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中国教育报 吉首大学:为信仰的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

时间:2017-02-22 作者:李洪雄  点击:[]

    

党委书记游俊、校长白晋湘与湖南省新闻系统领导一行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结一心的领导班子 

     “学校党委行政要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方向关、质量关和示范关;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主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推进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改革,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唱响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拓展主渠道、建设主力军。”在吉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题会议上,校党委书记游俊教授强调。  

    在强化领导中完善机构建设 指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工作,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领导。  

    学校下发了《中共吉首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游俊、校长白晋湘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吉首大学党委和行政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校党委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准、精、新、实、活、用”标准。党委书记游俊亲自挂帅省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主持教育部门和省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带头为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学校各职能部门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己任,经常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被列入学校“十二五”“十三五”改革发展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学校博士点建设的主要支撑学科。校党委行政每学期都召开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题会议。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列为学校“十二五”重点支持的质量工程项目、“十三五”重点支持的网络空间教学改革项目。该校是湖南省很早落实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交流、实训研修等费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年终绩效不低于全校教师的平均水平。  

    在教学改革中砥砺育人功能 凝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品牌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师一门课、一生一张卷”的传统教学旧模式,逐步探索形成完善成熟“三专式”教学模式,即“专题集体备课、专题巡回授课、专题综合考核”。 

    “立人读书沙龙”“问道”“中国梦之声”3个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讲堂影响深远,学生参与面达2万余人次。“立人读书沙龙”重在引导学生读经诵典,“中国梦之声”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系列方针政策,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树立“四个自信”。“问道”立足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在总结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一是实现了课程实践、社会实践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二是以实践项目推进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行动学习计划,确保教学实践有平台、有经费、有指导、有效果;三是构建了“四层面”“四保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即学校层面有“万名师生走进武陵山”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学院层面有红色文化德育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实践教学,教研室层面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微视频、研究性学习竞赛等,任课教师层面有各具特色的小型教学实践活动。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探索出了一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全育人”特色建设之路,即“全新育人理念”“全面育人目标”“全程育人模式”“全员育人格局”和“全心育人精神”。  

    在锤炼队伍中注重社会服务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活力  

    由院长廖胜刚教授、党总支书记朱廷岚教授等5人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学科背景均是思想政治教育,全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他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准绳,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根本、首要任务,以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开放、内涵、特色的发展理念,有思路、有激情、有担当,坚持“用情”办学、“用心”办学、“用脑”办学,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该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博士19人,硕士26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党委书记游俊教授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首批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领导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吕学芳教授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佳优秀领导”(记“一等功”)、湖南省教育系统“芙蓉百岗明星”;王跃飞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湖南省高校教学特别奉献奖、湖南省优秀教师;朱廷岚教授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秦位强教授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肖映胜教授和陈德祥教授获国家教育部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袁云初、陈德祥、肖映胜、郑流云、廖金香、喻文德等6位老师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学院现已是湘西州重要的政策理论宣讲专家库。为湘西州进行政策理论宣讲达100多场、国际国内局势的主题报告50余场。学院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贺龙纪念馆、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弘扬革命传统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学科校际“攀高亲”交流合作,激发学科发展活力,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对口支援。“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作为加强学科建设、落实湖南省首批“重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战略的创新举措,学院先后聘请了陈占安、艾四林、张耀灿、陈秉公、秦在东等知名专家,以及《江汉论坛》《江海学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多家刊物专家为师生传经授业。  

    在学科建设中强化科研实效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品质  

    在党委书记游俊、校长白晋湘等校领导的指导下,学校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为校级重点学科。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成为湖南西部及武陵山片区学科实力有较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非常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推进与哲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民族学(省级特色优势学科)的学科群建设;充分利用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级)和武陵山扶贫研究中心(省级)平台和资源,以项目促成果。  

    学院结合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红色资源、民族历史文化等,逐步形成了三个明显的学科特色:一是武陵山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二是武陵山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三是武陵山区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5年获批湖南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基地;2010年获批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依托这些平台,引导师资归队,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促进科学研究。截至2015年,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获省社科项目36项。出版学术专著14部、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618篇,其中CSSCI期刊119篇。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很早成立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门评估满意的学院,湖南省首批省级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20144月,湖南省督导组刘国湘一行对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督查后充分肯定吉首大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统一,认识高;形式多样,方法新;工作扎实,效果好;硕果累累,典型多。展望未来,学院将充分把握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的良好契机,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2/22/content_472614.htm?div=-1  

   (责任编辑:洪雄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关闭

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Copyright 吉首大学   教QS3-200505-000069 湘ICP备 05003899号-1

湘公网安备 43310102000102号