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珍 孙佳敏 张莹莹 章德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摘要]旴江医学发源于南城,全国四大药帮之一的“建昌帮”成帮于南城,这不仅得益于其自然禀赋,更受其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孕育。南城中医药文化生态形成了其独特的内涵与特征,主要体现在医者“仁德”、儒医相通、著书立说、奉方献术、医道兼修、医药兼通、定规立范、炮制独创。南城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旴江医学和中药炮制、中药流通的发展,为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提供了样本。
[关键词]南城;中医药文化;生态;特征
南城始建于汉武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位于豫章郡南,故名南城。南城县属江西抚州市管辖,是由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抚州副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直管试点县。南城县的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中部,县内以旴江为分界线,中部平川沿江伸展,旴江两侧山峦起伏,山川高低相错,自古钟灵毓秀、人文鼎盛[1]。其独特的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集散经营的销售模式[2],后世发展为全国四大药帮之一——“建昌帮”,伴随旴江医学发展而昌盛。环境和人文、社会等多因素孕育了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和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 医者“仁德”为魂
“仁德”一直是旴江各大医家恪守的基本准则。旴江南城谢氏医门是“仁德”之典范,谢星焕六世业医,他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的医者,活人无数。他在南城、金溪一带行医 40 余年,平时不管路途远近、严寒酷暑,对求医问药的患者从不推辞,他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竭尽全力地救治病人,对贫苦患者不计其酬。谢家设立的“赞育堂”,每年会根据季节时令不同,配备“金不换正气丸”成药,以便从端午至重阳布施于贫民,对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的贫苦患者一概不收酬报,受益者不可胜数[1]。道光十一年(1831 年),南城受天灾饥荒,病疫蔓延,一般郎中先生下药后病人久治难愈。谢星焕提出“荒年肠胃气虚,宜于温补祛邪”,自制良药,治病救人,在建昌府传为佳话。
谢甘澍的堂弟谢甘棠,是清末民初江西名医谢佩玉的父亲,他久居南城,是南城知名的地方乡贤,在南城经营药材生意,是南城“义大成”药栈的股东。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万年桥的修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的刻本《万年桥志》就是由南城知县事洪汝镰和谢寄云(谢甘棠)所编纂。该书记述了万年桥在光绪十三年(1887 年)坍塌后,一直到光绪十七年(1891 年)才开始修复的记事。修复万年桥历时 5 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才竣工。江西督学黄卓元在《重修万年桥志序》中说:“是役图其始终者洪侯(洪汝廉)也;概输万金为之倡者危子垣也;洁身自好,劳怨不避,以要其成者谢驾部(谢甘棠)也。”从黄卓元的几句话可以看出谢甘棠在 5 年的时间内为万年桥的修复所作出的贡献。
谢佩玉来到省城南昌开“康斋”药铺行医。1915 年,他回到南城,一面悬壶济世,一面著书立说。1935 年,南昌成立“江西国医专修学校”,即江西中医学院前身。南昌名医姚国美校长以“内经素问”一科,字语深奥,难以贯通,非文学造诣精深者不能胜任,特聘请谢佩玉为此科教授。谢佩玉编撰了《素问节要集注》,并将其作为该科教材。谢佩玉精于博采众家之长,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常涉猎多种西方医学书籍,并从中汲取精华、融会贯通为己用,他借鉴西医解剖和分科专长,不断完善中医学;对贫苦患者抱济世救危之心,时常施诊赠银,体现医德的高尚。
2 儒医相通蔚成风气
医文并茂为旴江医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尤以唐宋时期更为突出,儒医相通蔚成风气。旴江流域本就崇医,加上宋元官方重视医学思想的影响,人们以通医为荣,竞相习医,民间更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涌现出了一批儒医大家,纷纷著书立说,并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发展。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千余位旴江医家中大多数医家均出自儒门,例如陈自明、龚信、龚廷贤、李梴、喻嘉言等名医均是先儒后医,少时研习儒学,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因而学识广博,可著书立说,医文并茂[1]。
