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敏 叶平贵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摘要:旴江医家在中医妇产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系统的全面的妇产科专著。该书立足于中医的理论特点及临床特色,详述妇科生理病理,熔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验方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妇产科证治内容。旴江其他医家如龚廷贤、李梴等亦取得了重要的妇产科学术成就。
关键词:旴江医家;妇产科;陈自明;龚廷贤;李梴
妇产科学术成就是旴江医学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据史料考证,旴江医家中有擅长妇科者近百位。其中对中医妇产科学做出最突出贡献的医家,当首推南宋医家陈自明,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以下简称《良方》)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系统的全面的妇产科专著。其他一些旴江医家的著作如《寿世保元》《万病回春》《医学入门》《医学六要》等书中,亦有丰富的妇产科学内容,对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以《良方》学术内容为主体,结合龚廷贤、李梴等其他相关医家学术思想,对旴江医家妇产科学术成就作一概述。
1 陈自明妇产科学术成就
陈自明( 1190-1270) ,字良甫,南宋抚州临川县人,旴江医学最有成就的医家之一,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妇科专家之一。《良方》全书共24卷,分为调经、众疾、广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8 门,共计260余论, 1100 余方,48 例医案,涉及妇科病症200 余种。该书理法方药紧密结合,立论、方药、验案一目了然。《四库全书总目》曾给予《良方》高度评价说:“采摘诸家,提纲挈领,对妇科证治详悉无遗”,为后世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详述妇科生理病理 《良方》按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分门列病,按证缕析,先论后方,使“纲领节目、灿然可观”。陈氏首先提出“凡医妇人,先须调经; 经脉不调,众疾生焉,故以次之; 众疾既无,须知求嗣,故以次之; 求嗣已明,须知胎教,故以次之;胎教已明,须知妊娠疾病,故以次之; 妊娠疾病已明,须知坐月,故以次之; 坐月已明,须知产难,故以次之;产难已明,须知产后疾病,故以次之。”可见《良方》是从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开始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妇女在各个环节的生理病理。通读《良方》可以看出陈氏着重从气血、脏腑和经络理论来详述妇科生理病理,尤其重视冲任二脉、肝肾两脏以及气血与妇科生理病理的关系。
1.2 注重妇科辨证论治 《良方》注重辨证论治,在妇科经、带、胎、产诸病临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良方》于妇科诸病中首论月经病,首列“调经”门论述月经生理及各种月经病证治。作者引经据典,采摭诸家之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月经病病因多为过度劳累、情志失调或感受外邪所致,气血亏损、肝脾失调和冲任失养是其主要病机。所以陈氏在治疗方面以补益气血、舒肝健脾、调治冲任为重点,常用归脾汤、逍遥散等方随证加减。
尤其在产难病的诊治方面,陈氏经验丰富。他认为产难病病机多为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或寒凝血滞。产难病治疗方法则有药物催生、针灸助产和手法助产等。其中药物催生方“催生丹”(兔脑髓、乳香、母丁香、麝香)疗产妇生理不顺,产育艰难。西医发现动物脑垂体后叶的催产素的催生功用是20世纪30年代至40 年代的事,至于催产素产科临床应用那就更晚一些了。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家创造性将兔脑髓用于催产,应早于西方医学家知用动物脑垂体后叶的催产素千余年。至于针灸助产,《良方》记载:“疗横生、逆产,服诸符药不捷者,灸右脚小指尖头三壮,艾炷如小麦大。疗横生、倒产,手足先出,用粗针刺儿手足,入二分许,儿得痛惊转即缩,自当回顺。”另外陈氏还提出对于横产、倒产、偏产、碍产等均可施治不同的手法助产。总之对于产难病主要强调: 难产催生手法为先,须结合内服催生药,加上医者、稳婆、产母三者通力合作,密切配合。
1.3 讲究药物用法和炮炙 在用药方面,陈氏不仅善于内服药物的配伍选择,而且还特别注重药物炮炙。首先在药物的选择方面注重其配伍,如伤寒之证,一般不分男女皆可使用汗、吐、下法,但妊娠用药宜清凉,不可妄用桂枝、半夏、桃仁、朴硝等。并在妊娠禁忌歌诀中指出: 牛膝、三棱、牛黄、大戟、斑蝥、巴豆、芒硝、牵牛子、芫花、桃仁、藜芦等药对胎儿都有不利影响,有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其次陈氏对药物炮炙亦非常讲究,《良方》之首即列“识别修制药物法度”,指出:“凡药有宜火、宜酒者,有用子、用皮者,有去子、去皮者,有去苗、芦者,有别研入药者,有煎成汤去滓后入者,若此之类,各各不同。今备于前,无复更注于逐方之下。”文中提到一百余味药均是妇科常用药,这些辨药的经验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4 重视妇科护理方法 陈氏在胎教、坐月、产难、产后门中详述妇人妊娠、产褥期等一系列护理知识。