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树师风、育学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莘莘学子的真挚情感,赢得了广大学子的爱戴。近期,学校党委宣传部开通“身边好老师”栏目,集中展示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潜心教学、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典型。
师者医者 仁心仁术
——记“全国优秀教师”蒋小敏
记者 邹霞 张安然
“全国优秀教师”蒋小敏
她用温柔和爱心关注学生,为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她用使命和细心关注病患,为他们照亮健康之路;她用勤奋和恒心关注自己,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她32年如一日,用无悔的青春和执著的爱,抒写着仁心仁术的感人篇章。她就是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蒋小敏。
蒋小敏,中共党员,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组长,江西省中医院国医堂主任,为全国第5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全国首批杰出女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全国优秀教师。
精益求精 严谨治学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这是蒋小敏在获得学校“教学标兵”称号时的获奖感言。
从教32年来,蒋小敏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她的学生有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也有青年教师和临床医生。“学医的人,一定要养成细致踏实的作风,做事认真严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日常教学中,她坚持讲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她十分重视备课和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等精心策划,力争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教学方法上,先后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学生写论文学习法、讨论式教学法、辨证思路教学法等一系列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语言生动活泼,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学校科技学院一位学生在第一次听蒋小敏老师上《伤寒论》后,惊喜地说:“一直担心学习中医经典是件很费力的事,没想到蒋老师的课听起来这么轻松。”正是由于这份用心,蒋小敏先后在全校教案和教学方案设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学校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教学标兵”称号。
作为学科组长,蒋小敏十分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盛励是蒋小敏所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的一名青年教师,对他来说,挨蒋老师的“训斥”已是家常便饭。面对记者的“同情”,盛励却很骄傲:“蒋老师要求很严格,训人也特别有水平,每次挨训后,我的业务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蒋小敏多次在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基地医院进行现场公开课教学示范,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更快提高教学技巧,快速成长起来。她还经常以现场点评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进行评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研修学习,参与本专业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展视野、增长才干,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蒋小敏与学生教学互动
言传身教 润物无声
“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蒋小敏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做每一件事她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对我来说,蒋老师有时候是老师,但有时候更像一位母亲。”从读本科开始,朱治铭就十分喜欢蒋小敏的课。经过多方了解,最终选择报考了蒋小敏的硕士研究生。如今已是研一的他告诉记者,师从蒋老师学习伤寒,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找到了一位很好的引路人。“如果可能,我还将报考蒋老师的博士研究生,继续跟着她学习。”
蒋小敏曾经担任过中医1980级、1983级、1999级学生班主任,对学生们悉心指导、关爱有加。有的学生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她就主动把学生找到办公室,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补课;有的学生生活困难,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私给予帮助;有的学生勤奋好学,经常请教,她毫无保留、不厌其烦。正是因为她的关心,她的爱护,她的无私,学生们也用自己优异的成绩表达着对这位班主任的尊敬:以1999级2班为例,2004年有40人报考中医学硕士生,其中就有27人考取了硕士生;全班99个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5%以上;来自乡村的贫困女生徐娜,在校5年,蒋小敏一直悉心关照,帮助申请减免学杂费,建立自强自立信念,并在思想、生活等各方面予以指导。毕业后,徐娜立志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毅然和丈夫扎根麻风病村,成为“南粤巾帼十杰”。而今,学生们虽早已毕业,仍经常或电话或面访,主动找她促膝谈心、征求意见、咨询就业、工作、乃至生活的种种问题。
现在,蒋小敏虽已不再是班主任,但对学生的关爱却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一次,蒋小敏带队去广西参加“泛三角洲中医大学生中医基础和临床能力竞赛”,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并能与学生更多地交流,她放弃高级职称可以享受飞机待遇,乘了16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南宁。在我校代表队刚刚参加完决赛,蒋小敏和其他几位老师甚至没有到南宁市区看一眼,又立即乘了16小时的火车赶回来处理工作。“蒋小敏是我见过的做事最认真的人!”她的一位老同事由衷地感慨。
蒋小敏还热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带学生参加义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她曾在暑假亲自带队到江西瑞昌县武蛟乡开展三下乡活动,带领中医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婺源江湾镇送医送药,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生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探索创新 超越自我
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蒋小敏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反映也很好,但她从不满足,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
“一个人有没有理想抱负,是成才的重要标准。”蒋小敏这样告诫学生,也这样鞭策自己。尽管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她依然孜孜以求。
蒋小敏经常到图书馆和各个书店查找、借阅、购买专业书籍,坚持挤时间阅读、钻研,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视野,使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她认真摘记笔记,修改教案,对照和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研究、思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她重视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主持完成省部级教研课题《中医本科生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教学管理模式转变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厅级题《伤寒论阳明热证和热厥证动物模型研究》;主持完成研究生教改课题《师从名医群体的硕士生临床培养方式的研究》,荣获得江西省首届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或参加完成省级科研课题8项。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多项。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撰写了十余篇教改论文发表在省内外刊物上。出版专著1部,主编、副主编以及协编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她积极探索用慕课形式开展远程教学。还先后到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进行学术讲座,出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主讲的《伤寒论》评为江西省优质课程,江西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学校精品课程。指导研究生撰写《痛风的六经辨证论治》获江西省中医内科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蒋小敏带学生临床实践
仁心仁术 情暖杏林
蒋小敏老师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工作态度勤奋积极。她经常用居里夫人的格言“人要有毅力,否则一事无成”来勉励自己,也勉励学生。除了教学、科研、带硕士生外,还坚持从事临床工作。
为了不影响教学,她常常利用晚上时间钻研业务,撰写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临床水平。2003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湾里新校园,市区与校区路途遥远,遇上有课,她通常早上7点赶到医院,查完房后再赶校车到湾里上课,从未请假。工作中,她从不接受患者的请吃,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她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坚持少花钱、看好病。有一次,她的一名脑出血的病人出院,结算才一千余元,患者感动地对周围的人说:“蒋医生心眼真好,对我们病人比家里人都好!”正是因为高尚的医德和临床疗效,蒋小敏被评为江西省名中医、全国首批杰出女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第5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蒋小敏不仅看病,也兼任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江西省名医工作室)主任,负责国医堂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国医堂汇聚了省内数十位名老中医专家,他们医术精湛、德高望重。蒋小敏给自己的定位是“服务”,为专家们做好服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患者服务,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理念一转换,工作大改善。国医堂中医医疗综合实力在江西独占鳌头,其影响已经辐射周边省市,居国内省级中医先进之列。2009年,江西省中医院国医堂荣获“全国首届优秀名医工作室”光荣称号。
本着“上工治未病”的理念,蒋小敏还积极投入到中医药文化和科学普及工作中,在报刊杂志发表中医科普文章百余篇,在各大媒体健康与养身节目中普及中医知识,开展中医文化和科学知识讲座十余场,在企事业单位开展中医养生讲座数十次。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药科学文化宣讲团专家称号,荣获全国中医文化科普知识金话筒奖和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全国中医文化科普先进个人等诸多称号。
32年来,蒋小敏在中医的殿堂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科研的道路上艰苦探索,攻克难关;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传道解惑;在临床一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她执着追求,不停攀登的足迹深深地印在她那一摞摞荣誉证书里;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品格深深地影响和带动着周边的人。她对党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一往情深,她在教育、教学、教研和临床中做出的努力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教学名师的称号!
(责任编辑:张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