治疗寒凝气虚血瘀型月经病。C4 :阿胶养阴润燥,为补血之上品、止血之良药。艾叶能够驱散寒气缓解疼痛,并且暖通血脉以止血。阿胶与艾叶同为胶艾汤的组成药材,主治虚寒性的崩漏或妊娠下血。生地黄、黄芩、地榆、赤石脂皆有止血功效。C5 :红花与桃仁常配伍使用,如桃红四物汤,能有效打通瘀血,促进血液畅通,专门用于治疗由瘀血引起的经痛。莪术配伍助其活血化瘀之功,蒲黄和赤芍有补血止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牛膝能逐瘀通经,白芷亦有止痛功效。本组药物主要发挥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善治瘀血阻滞型月经病。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对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进行统计性描述、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香附等,药性多为温平,药味多为辛甘,多入肝脾经,常用药组为当归 - 川芎 - 白芍。气血不和多为月经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气虚会导致生血不充分引起血虚,或因气弱无法有效推动血流,反之若血气和顺则经行得以如期而顺畅。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用药多以活血行气类为主,且主要作用于与月经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肝脾两脏。常用方以四物汤、八珍散、逍遥散等方药为基本进行加减,进一步体现其注重调养气血。此外温平性及辛甘味药物也在治疗中使用频次较多,说明月经病亦多为虚寒,在行气活血的同时配伍补虚温里药,更能使气血通畅。故旴江医家治疗月经病以温补气血、活血行气为主,以使机体气血充足且运行通畅,疾病症状自然消除。

参考文献

[1]冯晓玲 , 张婷婷 . 中医妇科学 [M]. 5 版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何晓晖 , 等 . 旴江医学研究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

[3]杨卓寅 . 江西杏林人物 [M]. 南昌 :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处 , 1988.

[4]谢强 , 周思平 , 黄冰林 . 旴江流域及旴江医学地域分布今考 [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12, 24(6): 11-14.

[5]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2020 年版 . 四部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6]宋立人 . 中华本草 ( 全 10 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高学敏 . 中药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

[8]郭晓香 . 浅析中药当归的炮制及应用与药理初探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7, 17(30): 175-176.

[9]李梅 , 杨梅 , 赵琦 , 等 . 当归的临床运用及用量研究 [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 45(6): 32-36.

[10]吴玲芳 , 王晓晴 , 陈香茗 , 等 . 白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2020, 47(3): 175-187.

[11]杭传珍 . 五味的药性特征及配伍应用 [J]. 湖南中医药导报 , 2001,7(3): 134-135.

[12]王思朦 , 宫洪涛 . 从肝脾生理病理关系浅论肝脾同治的运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6, 16(A2): 152-153.

[13]周红 . 中医妇科常用药物归经分析 [J]. 中国处方药 , 2018, 16(6):102-103.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24年第12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