谢甘盘,南城人,光绪十八年与蔡元培、张元济为同科进士,他出生于医药世家,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回乡,以篆刻为乐,在浒湾创办了印书作坊“旧学山房”(现已辟为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他不仅撰写了《芙山馆诗钞》《晞铸堂文钞》,还不拘泥于国学,放眼看世界,一套《地球韵言》介绍世界各国新知识,《晞铸堂文钞》由南城进士刘凤起题签。《江西历代进士全传》之谢甘盘小传记述:“以三世习医,益究其蕴,复有《医学提纲》四卷。”这是在说谢甘盘也是“儒医”。谢佩玉,字清肪,号石禅居士,又号右叟,谢甘棠之子,因为他在家里排行第三,地方上的人士喜欢称他“谢老三”,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曾经应贡生试,榜列拔贡,后随叔父谢甘澍在浒湾学习医药,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任苏州府内幕,在职期间仍然钻研医药书籍。
3 著书立说奉方献术促传承
众多旴江医家一直秉承“仁德”的医学思想,打破了“秘方不外传”的传统,纷纷著书立说,奉方献术,力求将自己的学术与经验传授给后人。上至《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的研究,下及内、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等临床各科的论述[3]。中国最早一部临床急救指南书《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一些急症、疫病的辨识和治疗方案,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认识达到很高水平。该书还记有吹喉、嚼化、针灸等喉科治法及方药,是旴江喉科针药并治的独特临证风格之源起。傅常,宋代南城人,撰《产乳备要》。黎民寿著有《断病提纲》《决脉精要》《简易方论》等书[1]。元代严寿逸,著有《医说》。明代有医家姚宜仲著《脉诊指要》,医家程式著《医彀》,医家王文谟著《医学钩玄》《济世碎金方》。清代有医家吴霖撰《小儿秘要》,医家张尘生撰有《眼科》《论喉科三十六种》等书籍,医家曾鼎著《痘疹会通》《医学入门》《妇科宗旨》《外科宗旨》等书籍,名医谢星焕之子谢甘澍,著有《一得集》《寓意草注释》《医学集要》等书籍,潘秉道撰《医方保和》,傅天锦撰《医家捷要》,邓学礼著《目科正宗》,杨希闵著《伤寒论解略》。
谢星焕依据自身数十年积累的行医实践,汇编《得心集医案》6 卷,收录医案 250 例,其中包括伤寒、杂症、小儿、产后、疟症等 21 门。而后,1936 年绍兴裘吉生将《得心集医案》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并将其命名《谢映庐医案》。谢甘澍悉心整理《得心集医案》,并内附不少自己的见解,颇有新意。光绪三年(1877 年),撰写了《寓意草注释》和《医学辑要》。谢甘棠校注了宋朝李觏《盱江先生全集》清刻本,并撰写《重刊盱江全集序》,由浒湾“旧学山房”印书作坊印刷出版。谢佩玉著有《方论集腋》《素问节要集注》《药性分类》《内经省览》和《伤寒摘要》[4]。
4 医道兼修医药兼通之大医者众
旴江医学注重道家养生,大量的当地药材为药食两用之物,为养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材供给。葛玄撰《神仙服食经》《葛氏杂方》《广陵吴普杂方》。葛洪为葛玄之侄孙,他结合葛玄之学及自身经验撰成《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内篇》《太清神仙服食经》《玉函煎方》《肘后救卒方》等书[1],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中国丹术史上一部极其重要的典籍,叙及方药养生之道[5]。
早在 1700 多年前,南城乌鸡就被名医葛洪作为补虚救急药并收载于《肘后备急方》。明代建昌府名医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记载了南城乌鸡利于女士,可“破腹中宿血,生新血”。千百年来,南城乌鸡被旴医视为女科圣药,经后世旴医的传承和发扬,形成了对女士痛经立竿见影的特效药乌鸡膏。其膏方(南城乌鸡膏方)由旴江医学旴南黄氏一脉传承,至今已传承了 13 代。
清代谢士骏医门,崇尚道家,传承至今已 7 代,后裔皆精于医药,其中第三代传人谢星焕以其精湛的医学技艺,被列入“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第五代传人谢佩玉因其医术精妙,被后人视为江西中医学界“四大金刚一尊佛”中的“一尊佛”。
5 定规立范引导中医药业发展
医学的发展带动药业的昌盛,建昌药业源自1072 年,萌芽于公元前至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衰于民国战乱年代,至今发展近千年。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建昌药业与外地药材的交易很是繁荣,明清时期因王侯封藩,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和中医药的发展,乾隆时期成为建昌药业发展的鼎盛时期,逐步形成了独具建昌特色的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集散经营销售模式,药业同仁相继结帮,形成严格的帮规,并自成体系,正式形成了“建昌帮”[4]。建昌军(今南城)施行王安石的市易法,设立建昌军药局,推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膏丹丸散,并推崇成方规范、依法炮制,大大促使了药材集散交易的兴隆,成为全国范围药材的集散地,享有“药不至建昌不行”和“无建不成材”之誉,宋代官府医药的兴起,标志着建昌药业的兴起[1]。药界至今还有“樟树的路道,建昌的制炒”之说。因有成方规范和依法炮制的规定,促进了南城中药炮制技艺的精湛,更是形成了南城建昌帮精益求精的精神特色。
