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娟 何晓晖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6)
摘要:被称为“医林状元”的明代医学家龚廷贤是旴江主要医家之一。他著作颇丰,多达近20部。其方剂学成绩令人瞩目。《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入龚延贤自创新方1981首,约全书2%;在日本,龚氏《万病回春》方与经方相提并论,是最有影响的我国医家之一。龚氏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少至今活跃在现代临床,并且进行了临床试验、药化药理、制剂开发研究。本文将温清饮、升降散、乌鸡白凤丸等名方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引起广大中医中药工作者对传统古方今用、创新开发的重视。
关键词:龚廷贤;古方今用;现代应用;旴江医学;综述
旴江医学著作繁富,且对中外医学富有深远影响,是地方流派中的一枝奇葩。旴江医家在方剂学的成就有目共瞩,有很多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的旴江名方沿用至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中成绩最突出的一家是称之为“医林状元”的明代医学家龚廷贤。有学者统计,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共收方约10万首,龚延贤自创新方1981首,占近2%;其中《古今医鉴》654首,《万病回春》632首,《寿世保元》有467首,《鲁府禁方》228首[1]。在日本,龚氏方剂占《汉方一贯堂医学》的33.33%;《汉方后世要方解说》中《万病回春》方剂占中国方剂的29.5%,占全书的22.96%;《健保处方》中占中国方剂的27.45%,占全书的10.94%;《生药药局处方》占中国方剂31.11%,占全书的13.73%[2]。龚廷贤方名扬海外,日本注重《伤寒杂病论》经方,但日本纳入保险的汉方成药138种,约有12%的方源来自龚廷贤《万病回春》[2,3]。在这里《万病回春》方与经方相提并论,可见龚廷贤方在海外的影响。近现代中外临床工作者,在发掘整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龚廷贤方的临床研究方兴未艾,取得成效。现抉其要者,对龚氏现代临床研究活跃方概述于下。
1 温清饮
温清散首载于《万病回春﹒血崩》,由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而成,“治妇人经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痿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清代沈金鳌《妇科玉尺》改方名为解毒四物汤,称“一名温清饮,治崩漏面黄腹痛”,组成加生地。温清散从此称温清饮。我国在清代以前,温清饮一直是专治崩漏寒热错杂症的妇科专方。在拓展应用方面,日本远先于国内开展。日本用《万病回春》温清散原方,称温清饮,广泛运用于各科疾患。公元1782年香月牛山在《牛山方考》中关于黄连解毒汤的记载:“妇人崩漏症,血下如涌,身热甚,口渴,谵语,配合四物汤加棕榈炭煎汤服用有奇效”;“妇人赤白带下,寒热往来,颜面生热疮,配合四物汤加连翘、白芷、秦艽有奇效。”公元1878年浅田宗伯在《勿语药室方函口诀》书中说:“此方妙在温与清相结合,妇人漏下或带下,或男子便血日久用之有效。”1979年松田邦夫氏在《汉方医学讲座》一书中论及,本方剂多用于慢性疾患,或具有本方证的急性症状。松田邦夫氏认为本方除了应用子宫出血、痔出血、尿血、衄血、咯血等各种出血外,还适用于某些皮肤粘膜的疾病、皮肤瘙痒症、皮炎、湿疹、荨麻疹、面皮包、雀斑、黑皮症、口腔炎、白塞氏综合征等,对于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肝病、妇科病、变态反应性体质等均有改善作用[4]。此外,日本对于难治贝切特的治疗,亦寄希望于汉方药温清饮[5]。日本汉方界将此方列为多种疾病的首选方剂。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内亦对温清饮开展了各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综合中日温清饮临床研究情况,该方可用于血中有热、迫血妄行所引起的月经先期、月经经量过多以及持续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宫颈癌、宫体癌等出血性疾病,并用本方加味,治疗痛经有效;又运用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异位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阿弗它溃疡、复发性口疮、口疮性口炎、脑梗死、消渴病、狐惑病、皮肌炎、白塞氏病、外阴部溃疡等临床[5]。如马先军应用清温饮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7 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并可明显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6]。李海如等用温清饮治疗复发性口疮48例,并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升高(P<0.01),IL-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下降(P<0.05,P<0.01) [7]。张弘等采用温清饮内服加外敷,再喷涂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5例,结果痊愈42例,显效10例,好转3例[8]。
