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
2014-01-12 14:14  

张琪  曹震  周奇峰
(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起于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医学流派,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其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而独具特色。孟河医派通过广开门户,严格择徒,保证了传人的可塑性;通过形式多样、实用灵活的传承方式,保证了传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道术同授、理法共传的传承内涵,保证了传承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孟河医派;中医传承;中医学术发掘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起于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医学流派,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为主要代表,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众多的名医名家,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全国诸多流派中,孟河医派以其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而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 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 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初步归纳总结。
    1 择徒要求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授业。择徒没有家族、门户偏见,没有见女不传偏见,没有学术观点相异不传的偏见。其择徒范围不只局限于家族内部,凡其他医派或名医的弟子只要自愿拜师者, 均一视同仁,传道授术。但开门授徒,不囿门户,并不代表降低择徒标准,孟河医派各名家对学徒的选择均很严格,归纳总结,其择徒要求主要有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
    1.1 择徒以德为先  中医历来以“人品端方,心术纯正”(《医学源流论》)作为择徒的首要条件。孟河医派名医费伯雄在《医方论》序言中指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 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儆乎哉! ”马培之在《医略存真》中说:“而古之以医比相者,又何其重视医也,非以人之疾病,生死所系,有不可丝毫苟且者乎。”可见,孟河医派将治病救人作为从业品德, 认为只有将治病救人作为己任者,才会有仁爱之心,慈悯之怀,欲济群生之志,如此才可以成为传承之人。而品德的考量,多从孝严慈、尊长者、悌兄弟、敬同道、助老弱、痛伤病、乐善事等诸象加以考察。
    1.2 择徒以悟为要  孟河医派名家对选徒的天资、悟性尤为重视。“悟,觉也。”(《说文》)所谓悟性,是指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质,悟出真谛的能力。悟性是先天具有的资质,也是后天发展的潜质。孟河医派认为,中医学术渊深,天机敏妙,非聪慧之人,难以精通其道,况医学中有诸多“口不能言”“言不能谕”者,全靠心领神会,故天资是否聪慧,反应是否灵敏,判断是否准确,思维是否敏捷,均可作为悟性的评价。事实亦证明凡悟性好、聪慧过人者,多能继承和弘扬老师的学术思想,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代名医。孟河医派名家费伯雄四岁能诵古诗,六岁入塾,聪慧过人,时称神童,长成,善天文,精技击,文章诗赋、琴棋书画,靡不通晓,因淡于仕途,故中秀才后秉承家业,悉心钻研医学,未几名噪大江南北,有数百里外登门求治者,各地医家常来质难问疑,蔚然为东南重望,有“名士为名医”之称。
    1.3 择徒以勤为贵  孟河医派认为, 如果说学徒的品德是根本, 悟性是条件, 那么勤奋就是成才的关键。中医传道五千载,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医家穷其一生都难以遍览群书, 况医道之理, 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所以孟河医派名家认为,只有勤奋好学,刻苦不懈并勇于实践者才可择其为徒。余听鸿早年为孟河天宝堂药店学徒, 贾先生(孟河医派早期名家)见其聪颖好学,推荐给费兰泉费兰泉考察以后, 认为余听鸿仁心爱人,又聪颖好学,尤其令他高兴的是余听鸿勤苦耐劳,精勤不倦,甚为满意,当即将其收于门下,倾囊相传[1]。余听鸿学成后悬壶常熟,擅长内外各科,尤擅治疗内科杂病,在当地有“余仙人”之称。
    2 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灵活多样, 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 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辅以函授教育、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专题讲座等多种灵活方式。
    2.1 师承教育  孟河医派的师承教育包括家传或师徒传授。师承一般经历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这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背诵中医经典及方药,熟读医学著作,夯实中医基础的阶段; 侍诊是跟随老师诊病的过程, 学习老师如何问诊,如何辨证,如何处方用药,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 试诊是弟子独立诊断处方,老师修改分析,是运用中医理论及老师的学术经验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 可独立行医, 也是正式成为传承人的阶段;再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传承人在行医中继续向老师请教,共同探讨问题。二是由老师推荐,拜另位名师学习,拓展专科知识及技能。如丁甘仁发蒙于费氏门人,经老师推荐,又聆教于马培之、巢氏名医,在苏州行医期间, 又精研吴门医派治温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至沪上,又从安徽伤寒经方名家汪莲石游,学习经方临床应用,终成一代大家。
