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2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摘要:席弘为南宋江西旴江医家,《席弘赋》全面体现了其针灸学术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江西地区针灸的特点。其针灸学术特点主要从选穴精妙、辨证求本、精于操作、擅用火针、重视调理脾胃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
关键词:席弘赋;席弘;针灸;学术思想;旴江医学
席弘,字宏远,号梓桑君,后名横。南宋时期江西临川县席坊人(今江西抚州市)。其祖辈几代人都做过太医院针灸医官。据记载传有十二代,父传子模式传至第十代孙时,父传子之外又开始传徒,由家传变为师传,如卓有成就《神应经》作者陈会、刘谨,陈会又授徒24人,其门徒从江西扩大到广东、安徽、四川等地,其门徒众多,遍及江西各地,形成较大的针灸派系,故席弘在中国针灸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关于《席弘赋》作者有五种说法。第一:席弘本人所作;第二:门徒根据席弘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补辑或编写而成;第三:席家之作;第四:徐风得其初稿,然后加以修改、整理、补充;第五:徐风首创。个人认为第四种可能性较高。[1]
《席弘赋》中内容不仅反映了南宋以前的针灸学术成就,而且集中体现了当时江西地区针灸学术特色。直至今日《席弘赋》中的许多针灸学术思想及其治疗方法仍在现代针灸临床广泛选用。现将其针灸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选穴精,配穴妙
1.1选穴少且涉及广《席弘赋》中所用输穴计100余穴,论述病症5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且每种病用穴1~3个。如“心痛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阴市。”少海穴有通心气、宁神安志之功,配合阴市穴共奏温经散寒,化瘀安神之功。又如治疗疝气赋中记载“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疝气多是寒热瘀阻滞肝经所致,席氏仅用照海、阴交、曲泉3穴行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又如治疗耳聋“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对于因肝气郁闭、邪热互结、三焦不畅致气机不利,经络闭阻导致的耳聋,取听会穴泻上焦与肝胆经之郁热,取迎香穴以泻中、下焦阳明之邪热,使得邪去热清,则耳聋自愈。
1.2配穴多用根结理论《标幽赋》中指出:“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2]这里的“四根三结”指的是十二经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为结。“根”的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经气所归之处。“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之间的联系。席氏运用根结理论治疗疑难杂证:如“气刺两乳求太渊”“鸠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歌赋中所使用的膻中配太渊、鸠尾配涌泉、睛明配合谷、金门配听会,是“根”与“结”相配。这对当今临床颇有借鉴意义。
1.3 擅长用特定穴特定穴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临床中运用广泛且普遍。歌赋中主要运用了五输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
1.3.1 五输穴五输穴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经过整理发现,《席弘赋》条文中属五输穴之井穴有:至阴、大敦、涌泉。荥穴有:二间、大都。输穴有:三间、太冲、中诸。经穴有:阳溪、昆仑、复溜。合穴有:尺泽、曲池、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曲泉、阴陵泉、少海。赋中有五输穴单独用的也有五输穴相互配合使用的。如“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大便闭涩大敦烧”这里治疗膝关节疼痛仅用胆经合穴阳陵泉一穴治疗。便秘仅用肝经井穴大敦一穴而已。赋中五输穴大部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配合使用,如“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如果由风、寒、湿、火、痰等邪侵犯所致的肘部疼痛,可取肺经合穴尺泽配合输穴太渊针刺有效。又如“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阴交。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可刺胃经合穴三里、脾经合穴阴陵泉、胆经合穴阳陵泉、肝经输穴太冲。
1.3.2原穴、络穴 元代窦默《针经指南》说:“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同治。”《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3]可见原穴与络穴有一穴治疗五脏及表里之功且在临床中运用颇多。如“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气病刺原穴太渊和络穴列缺有理气通络之功。“气海专能治五淋。”各种淋证,均可取原穴气海治疗。“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廖”对于腹中绞痛之症可取络穴公孙和合谷相配。赋中取络穴的有:列缺、丰隆、内关、光明、公孙、鸠尾、长强。取原穴的有:太渊、合谷、气海。