2 升降散
升降散系温病学名方,最早见于《万病回春·温疫》,名为内府仙方。方由僵蚕、姜黄、蝉蜕、大黄组成,具有升清降浊、解郁宣透、降火泄热之功,治“肿项大头、虾蟆瘟病”。龚氏在其后来所著的《云林神彀》《鲁府禁方》《济世全书》等书中均载有内府仙方。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更名为升降散,载于《伤寒瘟疫条辨》,并将其作为治疗瘟疫十五方之首。叶霖在增订张鹤腾《伤暑全书》时从杨栗山著作中将此方引入,为治暑良方。本方药少力专,寒温并用,升降兼施,表里又解,为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亦受近代名家蒲辅周、赵绍琴的青睐[9]。现代临床用于心血管神经症、慢性活动性肝炎、过敏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糖尿病胃轻瘫、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胰腺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血小板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小儿慢性腹泻、慢性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等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9]。如陈东亮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30例,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和血ESR、CRP 的改善早于并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 或P<0.01),治疗12 周后2组WBC、ALT、AST 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或P<0.01),提示升降散能提高湿热痹阻型RA 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10]。董先惠用升降散加味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方面50例,结果用药三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为64%;此外,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胸水含量测定及胸膜肥厚粘连情况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11]。严文建用升降散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0例,结果痊愈17例,基本痊愈7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12]。
3 通导散
通导散首载于《万病回春·折伤门》,方由大黄、芒硝、枳壳、厚朴、陈皮、木通、当归、红花、苏木、甘草组成,具有理气行滞、活血通络之功,“治跌打伤损极重, 大小便不通,乃瘀血不散,肚腹膨胀,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通导散由承气汤与活血化瘀药组成,属汉方医学的驱瘀血剂。日本近代汉方医家、“汉方一贯堂”的创始人森道伯,扩展了通导散的应用范围。如矢数道明在《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一书中指出,通导散是日本后世方中是唯一的驱瘀血剂,为森道伯之常用方。矢数格在《汉方一贯堂医学》中,详细记载了森道伯使用通导散改善瘀血证体质的经验,常用于月经不调、不孕症、脑中风、动脉硬化、肝胆疾患、神经精神病症、痔疾等证属腹内存有“瘀血”者,效果满意[13]。日本本多达雄对近4年来妇科门诊就诊1个月以上,服用通导散38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病种涉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子宫肌瘤等;结果表明通导散对头痛、易疲劳者疗效显著,对实证瘀血所致经期各种疼痛、下腹痛、腰痛、月经不调、子宫出血等患者,与桂枝茯苓丸并用效佳[14]。在国内,有关通导散的报道,仅见于治疗银屑病。如李明等应用通导散治疗银屑病45例,结果治愈33例(73.3%)、好转11例(24.4%)、未愈1例(2.2%),治愈时间最短25天,最长半年;随访3年,复发4例(8.8%)[15]。钱方等用通导散治疗血瘀型银屑病30例,结果2组PASI积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 0.01),尤以通导散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消银片对照组为80%[16]。
4 乌鸡白凤丸
