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围绕着增强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两个主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引发一场激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大讨论,揭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7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一总体趋势,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意义的改革,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着质量滑坡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的文件,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估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今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计划安排的通知》(教高函200340号)指出,今后5年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全国所有普通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水平评估。通知发出后,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了积极、迅速反映,省教育厅对我省高校的迎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意见(湘教发200335号),那么,我校如何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文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之初,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里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指的是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讲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已实现现代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的物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增长。随着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将日益扩大,加入WTO后,高等学校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配置教学资源的渠道拓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竞争对高等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质量的挑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对高等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挑战;从高校本身看,则面临市场经济的巨大挑战,主要有教育资源配置的挑战,政府的有限资金投入形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毕业生就业的挑战;扩大规模对教学条件的挑战。如何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突出问题。无规模无从谈效益,有规模还要有合理的结构,这是质量和效益的基础,高校的生命线是质量,而学校的发展又离不开效益。面对新的形势,教育部推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教学评估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与师生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
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评估,是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一次难得的机遇,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通过评估,能够全面检验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办学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认真整改;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能够有效的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能够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教学水平评估如果能够以“良好”甚至“优秀”通过,那么经教育部向全国公布后,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就会巩固和增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对师生员工自身的发展和利益都将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三、迎评工作是涉及全校各部门的一项系统工程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设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8项。指标内容主要涉及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学工作思路,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质量控制,教风,学风等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只有全校上下,各个部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认识,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能做好迎评工作。为了保证迎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到四个统一,一个协同。四个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一个协同就是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工作,通力合作。为此,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做好迎评工作的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全员的迎评意识,让广大教职工、学生消除迎接评价是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院系领导的事而与已无关的错误认识,努力营造“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为迎评争贡献”的迎评氛围;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迎评机构,加强对迎评工作的领导,从组织上确保迎评促建工作有序、顺利地展开。学校成立的迎评机构主要有: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政一把手任组长);迎评工作组(下设若干分小组);院系相应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为了使得迎评工作中信息交流畅通,学校可设立专门的迎评工作网页或网站,及时向全校发布迎评信息。
四、迎评工作要牢牢把握水平评估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准确理解指标体系内涵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十六字”方针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的着眼点是促进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思路,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建设。所以,对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自评的过程必然是对学校教学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的过程又是一次完整的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不足的过程。牢牢把握十六字方针,就是在自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找差距,认认真真地改进存在的不足方面,扎扎实实的抓好建设,集中学校有限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解决教学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矛盾,从制度上、机制上确保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在学校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达到促改、促建的目的,找出差距、找出问题是前提,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指标体系的内涵。如第五个一级指标(教学管理)中的第二个二级指标质量控制,它不仅仅是指标说明中的5项内容。它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个层面是院(系)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等,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宏观方面;第二个层面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具体反映在各门课程和各主要实践环节上,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服务于培养目标。因此,课程内容的设定,知识选取,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所应掌握的知识、方法,具备的能力构成保障体系的第二个层面,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定;第三个层面是为了保证实现第二个层面的要求而制定的制度、机制和措施,也就是指标说明的内容。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完整的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第一个层面是统帅,规定着总的质量要求;第二个层面是对第一个层面的分解,形成了具体的质量要求;第三个层面是保障措施。
五、扎扎实实地做好自评工作是迎接教育部水平评估的根本保证
教学评估是事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与师生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学校只有把自评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才能经得起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的评估和检查。在自评工作中应坚持三个结合:坚持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推进迎评工作相结合,通过积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建设,在评建工作中努力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整体推进和局部改建相结合,即通过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工作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科设置与规划等,为各单位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指明方向,各单位通过评建工作的具体开展努力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目标;坚持实事求是找差距,认认真真地总结成绩与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相结合,做到成绩要充分总结,问题要找准,整改要及时,建设要有力。自评工作要做好,工作展开要有针对性。当前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较多,迎评工作要针对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矛盾开展,通过解决突出的困难和矛盾带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针对性的第二层意思是要针对指标体系中的重点指标。在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18项二级指标中,重点指标占11项,非重点指标很多是重点指标的逻辑结果。针对性的第三层意思是有针对性的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如通过实施“×××教师工程”改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风;通过实施“教学条件达标工程”改善教学条件。最后迎评工作要做得扎实,还须认真、仔细地制订迎评工作方案。方案的制订应在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完整透彻理解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基础上,由校迎评工作组完成。迎评工作大体分为六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分批开好迎评工作动员会;
b. 分批讲解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涵;
c.发放评建任务表并与各单位鉴定评建任务责任书。
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应在宏观层面自评,认真分析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工作思路,专业设置和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2、自评阶段。这一阶段各单位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方略,对照指标体系内涵,对本单位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自查,写出自评报告。
3、校内专家组诊断。专家组根据有关要求对各单位进行诊断性评估,帮助其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校迎评领导小组和迎评工作组分析、综合、调查研究整改意见后,向全校通报情况,下发整改任务书。
4、复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检查整改的结果,分析整改不到位的原因,帮助相关单位按要求整改到位。
5、做好以上工作,便可申请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诊断性评估。根据评估的整改意见安排下一阶段具体的整改任务。
6、迎接教育部组织的水平评估。
六、认真总结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认真总结学校的办学特色,对于争取教学优秀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没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水平评估以优秀通过非常困难。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的创造和积累,必然形成比较稳定的,有别于其它学校的办学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学科专业定位、学术氛围、学术成就、校园环境、校风和学风等,这些构成了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不同层面:(1)总体的治校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价值取向、学校精神等,这些属于办学的理念层,是学校办学特色系统的核心、灵魂和原动力;(2)具体的教育模式;(3)教学管理——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2)、(3)两个层面构成了办学特色的主体,反映学校的组织行为特征和个体特征,以及组织行为特征对个体特征的引导作用。总结学校的办学特色要把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在评建过程中,通过反复总结和不断提炼,找出能真正反映学校办学的固有特色。
总之,迎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迎评工作的重要性,牢牢把握水平评估的“十六字”方针,完整理解指标体系的内涵,加强对迎评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扎扎实实的做好自评工作,反复总结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把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做到位,真正达到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