其在“娠子论第二”中就说到: “自妊娠之后,则须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讲读诗书、陈礼说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观恶事,如此则生男女福寿敦浓,忠孝贤明。”“迨产时,不可多人喧哄怆惶……”产妇务要“熟忍”,宜“用力存养调停”,以保证有足够的体力以待正常分娩。对于产母,陈氏强调:若未满月,不宜多语、嬉笑、惊恐、忧惶、哭泣、思虑、恚怒、强起离床行动,久坐或做针线,恣食生冷、黏硬果菜、肥腻鱼肉之物,及不避风寒、脱衣洗浴、或冷水洗濯,若不加注意,则满月之后即成褥劳。产后,则“且令饮童子小便一盏,不得便卧,且宜闭目而坐,须臾方可扶上床仰卧,不得侧卧,宜立膝,未可伸足”产后气血虚弱,脏腑劳伤,补虚应注意适中而不过。同时陈氏亦提倡晚婚,“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故陈氏特别强调“合男女必当其年”。
2 旴江其他医家妇产科学术成就
2.1 龚廷贤妇产科证治特色 龚廷贤( 1522-1619) ,字子才,江西金溪人,旴江医学最有成就的医家,著述甚富,其中《寿世保元》《万病回春》是其代表著作。龚氏精通内科,在外科、妇科、儿科等方面亦有重要成就。龚氏认为: “妇人诸病者,多是气盛而血虚”,指出“调经之要法”在于“养其心则血生,实其脾则血足,气盛则血行矣。”因此,固护脾胃、养心健脾是其妇科诸病主要治疗大法,临证善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尤其在诊治不孕症方面,龚氏经验丰富。他认为: “妇人无子者,其经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将行作痛、或行后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调,不调则血气乖争不能成矣。”因此调经是治疗妇女不孕症的根本方法。龚氏创造了一系列调经种子的经验方,如种子济阴丹养血调经,益子宫、疗腹痛、除带下,种子屡验; 百子健中丸女人服此药,调经养血、安胎顺气,不向胎前产后、月事参差、有余不足诸证,悉皆治之。
龚氏既善长内治,其外治法尤有特色,在《万病回春》中介绍了不少妇产科外治法,主要包括纳药外治法,如一粒仙丹( 巴豆、斑蝥、穿山甲、皂角、苦葶苈、大黄) “用绵茧张开裹药在内,穿入三寸竹筒上,头后仍留系二三寸余,挽一转,不令药气出外。用时先以温水洗阴内,令洁净,拭干,却以葱汁浸湿药头,送入子宫极深处,整一日一夜,取出药不用”,主治“妇人干血痨,并赤白带下,种子如神”。另外治疗急性乳腺炎采用敷贴外治法,如用“治吹乳仙方”即“用葱一大把捣成饼,一指厚摊乳上”,再用“炭火一罐覆葱上”,可使“肿痛立消”。
2.2 李梴妇产科临证经验 李梴,字建斋,江西南丰人,旴江名医之一,《医学入门》是其代表著作。善长内科,亦精通妇科。《医学入门》对妇科经、带、胎、产诸病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如他提出“经病百端血滞枯”之说,《医学入门·经候》曰:“经行与产后一般,若其时余血一点未净,或外被风寒及湿冷暑热邪气,或内伤生冷,七情郁结,为痰为瘀,凝积于中,曰血滞。或经止后,用力太过,入房太甚,及服食燥热,以致火动,邪气盛而津血衰,曰血枯。”所以对于月经病临证多采用补血行血之法。对于妇人妊娠,李梴特别提出“胎前清热与养血”的学术观点:“妇人无病,月事时下,乃能受孕。气血充实,则可保十月分娩,子母无虞。若冲任不充,偶然受孕,气血不足荣养其胎、宜预服八珍汤,补养气血以防之,免其坠堕。或原有热而后受孕,或孕后挟热及七情劳役动火,轻则胎动不安,重则遇三、五、七阳月必堕,火能消物故也,宜安胎丸常服,以消其热,热清则血循经而不妄行,所以养胎也。谚云: 胎前不宜热,良有以哉。”这些经验为后人胎产病辨证提供了思路。
对于带下病李氏则认为湿热证多见,他说:“带下赤白皆湿热,脐腹痛甚湿热结”,“经曰:小腹冤热,溲出白液。冤者,湿热屈抑凝滞,结于任脉,自胞上而过带脉,出于大、小肠之分,淋沥以下,故曰带下,赤属血,白属气。其证:头昏目眩,口苦舌干,咽嗌,大便或闭或溏,小便涩,皆热证也,如赤白痢浊一般,但不痛耳。间有痛者,湿热怫郁,甚则肚腹引痛。妇人服食燥热,性行乖戾,以致肝旺脾亏而生湿热,热则流通,古人有用导水丸下之,继以淡剂渗之,或苦楝丸、大玄胡索散调之。如脐腹痛者,暂以辛温开导,如大温经汤,补经固真汤、龟柏姜栀丸是也。”这种辨证治疗方法为后世临床常用。
3 结语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当代,旴江流域也产生了一批妇科名家和妇科著作,如李元芳、潘佛岩、包博如等,他们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过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中医学术体系内涵丰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包含着各家学术思想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据《四库全书》记载,子部医家类中的医药书籍计有著录书97 种,存目书91种(著录书是符合编纂标准而已入选采用之书,存目书是不符合编纂标准虽经采进但未收入之书)。其中,江西古代医家的著作,著录者有9 种,存目者有4种。前者占著录书总数的10% 左右,后者占存目书总数的4%左右。由此可见,江西中医古籍在《四库全书·医家类》所收入的全部医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医藉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对于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构建部分。可见开展旴江医学学术的总体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