    2.2 学院教育  丁甘仁在上海行医时对当时中医界出现的思想保守、医术秘而不宣等现象非常不满,认为这不利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的传承,于是联合同道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于1917年7月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其后他又在友人帮助下先后成立沪南、沪北两所广益中医院,为在校学生提供临床实习基地。1946年学校被国民政府勒令停办,在办学29年中,共计毕业、肄业学生1000余名, 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章次公等均为该校早期学生。1926年,王慎轩创办“苏州女科医社”,后改名为“苏州国医学社”、“苏州国医专科学校”,抗战爆发后,被迫停办。该校共培养学生800 多人,傅方珍、陈丹华、郑绍先、胡念瑜等出自该校。1927 年,王一仁、许半龙、秦伯未、严苍山等人在章太炎资助下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后因财力有限,难以为继,由上海国医公会接办,至1939 年停办。该校共培养学生近400名,任应秋、朱良春、颜德馨等毕业于该校。1928 年,徐衡之与陆渊雷、章次公等人联合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后因日寇入侵而停办,五年中共培养学生近200名,谢诵穆、范行准、沈济仓、肖熙、陈恭炎等出自该校。
    2.3 函授教育  孟河医派名家恽铁樵先生首次将中医教学与函授结合起来, 通过函件的形式将授课内容寄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习掌握知识。1925 年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当年即通函教授学员250 名。是年秋,恽氏发表了《创刊函授学校宣言》,点明了其通函授学的目的与指导思想,“我所办函授医学则利在乡村,今之富贵人信任西医者多,西医亦能为富贵人尽力而乡村则苦于无良医, 吾侪认定目标从乡村发展,不患无出路。”[2]其后,接受通讯讲习者多达600 余人,学员遍及全国各地,南洋诸国亦有从学者。1928 年,由于种种原因,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曾一度停办。1933 年,复经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重办,继续进行通函授学,求学者达300 余人。经过恽氏的努力,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成为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以函授形式办学影响最大的中医学校, 为中医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2.4 其他形式  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 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1927 年恽铁樵创办临证实习班,学员白天在诊所抄方,夜间上课,一周两次,采取“演讲”的形式,内容多为白天所诊病案,言语诙谐,逸趣横生,颇受学生欢迎。授课内容由学员记录,后由章巨膺编为《恽铁樵演讲录》。1936年4月,又由章巨膺主办临证实习班,凡远途的学生短期集中学习,白天在门诊跟师临证,晚上专题讲座或疑难解答。为了夯实函授学员中医理论基础, 定期举办经典理论的短期讲习班或专题讲座。
    3 传承内涵
    3.1 厚基础,宽知识孟河医派认为,中医古籍经典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 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凡学习中医者,如不熟读精研,则难明医术之理,难通医学之道,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担当治病救人的重任。故孟河医家在传承中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要求弟子背诵经典著作及临床实用性强的医学专著、基础知识类书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脉经》、《药性赋》、《濒湖脉学》等;要求熟读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医宗金鉴》、《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证治准绳》、《景岳全书》、《东垣十书》等; 对本流派前贤的精要也有具体要求,如精读《医醇剩义》,掌握其中费伯雄自制的二百余首方剂,并要精读理解《医方论》、《医略存真》、《马评证治全生集》、《喉痧症治概要》及孟河医派名家医案。在夯实中医基础理论和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同时,还要求弟子博览各家之说,撷取各家精华,融会贯通,验于临床。章次公先生尝说:“各家学说,互有短长,治学者不应厚此薄彼,能取长补短,其庶几矣! ”
    除此之外,孟河医派对弟子宽知识的要求,还表现在对医易相通、医文相通的认识上。他们认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学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故追本溯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有利于对医术、医道本质的把握和理解。故孟河医派名家鼓励弟子对易经、佛教、道教、儒家思想要有所理解和借鉴。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戏剧技击、诗文金石等,亦要求弟子有所专长,以进一步修身养性,提高悟性。正如孟河医派名家裘沛然所称:“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章次公认为“为医者,仲景书固不可不读,而于历代各家医集,晚近中外科技书籍,以及其他小说笔记之类,凡有关医道者,胥应浏览,识见广邃,而后临床辨证论治,自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3]