《寿世保元·虚劳》记载的白凤丹,主治妇女五劳七伤。到清代,太医院在白风丹的基础上总结修订,成为现行的乌鸡白凤丸,由同仁堂监制,专供皇宫中的后妃使用。方由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生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组成,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助阳、柔肝调经、健身益智的作用,为治疗妇科气血两亏的良药,常用于气血两亏所致之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产后虚弱、不孕症等,现代临床还扩展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慢性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神经性耳鸣、慢性缩性胃炎、糖尿病胃轻瘫、隐匿性肾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慢性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症、细菌性阴道炎、乳腺增生症、重症肌无力、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性口腔溃疡、荨麻疹等[17]。如张家驹应用乌鸡白凤丸治疗隐匿性肾炎50例,结果2疗程后,痊愈3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有效者平均服药63天[18]。刘洪明等应用乌鸡白凤丸治疗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患者30例,结果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0.01)[19]。张凤梧用乌鸡白凤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且停服他药;结果治疗3个月后,显效39例,有效5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28例伴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21例不育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其中有7例3个月后其妻怀孕[20]。
5 清上蠲痛汤
清上蠲痛汤为龚廷贤所创,见于《寿世保元·头痛》,是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川芎茶调散”及金代《内外伤辨惑论》之“羌活胜湿汤”合方加减化裁而成。方由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独活、生甘草、黄芩组成,具有疏风祛湿,升清泄热之功,为“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近、现代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性头痛、高血压血管硬化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囊虫病头痛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头痛。日本近代汉方医家矢数道明善用清上蠲痛汤治疗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月经头痛、上颚脓肿疼痛,以及脑脓肿所致的头痛等,均可用之而奏效[21]。而矢数道明热衷于本方的应用,是受恩师森道伯翁及其家兄治疗经验的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森田幸门先生就用本方治愈颜面痛的经验,还曾报道1974年3月应用清上蠲痛汤2剂后,将20年来头痛治愈,对30年来的三叉神经痛,1剂减半,3剂减至十分之一;其后又有石原明先生治疗上颌窦癌所致的颜面痛的经验;还有大家敬节先生治疗由良性脑肿瘤所引起的长达八年之久的三叉神经痛,且视力消失的患者,仅用七剂而完全治愈的经验[21]。另外,福井枫亭著《秘方集验》中将本方作为痿症方,常用于“腰脚痰弱,下肢无力,麻痹,脊髓炎引起的脚弱”。国内曹志刚以清上蠲痛汤为基础方,治疗三叉神经痛64例,5天1疗程,服药2个疗程左右;结果疼痛完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者47例(73.4%);疼痛完全消失,随访3~6个月内复发,但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再次治疗仍然有效者13例(20.3%);疼痛基本消失,但仍经常发作3例(4.7%);无效1例(1.6%)[22]。李晶等运用清上蠲痛汤治愈蛛网膜囊肿1例,服药10剂后头痛减轻;服18剂后,头痛数日发作一次,且可不服镇痛剂;服药1个月后,头脑清醒,诸症消除,经CT检查显示蛛网膜囊肿消失[23]。
6 龚氏其他方
高枕无忧散载于《寿世保元·不寐》,由人参、陈皮、白茯苓、麦冬、半夏、竹茹、枳实、酸枣仁、石膏、甘草等组成,治疗心胆虚弱,昼夜不民,百方无效。刘心德用此方治疗顽固性失眠证5例,显效4例,1例疗效不稳定[24]。归术保产汤载于《寿世保元·产后》,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白术、炙甘草、白茯苓、陈皮、干姜、香附、生姜、大枣组成,治疗产后一切诸症,如气血虚损,脾胃虚弱,或恶露不行,或去血过多,或饮食失节,或怒气相冲,以致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心烦喘急,心腹疼痛,头眩眠黑耳鸣等症,不语昏愦,不省人事,并皆治之。赵鹏俊等用此方治疗产后诸证,如产后发热、产后乳汁不通、产后小便不通等,均获满意疗效[25]。净府汤出自《寿世保元·癖疾》,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白术、白茯苓、泽泻、三棱、莪术、山楂肉、胡黄连、甘草组成,治疗小儿腹中癖块,发热憎寒,口干,小便赤,或大便溏,或腹胀肿满,或痰嗽喘热,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四肢困倦等症。刘珀用净府汤加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诸症,疗效满意,确认此方是一张具有独特疗效的儿科选方[26]。
