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纳自己,改变内心焦灼的状态
  •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0-30 11:29:01    阅读:次    字体:【
  •       


    焦灼感是如何产生的?正常情况下的产生:现实无法满足而内心渴望满足之间的矛盾;非正常情况下的产生:长时间的自我加压,与现实的不能立即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当大部分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压力时,就会在心理产生影响或者伤害。

    焦灼感最常见的根源就是太“为难”自己。决不允许自己出错,决不允许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在这种苛求自己达到自我期望的背后,都有一颗不断焦虑的心。当你的内心呈现焦灼的状态,从表面上看,你已经形成了很强烈并且固定的负面思维模式。但是,从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来说,这就是一种缺乏自我认同的心理。它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对自己不满意,习惯性苛责自己,透支自己。无法正视自己的缺点,固执地认为自己不能拥有缺陷,同时还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缺陷,不断地对自己提出一些极度严苛的要求。

    挫败感很强,每天都在满负荷前行,越发焦虑。即使面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失误或失败都能产生强大的挫败感,为了挽回这次的损失,不断给自己负重,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如履薄冰,内心越发焦虑。

    内心的压力非常大,被糟糕的情绪填满,一点就燃。因为害怕出错,害怕失败,每走一步都很小心,内心的压力就会不断增加。而且,当自己的期望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内心被不断衍生出的负面情绪瞬间填满,任何的契机都会是他们宣泄的渠道。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艾伦·兰格曾做过一项研究,探索出错的态度如何影响演讲的,参与研究的人被随机分为了三组,要求他们做演讲。

    第一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不好的”;第二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而第三组参与者被告知“请在演讲中犯一个错误,而且可以犯更多意外错误”。

    结果,第三组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没有焦灼感,并且获得了观众的最高评分。之所以会得到这种结果,是因为这组的选手已经把对自己的苛求抛于脑后,只是一心地注重表达,好奇地探索这次经历的各种可能性。

    实验表明:出错并不是我们避之不及,不愿接受的丑事,其实,对于人们来说,出错还是一件好事,它甚至能够让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当你面对自己的失误时,不懂得接纳自己,放不下自我批判;当面对自己的缺点时,内心也是充满了抗拒,始终不能接纳这个缺点,所以自己才会处在焦灼的状态。

    如何才能改变内心的焦灼状态?

    第一,接纳自己的阴影。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所谓的“阴影,就是我们内心中消极的一面。尽管看似罪恶的这一面属于我们,却是我们极力掩饰, 拼命否定的东西。它往往躲藏在内心的角落里,让人很难发现。但它会时刻暗示我们,觉得自己充满缺陷、一文不值。它是一个人的黑暗面,并且是那个你不愿承认的自己。

    当你不愿意面对和承认它时,这会限制我们的生命能量,让我们的生命不够完整。即使我们不喜欢它,也不用刻意压制它,甚至否认它的存在。因为无论你如何排斥,它永远都在。倒不如接纳、拥抱它,找回完美的自己。

    第二,接纳自己的特质。我们在拥有爱、创造力和同情心的同时,也都拥有贪欲、私心和冷酷。我们要接纳和包容自己的特质,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又怎么能期待世界来接受呢?获得他人的爱,前提就是自爱。只有把内外的积极和消极结合起来,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现的特质。

    第三,改变对出错的态度。在很多人眼中,出错是丢人的表现,其实有时候出错也会让你更有魅力。一位知名歌手曾说:演唱现场更好看就是因为有舞台问题、设备问题等不可预知性。当你当众出现纰漏或者揭自己短时, 会让你变得更有魅力。就像心理学家托德,卡什丹所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情愿花费多出10倍的高价去听最喜爱乐队的现场表演,也不愿意在家里听他们那些完美无瑕的CD录音。”往往即兴的、不完美的表现,才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本来就是生活的样子。

    第四,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负责。大多数人只愿意为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承担责任,对于消极的事情则想办法推卸责任。宽恕曾经的人和事, 其实最终也是放过我们自己,选择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经历, 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脱离负面的情绪,远离焦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