6 建昌帮炮制技艺创辉煌
“建昌帮”发源于江西南城县,古称建昌军、建昌路、建昌府等,是我国南方的古药帮,中医药发展重镇,中国中药炮制四大流派和十三大药帮之一,享有“建昌认同似金规,不过建昌药不灵”等美誉。因其独有的炮制加工技艺和优质高效的传统中药饮片,赢得了群众的高度信赖[6]。
“建昌帮”具有独特的传统炮制特点: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7]。在刀具上,刀刨器齐备,特色器具众多,其所创制的“雷公刨”相传有很长的历史,至今仍在使用。建昌帮中药饮片外形因斜、薄、光、大等特点出众,色泽鲜亮、气味纯正、香气浓郁,同时还具备毒性低、疗效高等优点[8]。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饮片有煨附片、淡附片、阳附片、阴附片、炆熟地、炆黄精、炆远志、炆何首乌、姜半夏、贺茯苓等。建昌帮炮制技艺精良,传承千年,在炮制十三法中,以炆、煨、炒、炙、蒸为特色,炮制过程严格按照“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工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的标准[4],如炆法,需用陶坛、砂罐而忌铜铁,辅助谷糠微火慢炖,使得饮片纯真滋补力胜。其炮制技艺广泛流传赣、闽等省,甚至流传至韩国、日本等国。建昌帮中药北宋就已下南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当时书中描述建昌帮药材出口东南亚的盛况“南城客,建昌帮,人参鹿茸用船装”。
建昌帮炮制辅料的选取也很独特,有着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的特点[4]。谷糠炒最具特色,另有谷糠煨、煅制药材和蜜糠炒炙等法,同时谷糠还可用于净选、润制、吸湿、密封养护等,“南糠北麸”就显著区别了南北药帮炮制流派[8]。其他的辅料,如还有白矾、朴硝、米泔水、硫磺、童便、砂子等的运用也各有其特色。就炮制工艺上,因循“药食同源”,工艺多取烹饪之术。严守净选、切制、炮制三关的质量,做到“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工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逞其巧妙”[4]。
优秀的南城中医药文化生态为旴江医学和建昌帮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自然和社会的保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医者“仁德”、儒医相通、著书立说、奉方献术、医道兼修、医药兼通、定规立范、炮制独创等南城中医药文化生态内涵与特征。正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基于该优秀条件下,为更好营造良好的南城中医药文化氛围,应对南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大支持,对《南城县志》及经典名方、古籍等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传承和创新。同时,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者成立志愿者小组,依据当地家族族谱,采访当地村庄老人,丰富南城故事,突显南城中医药文化内在特征,为南城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丛 , 朱卫丰 . 旴江医学与文化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28.
[2]钟凌云 , 龚千锋 , 杨明 , 等 . 传统炮制技术流派特点及发展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 38(19): 3405-3408.
[3]谢文强 , 戴家超 , 毛穗 , 等 . 旴江医家论痰饮 [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5, 27(2): 8-10.
[4]周春林 . 建昌帮药业史话 [M]. 南昌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
[5]谢强 . 源远流长的旴江医学——旴江医学发展探寻 [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4, 26(2):1-4.
[6]刘丽宁 . 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项目学习心得与感悟——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游学体会之一 [J]. 光明中医 , 2018,33(15): 2300-2303.
[7]郭三保 , 何芹 , 周铁文 , 等 . 建昌帮发展历程及炮制特色探究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21,19(6):80-82.
[8]龚千锋 , 易炳学 .“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 [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 , 2006: 9-12.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