    3.2 多技能,勤实践  孟河医派历来强调治病救人,疗效为先。认为疗效的提升,除需要理论根基雄厚、勤于临床实践外,还当精专博通,既通晓全科,又精于专科;既辨证详明,又治法多样。因此,在传承中,要求弟子内外妇儿诸科知识均需通晓,并有所擅长;在临证中,要求弟子内服、外治、针刀、火灸多种治法均需掌握,并得心应手。如费伯雄长于内科,以擅治虚劳闻名,但观其医案,外科、眼科、喉科、皮肤科、妇儿科无不涉及,且造诣不凡,多金玉之言,善用食补,著有《食鉴本草》。马培之精擅外科,家传医术以外科为主,但他提倡“凡业疡科者必须先究内科”,自云“既求方脉而刀圭益精”,治疡病采用内服、外用加针刀并施,一病多法,一病多治,故而“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光绪六年(1880 年)应诏入京视西太后疾,得御赐匾额“福”、“务存精要”。巢崇山、巢渭芳二人,一以擅用刀圭之术治肠痈,一以长于火针排脓治肠痈而分别闻名沪上、乡里,然从现存的医话、医案中,记载内科病案诸多,尤以伤寒治疗颇具特色,每多奇效。丁甘仁擅内科、精喉科,以善治喉痧闻名沪上,同时擅长外科手术,如用中式手术刀切开排脓,采用古法“火针”穿刺肿疡。孟河医派名家诸多治疗方法,也是传承弟子技能的主要内容,这些技能,必须反复实践方能掌握自如。
    3.3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是原“上海国医学院”的校训。发皇古义,是指认真研究中医经典理论,继承并发扬中医传统理论的精髓;融会新知,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兼容融合,为我所用。具体在传承内涵上,有以下三个方面。
    3.3.1 师古不泥, 取长纠偏  费伯雄指出:“师古人之意,而不泥于古人之方,乃善学古人也。”所以遣方用药,并非照搬古方,而要根据病人病情、体质、时令节气、环境地域来加以调整,用其长而化其偏。如治气虚发热,神疲食少,师东垣温补之法,而不用“升”、“柴”升阳,自制和中养胃汤,用薄荷代升麻,再加茯苓、薏苡仁、砂仁等和中化湿安胃;治肾劳阴虚火旺, 师丹溪滋阴之法, 自制来苏汤, 而不用“知”、“柏”泻火,以二地二冬二沙参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二芍清柔心肝,以杜仲、沙苑、磁石等益肾固精,更妙用莲子十粒安静上下君相之火而交心肾。
    3.3.2 衷中参西, 中西汇通  孟河医派在坚持中医为体的基础上,主张吸纳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为我所用。如丁甘仁认为:“医为仁术,择善而从,不分畛域”,“中医以气化擅胜,西医以迹象见长,论其理则中学至精,论其效则西医亦著”。故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生理、解剖、传染病等西医科目。恽铁樵是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医、西医是“根本不同方法之两种学说”,中医自有其立足点,西医自有其长处,他主张吸取西医的实证方法,革新中医,创造出“较古人为精,视西人尤密”的新中医[4]。章次公先生也是衷中参西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中西医“欲求融合,必求我之卓然自立”,提出临床必须“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双重诊断”即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治疗上也应治病与治证相结合,疗效会优于单一的辨证用药。“一重治疗”是指不断挖掘发挥方药、针灸之长,彰显中医治疗特色,而非简单的“中药加西药”。
    3.3.3 博采诸家,自成新意  费伯雄认为“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治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不读金元四大家,则无以通补泻温凉之用,而不知变化”。[5]章次公先生认为“仲景之书,确是大经大法,有启迪后人的作用。清代叶天士等总结前人的理论与经验,阐发温病学正是对《伤寒论》的发展。”[3]故孟河医派在传承上要求弟子无门户之见,无派别之偏,广览博采,择善而从。在学校教育中,丁甘仁常聘用不同流派、不同学术见解的中医教育名家授课。同时,孟河各医家又注重对江湖铃医治病经验、民间单方验方的搜集整理,验之临床,并归纳总结,以传弟子。如费伯雄辑有《怪疾奇方》、马培之辑有《青囊秘传》、巢崇山辑有《千金珍秘》、丁甘仁辑有《丁甘仁家传珍方》。在博采的基础上,孟河医派要求弟子多思勤悟,触类旁通,自成新意。如丁甘仁融会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 形成了寒温融合的治疗风格; 章次公精研方药,妙用虫类药,创立“护膜医疡”法治疗胃黏膜病;秦伯未融合前人多种辨证方法, 创立十四纲辨证体系;邹云翔开创了肾脏病中医药辨治体系;徐衡之开创了血液病中医药辨治体系;朱良春、颜德馨中医药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的经验,均为继承中创新之例。
    综上所述,孟河医派通过广开门户,严格择徒,保证了传人的可塑性;通过形式多样、实用灵活的传承方式,保证了传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道术同授、理法共传的传承内涵,保证了传承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以上特点,决定了孟河医派名医辈出,至今薪火相传,代代不熄。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现有孟河医派传人1306 人,常武地区有孟河医派传人269 人,自清以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孟河医派名医达120 余人,在各省市有一定影响的孟河医派名医有600 余人,有八位医家先后成为“御医”或为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 费伯雄、马培之、余听鸿、恽铁樵、谢利恒、丁甘仁、陆渊雷、秦伯未八位医家作为近代中医人物载入《中国医学通史》, 成为孟河医派名垂青史之士, 裘沛然、朱良春、颜正华、颜德馨、陆广莘五人荣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因此孟河医派传承规律的研究,对当今新一代名中医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余鸿仁.余听鸿先生传略.江苏中医,1958(2):37
    [2]章巨膺.铁樵医药事务所三周年纪念刊.铁樵医药事务所,1936:8
    [3]朱良春,李树仁,姚守诚,等.中医学家章次公先生传略.中医学家章次公先生百岁诞辰纪念册,2003:1
    [4]邓铁涛.中国医学通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3
    [5]朱雄华,蔡忠新,李夏亭.孟河四家医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3

来源:《江苏中医药》2010年12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