1.3.3取募穴和俞穴治疗脏腑病证募穴与俞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的地方,因此募穴与俞穴在治疗脏腑疾病有重要的作用。赋中云“妇人心痛心俞穴”是指妇女心胸部疼痛不适应当取心俞穴治疗。“小便不禁关元好”肾虚不固,导致小便失禁的患者可取小肠的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关元以温肾固涩。“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伤寒不解传经,可以刺肝之募穴使之不再传,且该穴还可治疗难产。”以上皆是歌赋中取俞募穴治疗治疗脏腑病的实例。
此外赋中还运用了其它特定穴治疗疾病。如取八脉交会穴有:公孙、内关、列缺、照海。取下合穴的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
2究阴阳,讲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府之明也。”[4]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任何事物都有阴阳,辨证论治离不开辨阴阳,针灸亦然。经络有阳经阴经。《席弘赋》中开篇明义:“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歌诀中指出胸为阴,背为阳;左为阳,右为阴;男子阳经,午前以呼为补,吸为泻;阴经以吸为补,呼为泻,午后反之。女子反之。其次还要审穴明补泻迎随。“审穴”不仅是对腧穴的选取、穴位的取法及其针刺深度、艾灸壮数、针灸的宜忌等内容,最重要的是诊查腧穴是否有酸胀、痛点、条索状物、热或冷等一系列反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再结合四诊合参,就能对患者的病机有全面了解,遂以配穴之法临证加减,依此便能辨证求本了。辨证之理还应知道迎随补泻。《难经·七十二难》中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5]气血的运行有顺有逆,分布部位有浅有深,气血变化有盛有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或顺(随)或逆(迎)的方法,都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迎随是补泻的总则,而补泻又是施治的关键。其中针向迎随为临床补泻基本方法,即逆着经脉来的方向斜针为泻法,顺着经脉去的方向斜针为补法。如此知晓迎随,确定了疾病的病机,行以补泻手法,以成辨证施治之道。席氏之辨证论治,究其阴阳之思想在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精操作,明补泻
历代医家中对针灸操作颇有研究。席氏在《席弘赋》中将男女、阴阳、左右理论结合呼吸、迎随补泻为复式补泻,还创造了“平补平泻”。如“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席氏提出见其实邪所致,只用泻法。除此之外则应先用泻法泻其邪,遂后用补法补其正气,以达到平衡阴阳之功。
席氏还注重捻转补泻、子午补泻,呼吸补泻。《席弘赋》谓“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逼针泻气令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左右捻针寻子午,抽气行气自迢迢。”捻转补泻法是进针得气后,将针进行不同角度的左右旋转,以达到补泻目的。一般来说,以右手持针为主,常称之为持手,顺时针旋转为主的时候是补法,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主的时候是泻法。子午补泻又称“子午倾针”、“子午捣臼”等,李梴《医学入门》指出:“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把十二地支分为十二个方位,子在北,午在南,卯在东,酉在西。从子到午左转为顺;从午退到子右转为逆。呼吸补泻是进针得气后,遵循病人呼吸进行捻针以达到补泻目的,还需配合子午补泻和捻转补泻。在吸气的时候顺时针捻转较重,呼气的时候逆时针捻转较轻者是泻法;在呼气的时候,顺时针捻转较重,吸气的时候逆时针捻转较轻者是补法。
4擅火针,治痹症
烧针为古代众多针法中的一种。明代杨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俗称之“火针”。席氏在其赋中独特的运用火针治疗痹症及骨关节疾病。如“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俞针与烧。”用火针之热性祛除风寒湿之邪气,以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而且配上筋会之阳陵泉、胆经之经穴环跳有通经活络,活血行瘀之功。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火针组和针灸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改善疼痛,膝关节功能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但火针组在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方面也优于针灸组。[1]火针疗法是赋中一个独特的疗法,这一疗法也为后世医家治疗膝关节疾病及痹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火针的治疗范围,不仅用于骨科、风湿科而且运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科。治疗病种涉及痹证、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阳痿、瘰疬、风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及扁平疣、痣等等。
