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孟河医派兴盛原因考
2014-01-12 13:51  

 姚海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1203)

    摘要: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 清末民初在全国影响很大, 其学术思想相传至今。这一著名医派的兴盛与地理自然环境、经济文化背景, 以及此医派自身的原因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孟河医派;兴盛原因;传统医术

    孟河古称南兰陵,南朝宋置南陵郡[1]。是江苏常州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小镇。孟河医派是以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四大家为代表的形成于江苏常州的一大医学流派,属于地方性医学流派。自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创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开始。到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费、马、巢、丁等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然后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孟河医派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在清末民初的医坛上,以其深厚的医学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其学术相传,至今未衰。难怪属于四大家之一的丁甘仁在余景和《诊余集·序》中会骄傲地宣称:“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人们会觉得奇怪,缘何一个著名的医派会在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镇悄然兴起,逐步发展,然后蔚然壮大?本文试探讨其原因如下。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孟河镇位于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现属新北区。孟河,原是唐朝元和年间,由常州刺史孟简主持开通的武进县内的一条运河,全长四十一里,是京口(镇江)至江阴间连接南运河与长江之间的水上大动脉,镇乃因河而得名。
    河流是哺育人类的母亲,古往今来,人类总是选择依河而居,从事生产生活,繁衍后代。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即发源于江流河畔,如古埃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于幼发拉底河,古印度于恒河,中国于黄河。历史证明,江河地带总是人口密集度比较高的地区,也是水上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也就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
孟河,在古代南方陆路交通极不发达,水陆交通运输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由于地处长江主干道,南又连接京杭大运河,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对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委实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古代人口重心在黄河流域,经济文化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2]。晋朝到宋朝,出现多次人口、经济和文化南移高潮。唐朝“安史之乱”成为分水岭。公元755 年“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人口大规模南迁。诗人李白说:“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来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李白全集》卷二十六)江南经济开始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韩愈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送陆歙诗序》)杜牧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上宰相求杭州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以后,北方人口又一次大规模南迁,朝野精英,悉数南下,进一步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宋时称“苏湖熟,天下足”。明清两代,长江流域的开发更是转入兴盛期,明代丘睿曾说:“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之十九也。洪武中,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2 943万,而浙江布政司275 万,苏州府280 万、松江府120 万、常州府55万……”(《大学衍义本》卷二十四)
    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促进区域的发展,经济繁荣,交通要冲,信息灵通,也是孕育人才的有利条件。孟河所属的常州正处于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这里独特而又便利的水上交通优势,再加上富庶自足的经济,无疑对当地漕运商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信息的交流,人才的往来会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常州武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北亚热带,地貌是丘陵低山地带。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4.8%,东南部雪堰、潘家两镇低山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和桃、梨、葡萄等水果。境内有漏湖、阳湖、宋剑湖等自然湖泊,河港塘荡纵横交错,淡水渔业资源丰富,适宜于鱼蟹虾蚌等水产养殖。矿产资源主要有郑陆的石膏矿,焦溪、新安等地的白泥、紫砂、陶土等矿,以及潘家、芙蓉两镇的优质矿泉水。
    良好的自然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地貌,非常适合各类中草药的生长、种植和栽培,中草药的品种因此丰富多样。如今,这里仍然是江苏省重要的中药资源区之一[3]
    三、人才辈出文化繁荣
    优异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经济基础,是孕育人才、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孟河正处于“吴文化”的核心地带。“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渊远的历史。它以一万年前的太湖三山岛旧石器文化为源头,历经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展序列,从太伯奔吴建立句吴传至夫差为止,历时七百年的吴国,融合中原文化与荆蛮土著文化,建构了吴文化,在中华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后经从东晋到南朝、从南宋到明清以及近代的三大繁荣期,形成经济领先、交通便利、教育发达、工艺精湛、人文荟萃、开放创新的文化特征,在中华文化中心南移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4]
    孟河所属的武进、常州正是“吴文化”一个突出的代表。据统计,唐代以来,武进历史上曾出过进士1 546 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2名,传胪6名),为全国县级之最[5]。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音乐鉴赏家季札曾封居武进,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则生于古武进县城(今孟河镇万绥村),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组织编纂集秦汉两晋诗文精华的《昭明文选》。至清代,常州文人更是在中国文坛上激扬文字,独领风骚,这时候共产生了五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如以恽敬为代表的“阳湖文派”,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恽南田为代表的“常州画派”等,十多位杰出的学术领袖、作家和诗人,如赵翼、黄仲则、洪亮吉、孙星衍、段玉裁、李宝嘉等。无怪乎南宋大诗人陆游会这样盛赞常州:“方是时,毗陵(常州)多先生长者,以善俗进后学为职,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修后河碑记》)清代袁枚曾高吟“常州星像聚文昌”。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龚自珍也慨叹常州府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常州高才篇》)
    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思想指导下,孟河镇以儒从医者甚众,或承其家学,或受于师门,并且受儒学的影响,同业之间相互切磋,阐发古典医籍之奥义,或下承诸子百家之说,逐渐形成了孟河医派,与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合称常州五学派。各学派之间文化学术艺术之风相互鼓荡,使得常州文化与学术在当时呈现出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
    四、朝廷嘉奖名震江南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 1875),孟河医学得到很大发展。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日臻完善,当时的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占主导地位,分别造就出杰出医家费伯雄和马培之[6]
    费伯雄(1800- 1879),以治虚劳见长。曾为时任江苏省官员的林则徐家人治病,与林则徐交情甚笃。由于治愈道光帝的失音及皇太后的肺痈而获赐匾额和联幅,被称“是活国手”,此后名声尤振。当时求医者还包括江苏省学监李联啸(《好云楼初集》卷三十三)、太平天国时期驻守邯郸附近江南大塞的向荣将军(赵中浮,翁同日记排印附索引)、翁同(戴祖铭《翁同与孟河名医》)、左宗棠将军(蔡冠络《清代七百名人传》)等显赫人物。《清史稿》称其:“咸丰间以医名远近,诣诊者路相接,所居遂成繁盛之区,持脉知病,不待问……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清史稿》卷五百二·文艺一)可见其影响与声誉。

