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库 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轿”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兴起于南昌县八一、莲塘、向塘、武阳等乡镇的一种婚庆仪式。结婚当天,男方在迎娶新娘之前,停放在大堂上或是大门口的花轿在未启动之前要进行“祭轿”这一婚仪程式。
祭轿仪式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洒酒祭轿;二、燃烛照轿;三、彩绢掸轿。整个过程辅以唢呐锣鼓吹打助兴,更增添喜庆气氛。
人们对祭轿仪式非常虔诚。洒酒祭轿以求天助神佑,赐给新婚家庭幸福美满的生活。照轿、掸轿则有驱邪除晦,永保平安的意思,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真诚向往。娶亲人家选择执仪者是件非常慎重的大事。他们选择执仪者的标准是全村公认最有福气的中老年妇女:她必须多儿多女,子孙满堂;她和家人都无病无灾;还要三代以上同堂。这样的人才配担任“祭轿”这一婚仪的执仪者。妊娠者、孀居者、戴孝未满者非但不可任执仪,就连喜堂也不可迈进半步,否则将会遭全村人的唾骂。于是,村里的中老年妇女也就以能担任“祭轿”执仪为荣耀了。
各地的祭轿仪式略有不同,八一和莲塘的小蓝村仪式较为繁琐,另加的动作很多,例如两位执仪者交叉斟酒,又如每逢做动作二执仪相遇时,都要互道“万福”。而武阳等乡村则简单许多,他们将照轿、掸轿等动作合并一道做了。因此,这种仪式没有规范化要求,更不需要严格的节奏,只要二执仪事先操演和在执仪时相互关照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