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霞 张玉才
摘要:家族链的传承在新安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严格的宗族制度为徽州医家家族链的稳固和发达提供了社会基础,而徽州宗族重教崇文,各名家深受熏陶,儒医兼修,并将医技代代相传,形成了某些独具特色的医学专科。
关键词:宗族;新安医学;家族链;传承
徽州,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徽州文化为华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新安医学即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药行业,在儒风盛行的徽州更是被儒士们看作“行仁术”的方式,倡“不为良相为良医”、“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故涌现了大量的儒医。清代《伤寒经晰疑正误·高学文序》称:“余游江浙闽粤,已廿余年,遂闻天下名医出在新安。”现代名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医史文献学专家余瀛鳌先生称:新安医学,“在以地区命名之中医学派中,堪称首富”。现就新安医学繁盛与徽州宗族制的关系试述如下。
1 严格的宗族制度
作为程朱理学之邦,其封建宗法尤为典型,宗族组织井然有序,祠堂族长的族权起到了补充封建基层统治的作用。如赵吉士曾指出:“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名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十一·故老杂记》)新安宗法制发达,成为“新安之异于邻郡”的一个标志。在这等级森严的宗族组织中,医生职业的社会地位虽不高,但它是维持其宗族健康、尊老爱幼不可缺少的,与封建宗法制利益是一致的,况且为了使子孙免遭疾病之苦,竭力鼓励和保护医家世代业医是必然的。同时封建宗法制首要的原则就是尊祖,因而子承父业即子承父志,把祖先积累的临证经验和笔记继承下来不致失传,昭示于后世,是子孙的义务与孝心。所以出现了新安医学普及与传播的最重要的形式,即家族链传承。可见徽州宗族为徽州医家家族链稳固和发达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以新安医著的序跋、艺文志、地方志等资料统计,从宋至清末新安医家家族链达50多条(以3代或3代以上相传为一个家族链),记录名医达250余人[1]。由父传子、传弟、传孙、传侄、传婿、传甥的形式传授医学占有相当比例,约占20%[1]。而以父子相传为最重要的一种传承方式。徽州六邑杏林世家众多,医术代代相传,有的能延续数百年,且名医辈出。值得注意的是,在范围不大的新安地区,出现了如此众多的医家家族链,链长达30多代(如歙县黄氏妇科至清黄士迪已32代)[1]。不仅医生的家族传承如此,医官的家族世袭也很突出,如龙墩程氏等[2]。这是医史上少见的现象。
2 重教崇文的传统
徽州世家大族子弟绝大多数都是“中原衣冠”的后裔,是孔孟之道的信徒和儒家思想的继承者。重视教育事业,是儒家学派和儒家知识分子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传统。他们把教育事业提高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朱熹在《玉山讲义》中说:“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他在《送李伯谏序》一文中又说:“国家建立学校之宫,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徽州宗族子弟继承“中原衣冠”的衣钵,同时受朱熹思想的影响极深,所以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3]。
徽州的文化教育发达,在明清时期很有影响。由于新安文化昌盛,教育完善,族中子孙幼皆受儒。自朱熹倡导修儒须兼修医学之后,新安儒士身体力行。宋元以降,徽州教育事业的兴盛、徽商的繁荣及刻版业的发达,给新安医学发展带来绝好的机遇,成就了大批新安医学名家。其一为以儒通医,多为饱学之士或知名硕儒,早年儒医兼修,以儒理贯通医理,医学有相当造诣。如程敬通,其文称雄两浙间,后以医为业。有“日出治医,日晡治儒;出门治医,入门治儒;下车治医,上车治儒”之称[4]。另外还有汪纲、鲍同仁、程?、余傅山、张柏、方有执、汪昂、程应旄、吴楚等。其二为仕途不敏,弃儒从医,多为邑庠生,屡试不中,转攻医学而有所成就。如余午亭,攻读儒学30年,士际不遇,适其兄任钟祥县令归,劝其弃儒从医,遂发奋钻研医学。此类还有李之材、程知、王桂元、吴澄、江芬等。
3 家族专业的传承
新安医学的一些小科,由于医家的医技和医疗经验由后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同一专科或同一领域经过几代或几十代人的努力,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专科。受“医不过三世不服其药”思想的影响,这类医家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后世医家也是靠此专科传承谋生。如:歙县郑村郑氏喉科,历时15世近500年,凡38位业医者[5]。此类还有吴山铺伤科、蜀口曹氏外科等。
4 结语
徽州宗族的巩固和繁荣是新安医学的传播与发展的基础,并为其提供了后续人才。大量儒生承父业医,由于文化素质高,完整地继承先贤的经验,并广览群书,汇以已见,著成一定数量的医书,比较系统地总结新安医学的理论和临床,传于后世,使子孙有章可循,加速了医家家族链传递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了新安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光东.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 9(2): 23-26
[2]戴廷明,程尚宽.新安名族志[M].合肥:黄山书社, 200431[3]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425-426
[4]张玉才.新安医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 20-205
[5]郑日新.新安郑氏喉科医学述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 22(5): 13-16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