        

    马培之(1820- 1903)与费伯雄齐名,以外科见长。他在治愈多方求医不果的翰林院成员余鉴、著名经学家俞樾的顽疾后名声更著,成为江南妇孺皆知的名医(蔡冠络《清代七百名人传》卷三)。1877年,翁同受兄弟病故的打击,旧病复发,再次来孟河求医。翁记载了此次求医经过,称“马培之病者满室”(戴祖铭《翁同与孟河名医》)。1880 年,马培之进京为慈禧太后治病,疗效显著,慈禧特赐“务存精要”匾额等予以褒奖,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马培之《纪恩录》)。几十年后,北京人仍称马培之为当时京城三大名医之一(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学家传录》卷三)。
    费氏、马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赫声望,也吸引了孟河的其他家族从医,孟河医家队伍不断壮大。如此,孟河医学事业更是蒸蒸日上,常州、武进等府县志上记载有当时“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的盛况。
    五、不拘门户交流切磋
    孟河各家在诊疗技术上各具特色。如费氏代表费伯雄立论以和缓为宗,制方用药,戒偏戒杂,多寓神奇于平淡。他从医一生,主张师古而不泥,不趋奇立异,善于变通化裁古方,创制新方,有较高的临床造诣。费伯雄生平对慢性病尤有深刻阐述,被称为近代以善治虚劳名世的专家。马家以疡科名世者多人,至马培之呼声最高,影响最大。马培之精通内外两科,尤其擅长疡科。巢氏擅长内外两科,善于用刀圭之术施于肠痈,多应验如神。丁甘仁以治疗猩红热闻名,兼精外、喉两科,旁及内、妇、儿各科,遣方用药强调平淡温和。
    孟河医家众多,治疗上各有所长,其医术虽然主要以世袭祖传为主,但是他们同时也可贵地做到了以弘扬医术为宗旨,不分门户,收徒授业(如马培之得祖父马省三医学真传,又师从费伯雄;巢渭芳为费伯雄寄子,又从马培之游;丁甘仁从师于费氏,又聆教于马氏、巢氏名医;马氏外族门人有邓星伯、贺季横、沈奉江、金宝之、周憩堂、王询刍等;费氏外族成名门人有余景和、邹云翔、屠揆先等),各家更是通过联姻的方式互相渗透交融,博采众长,如费伯雄之子娶马培之的妹妹为妻;丁甘仁娶马培之女儿为妻,费氏门人余景和后人与丁甘仁后人结亲等),使得各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些无疑都有力地促进了孟河医学的兴盛和发展。
    六、向外发展扩大影响
    清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孟河地方经济陷入相对疲软,加上孟河从医者日益增多,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许多名医开始走出孟河,谋求向外发展。如巢崇山于1859年太平天国时逃难到上海,以针刀技术治愈了大量肠脓肿患者而闻名上海。1883年,马培之迁往苏州,分别在其住所和沐泰山堂药店坐诊,门庭若市,其居住之处,至今仍被称为马医科巷。之后,又迁无锡及上海,最终定居无锡。1894 年费绳甫因几乎破产,不得已迁居上海,靠收取较高的诊疗费弥补经济损失。1884年,丁甘仁迁居苏州;1890年,又前往上海。随着孟河医家的逐步向外发展,其影响也随之扩大。
    为了进一步保存和弘扬祖国传统医术,加强学术交流,孟河各家还纷纷著书立说。如费伯雄著有《医醇义》、《医方论》、《费批医学心悟》等;马培之著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传薪集》、《医略存真》及《外科集腋》等;巢崇山撰有《玉壶仙馆医案》、《千金诊秘》等;丁甘仁著有《药性辑要》、《脉学辑要》、《喉痧症治概要》等。孟河各家宝贵的诊治经验,就这样保存下来,并泽及一代代后学。1916 年,丁甘仁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借此聚拢了一大批中医名家,也培养出一代代学生。由此逐渐形成孟河弟子满神州,孟河医术遍天下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朋述宪.孟河名医录[J].湖南中医杂志,1997,5.
    [2]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0-83.
    [3]段金等.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
    [4]徐采石.吴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J].江海学刊,1999,5.
    [5]陈弼.简论常州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江南论坛,1999,4:42- 43.
    [6]缪卫群.孟河医家新探[J].中华医史杂志,2004,2.

来源:《中医药文化》2006年第1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