7 结语
医林状元龚廷贤学验俱丰,不仅精通临床各科,且勤于笔耕著述,一生著作达近20部。其著作有不少多次翻刻,广传海外,在日本、韩国、越南、美国等国均有收藏。其中《种杏仙方》《鲁府秘方》为方书专著,且《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古今医鉴》等著作亦载有不少方剂。在日本汉方医学中,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经方外,龚氏方剂运用最多。龚氏所著《万病回春》传至日本后,被奉为后世派的经典,故本书中的方剂应用甚广。龚氏方不仅以数量取胜,近现代临床、药理、制剂、剂改、新药开发科研对龚氏方也情有独钟,如温清饮的药理研究国内外非常活跃,开展时间也较早[5]。乌鸡白凤丸的现代剂型改革独领风骚,剂型多样[17]。福州梅峰制药厂对龚氏方“无价金丹”化裁,开发新药“胃得安”也引人瞩目[27]。在古代名家、名方中进行新药开发选题不失为是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地方流派学术传承和发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类似龚氏方的古方能古为今用,创新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君.龚廷贤学术思想研究[D].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42.
[2]俞雪如. 医林状元龚廷贤与日本汉方医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0):31 - 34.
[3]徐春娟,裴丽,陈荣,等.试析旴江医学的国际影响[J].中医杂志,2013,54(4):273-276.
[4]李万生,任诚. 温清饮方剂在日本的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1985(5):46-48.
[5]徐春娟,陈建章,陈荣. 温清饮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107-108.
[6]马先军.汉方清温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08,(2):32-34.
[7]李海如,郑健.温清饮对复发性口疮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3,23(4):230-231.
[8]张弘,王强,张奕全,等.温清饮配合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3):175-176.
[9]黄毅凌,陈绩锐,黄碧玲,等.升降散临床新用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4,37(3):7-9.
[10]陈东亮.升降散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1):56-58.
[11]董先惠.升降散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8-29.
[12]严文建.升降散治疗血小板性紫癜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6):241.
[13]李华安.日本医家对通导散的研究与应用[J].上海中医杂志,1999,33(5):46.
[14]黄欣.通导散治疗妇科疾患的经验[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5):23-24.
[15]李明,李玲.通导散治疗银屑病45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4,13(7):300-301.
[16]钱方,杨玉峰,郭岱炯.通导散对银屑病患者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7-18.
[17]姜玲玲,刘灿坤.乌鸡白凤丸的药效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31-34.
[18]张家驹.乌鸡白凤丸治疗隐匿性肾炎50例[J].中成药,1994,16(9):56.
[19]刘洪明,毕青,张俊富.乌鸡白凤丸对肝硬化白蛋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3,20(1):29.
[20]张凤梧.乌鸡白凤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 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23.
[21]于天星,王征.清上蠲痛汤与头痛——《汉方治疗百话摘译》[J].吉林中医药,1980,1(2):76-77.
[22]曹志刚.清上镯痛汤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64例[J].辽宁中医杂志,1989,16(8):12-13.
[23]李晶.清上镯痛汤治愈蛛网膜囊肿[J].四川中医,1990,8(11):33.
[24]刘心德.高枕无忧散治疗顽固性失眠5例[J].中医杂志,1984,25(4):18.
[25]赵鹏俊.归术保产汤治疗产后诸病[J].四川中医,1984,2(2):60.
[26]刘珀.谈净府汤治积癖[J].新疆中医药,1993,11(1):25-26.
[27]何晓晖,徐春娟. 传承创新是旴江医学最鲜明的特征(续)[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3):1-4.
(本文刊于《中医文献杂志》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