5重正气,强后天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3]人体的正气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曰:“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6]提出诸病从脾胃生的道理。席氏在治疗疾病时非常重视调理脾胃和补元气。在《席弘赋》中有11次选用足三里穴来进行治疗,其用足三里来主治的病证不仅有脾胃虚弱不足之证,更有许多是其他脏腑不足之证以及实证。他把这种思想落实到了针灸的具体治疗之中。如治疗脾胃病“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又如“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又如治疗感受风寒湿之脚痛膝肿针三里。席氏通过调理后天来补益先天。赋中“虚喘须寻三里中”是指肾虚不纳气呼吸短促则喘甚的病证,可取足三里调理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补后天以充养先天,肾气足则虚喘愈。赋中除了大量运用三里穴调理脾胃外,还特别注重针刺关元、气海穴强正气和元气。如“水肿水分兼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小便不禁关元好。”这种重正气,强后天的思想为后世医家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6总结
《席弘赋》撰成后历代流传不断,影响深远。自首载于明成化九年至正德年间(1473~1521)成书的《针灸大全》后,历代针灸专著多有转载。明·嘉靖八年(1529年)高武《针灸聚英》、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陈言《杨敬斋针灸全书》、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刊印,清·李学川辑,《针灸逢源》、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刊印,清·王锡鑫,《针灸便览》、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冯文轩抄录而成的《针灸穴法》等都有收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吴昆《针方六集》载有《天元太乙歌》,其内容与《席弘赋》无大出入。[1]席氏家传针灸十二代,由宋到明,历久不衰。其十二代分别是:席宏达(一世)、席灵阳(二世)、席玄虚(三世)、席洞玄(四世)、席松隐(五世)、席云谷(六世)、席素轩(七世)、席雪轩(八世)、席秋轩(九世,字华叔)、席顺轩(十世,字仁卿,秋轩长子)、席肖轩(十世,讳友欲,字信卿,秋轩次子)、席天章(十一世,肖轩次子)、席伯珍(十二世,川页轩三孙)。当传至第十代孙席信卿时,于传子之外又传徒陈宏纲,家传变为师传,并由单一传习扩大为多人传习。陈宏纲又招收徒弟刘瑾、康叔达、陈德华、卢庭芳、董谊、董仕氓、雷善、眷谷等24人,来自江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等地。[7]使席弘流派不仅在江西本地具有深远影响力,也使得席氏针法在全国得以传播。这其中有两个门徒贡献颇大:一个是席派高徒陈会。他经过40年的医疗、教学实践,编成十二卷的《广爱书》,以歌、赋形式阐述针灸内容,传承发展了席弘针灸技术。另一个是陈会门徒刘瑾。他受宁献王朱权之命,辑录其师《广爱书》主要内容著撰《神应经》,书中大量记述了颇具特色的针灸选穴配穴处方及补泻手法理论,发扬了席氏穴位手法并重的学术思想,此书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此外席氏针法对后世医家的临床有很大的影响。如用《席弘赋》中的“肚痛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廖”、“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的选穴原则治疗腹痛和癫痫。[8]另外赋中用火针治痹症的方法被后世医家运用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9]赋中的补泻手法在现代临床中一直被沿用,并被编入现代针灸教科书中。正是由于《席弘赋》流传之深远,意义之重大,因此有必要对赋中针灸学术思想做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剑煜.《席弘赋》源流及腧穴运用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2014.
[2]明·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
[3]清·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505,784.
[4]郭新嵩.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5.16
[5]凌耀星.难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2
[6]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
[7]徐春娟,陈荣,杨永寿. 席弘、席弘学派与《席弘赋》[J]. 中国针灸,2008,28(11):845
[8]李明高. 运用《席弘赋》治验二则[J]. 江苏中医杂志,1986,07:29
[9]金永明,姜作彦,孔旭萍.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0例[J].中国针灸,2000,20 (8) :503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