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概况|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招聘|招生就业|文化江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院聂宗秀研究员和吉林大学苏蕊副研究员受邀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4-06-11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玲霞)6月4日,第163期“科研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聂宗秀研究员和吉林大学苏蕊副研究员受邀分别为我校师生作题为《颗粒质谱与成像》和《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研究》的报告。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式举行,会议由科研处主办、院士工作站承办。

聂宗秀研究员从微纳尺度颗质谱、纳米颗粒质谱成像等2个方面阐述质谱技术在生物、医药、材料和环境等的应用。首先,他从研究背景介绍了颗粒纳米尺度的广泛应用,以及颗粒分析表征意义,同时详细介绍了微纳尺度颗粒质谱和纳米颗粒质谱的构建及挑战。其次,他介绍了构建微纳尺度颗粒质谱装置,实现多参数综合表征。最后他介绍了纳米材料颗粒免标记质谱成像的建立方法,获得了纳米载药及气溶胶颗粒的质谱成像。

苏蕊副研究员主要阐述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质谱可视化技术在肿瘤早期诊断和肿瘤代谢机制的研究意义。她介绍了采用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iEESI-MS),结合生物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基础,设计了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和高通量的动态可视化分子诊察方法,获得了精准肿瘤标志物分子集群,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此外,结合质谱、转录组、光谱等数据的多维分析,建立了组织、血液、基因和免疫多维一体的数据分析方法。


交流环节,聂宗秀研究员和苏蕊副研究员针对质谱技术及交叉学科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与我校师生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强调了技术方法创新和聚焦前沿的重要性。现场讨论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本次报告开拓了研究视野,了解了学术前沿,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聂宗秀,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颗粒质谱构建及小分子代谢产物质谱,针对质谱在颗粒分析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在质谱仪器构建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Nanotech.、Science Adv.、Angew. Chem.、ACS Nano.、Adv. Funct. Mater.、Anal.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发表在Nature Nanotech.的文章,由杂志社撰文在同期的“新闻视角”中进行了专栏评论,被Chem. Res. Toxicol.选为“研究亮点”,入选2016年Nature Nanotech.杂志10周年专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

苏蕊,博士,副研究员。吉林省化学学会化学医学交叉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iEESI 技术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呼气质谱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天然产物小分子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共计10余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Theranostics、Anal. Chem.、Acta Biomater.等Q1分区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2项


稿件来源:科研处

部门审核:李斌

责任编辑:饶金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